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之從“登鸛雀樓”看王之渙的胸襟之博大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詩宋詞】之從“登鸛雀樓”看王之渙的胸襟之博大


譯文

夕陽依傍著山巒漸漸下落,滔滔黃河朝著大海洶湧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註釋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陽。

依:依傍。

盡: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願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窮:盡,使達到極點。

千里目:眼界寬闊。

更:再。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

【唐詩宋詞】之從“登鸛雀樓”看王之渙的胸襟之博大

深度解析

《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趕考路過鸛雀樓寫下的絕句。整首詩對仗工整,形式優美,氣勢如虹,在登高望遠中展現了的詩人不凡的胸襟抱負,充滿豪放和爽朗的情緒,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人生哲理。

“白日依山盡”,“白日”是落日銜山,雲遮霧障,那本已減弱的太陽光輝,此時顯得更加暗淡,我們看過去太陽就似乎變成白色的了。“依山盡”是說太陽沿著山的邊上一點一點落下去。這一句詩人展現了非常宏大的空間美,描寫了天空的景色——“白日”,遠方的景色——“山”,動態美的“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黃河波濤滾滾,奔向大海。此時詩人在鸛雀樓上,而鸛雀樓在山西屬於中原,是看不見黃河入海的。所以這句詩描寫的是虛景,是詩人腦海裡面的畫面。人們常常用流水來比喻時間流逝,孔子說“逝者如斯夫”,意思是逝去的時間就像流水一樣,不再回來了。看,黃河奔騰不息,流向大海,在歷史的長河裡,從未停止。當我們也站在高處,向四周遙望時,就能夠體會詩人描寫的時間和空間的壯美。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你要想看的遠,看到更美的風景,就要再上一層樓。“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既別出新意,又與前兩句詩承接得十分自然緊密。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的作用。

上半首詩就已經將景色寫入極致,當我們覺得後半首詩不會給我太大的驚喜的時候,但不料在後半首詩,詩人卻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給予了這首詩更高的意義。告訴我們想要看見更美的景色,就要再上一層樓,這何嘗又不是我們的目標。想要得到更好的收穫,你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想想王之渙在做這首詩的時候,還是賦閒在家的狀態,甚至是不知前途所在何處,都能有這樣的胸懷,有這樣的遠望,而現在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不努力呢?看看現在的我們,每天只是對著已經取得成就沾沾自喜,甚至是自我滿足,自我幻想,滿足現狀,不去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多麼好的時代,大把的機會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缺少了更廣大的胸襟和更高的眼界,缺少了那種自我肯定的信心,回過頭再看看我們的前輩,在這種狀態中都能保持著這種開闊的胸襟,值得我們去學習,值得我們去反思。

探索

1. 帶孩子們去高處俯瞰,讓孩子說說他站在高處看到了什麼,有什麼在低處看不到的。

2. 可以延展給孩子講講《勸學》中“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讓他們慢慢學會在環境中適應,藉助周圍的力量。

【小百科】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陽。

依:依傍。

盡: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願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窮:盡,使達到極點。

千里目:眼界寬闊。

更: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