體育課體能教學指導策略


體育課體能教學指導策略

隨著學生運動能力的下降,如何使學生體能素質有實質性提升?每個體育教師都需要深入的思考。在體育課上通過加強對學生的體能訓練,讓學生的身體速度、耐力和柔韌度等都得到發展。體能訓練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教師要積極轉變體能訓練方法,為每個學生健康成長打牢基礎,確保體育教學目標順利實現。具體的方法策略如下:


體育課體能教學指導策略

一、營造良好體育氛圍

是不能接受體能訓練,還是不能接受體能訓練輕鬆自在的氛圍?平時的教學課程對學生來說已經是一種負擔,在體育課上如果再進行體能訓練,很多學生會倍感壓力,有的學生甚至會討厭體育這門課程。有的學生向教師反映:比較擔心自己不能完成體能訓練,導致在訓練之前過度緊張。班級中如果有一兩名學生對於訓練產生牴觸心理,也會感染其他的同學,整個班級都會有消極的牴觸心理,就沒有訓練的意義了。體能訓練與文化課程是一樣的,體育課上教師要營造輕鬆自在的氛圍,就要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到小學生的自身體能和承受力,努力創造輕鬆自在、積極歡快的體育課,讓學生在體育課上互相加油,在公平公正的賽事中顯現特長。學體育教師通過對環境的創新,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體能訓練環境,這樣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

體育課體能教學指導策略

二、運用重複訓練法

學生在訓練體能的時候,反覆、重複的訓練是最普通的方法之一,重複訓練法是指在很長的時間內,以不變的速度,對學生不斷地、連續地進行訓練的方法。重複訓練法目的是讓學生的生理負荷能力始終保持在一個點上,能夠很好地對學生的身體進行鍛鍊。學生在訓練體能的時候,重複訓練法的特點是時間較長、強度較大。對此,體育教師需要重視時間和運動強度的有效控制,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運動負荷,把握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學生如果體能訓練時間過長,就可以適量地減少訓練的強度,學生的訓練強度如果較大,相應的訓練時間就不能過長。學生在體能訓練的時候,重複訓練法枯燥無味,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增加多樣化的訓練方法,從而調動學生體能訓練的興趣,以此增加體能訓練的有效目標。


體育課體能教學指導策略


三、注重體育拓展訓練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教會學生關注自己身體的發展和素質發展,讓學生對體能訓練有新的認知。教師可以運用外部拓展方法,儘量完善學生的體能訓練學習空間。體育教師可以依照學生的身體素質來制定相關的訓練模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餘時間來訓練體能。體育教師可以運用放假的時間制訂體能訓練計劃,給學生布置體能訓練作業。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需要鍛鍊學生的意志力,傳授學生正確的訓練方法,對學生的訓練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意見,讓學生能夠完成體能訓練。學生體能訓練培訓計劃中,能夠很好地完善學生的監督能力以及自我養成計劃能力,更好地實現學生體能訓練的有效循環目標。


體育課體能教學指導策略

四、運用遊戲和競賽方式

學生思維開闊,活潑可愛,有強烈的表達慾望,體育教師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可以採用遊戲、比賽等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能訓練課中。學生都想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能力水平,體育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在體育課上增添比賽的內容,這樣學生都會報名參加,同時也能更好地開展體能訓練。體育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六人一組進行墊球接力比賽,學生為了比賽勝利,都參與到遊戲中,全身心投入,為了能夠取得好成績而拼搏,在遊戲中加強了學生對墊球能力的訓練,也鍛鍊了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學生參加遊戲比賽,基本沒有疲勞的感覺,也很好地完成體能訓練,對於學生的健康發展起著積極作用。

總而言之,學體育體能訓練對學生來說意義重大,體育教師需要高度重視起來,樹立正確的體能訓練意識,採用科學有效的體能訓練方法,高度重視對學生體能訓練的培養工作,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理念,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努力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從而讓學生全方面發展,為學生今後的成長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林其光.學體育教學體能訓練指導策略探析.學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