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之从“登鹳雀楼”看王之涣的胸襟之博大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诗宋词】之从“登鹳雀楼”看王之涣的胸襟之博大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唐诗宋词】之从“登鹳雀楼”看王之涣的胸襟之博大

深度解析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赶考路过鹳雀楼写下的绝句。整首诗对仗工整,形式优美,气势如虹,在登高望远中展现了的诗人不凡的胸襟抱负,充满豪放和爽朗的情绪,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白日依山尽”,“白日”是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我们看过去太阳就似乎变成白色的了。“依山尽”是说太阳沿着山的边上一点一点落下去。这一句诗人展现了非常宏大的空间美,描写了天空的景色——“白日”,远方的景色——“山”,动态美的“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黄河波涛滚滚,奔向大海。此时诗人在鹳雀楼上,而鹳雀楼在山西属于中原,是看不见黄河入海的。所以这句诗描写的是虚景,是诗人脑海里面的画面。人们常常用流水来比喻时间流逝,孔子说“逝者如斯夫”,意思是逝去的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不再回来了。看,黄河奔腾不息,流向大海,在历史的长河里,从未停止。当我们也站在高处,向四周遥望时,就能够体会诗人描写的时间和空间的壮美。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要想看的远,看到更美的风景,就要再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出新意,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紧密。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的作用。

上半首诗就已经将景色写入极致,当我们觉得后半首诗不会给我太大的惊喜的时候,但不料在后半首诗,诗人却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给予了这首诗更高的意义。告诉我们想要看见更美的景色,就要再上一层楼,这何尝又不是我们的目标。想要得到更好的收获,你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想想王之涣在做这首诗的时候,还是赋闲在家的状态,甚至是不知前途所在何处,都能有这样的胸怀,有这样的远望,而现在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不努力呢?看看现在的我们,每天只是对着已经取得成就沾沾自喜,甚至是自我满足,自我幻想,满足现状,不去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多么好的时代,大把的机会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少了更广大的胸襟和更高的眼界,缺少了那种自我肯定的信心,回过头再看看我们的前辈,在这种状态中都能保持着这种开阔的胸襟,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我们去反思。

探索

1. 带孩子们去高处俯瞰,让孩子说说他站在高处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在低处看不到的。

2. 可以延展给孩子讲讲《劝学》中“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让他们慢慢学会在环境中适应,借助周围的力量。

【小百科】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