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告诉你|减脂前的你必须要了解的几个误区

1:减肥不是减体重!

这篇文章告诉你|减脂前的你必须要了解的几个误区

减肥不是减体重,而是减掉身体内多余的脂肪(人体内拥有适量脂肪,可以起到保暖,保护内脏器官,运输脂溶性维生素等作用)尽可能都保留更多的肌肉量。

  那么脂肪最后到底是如何排出我们体内的呢?

  不是通过排泄,也不是通过流汗!更不是通过“绝食”“抽脂”等非常手段!

  今天我来为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


2: 脂肪的组成!

  脂肪的组成成分是碳,氢,氧三种元素,代谢相同质量的脂肪和葡萄糖相比,脂肪所需的氧气更多,同时所释放的能量也更多。

  所以,中低强度,持续性

(单次运动时间≥40min)的有氧运动,对于减脂来说有着很好的效果。

  例如:游泳,跑步,骑车等等……

这篇文章告诉你|减脂前的你必须要了解的几个误区

3:汗水是脂肪的眼泪?

  “汗水是脂肪的眼泪”,这句话激励过很多健身减肥的朋友,他们把运动后出汗多少作为减肥的成果。

  看着全身湿透的衣服,总觉得那不仅是汗,是货真价实的脂肪。

  其实,这是一种自我安慰性的自欺欺人,从生理学角度看,流汗,只是身体应对外界环境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而已。

  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出汗量也不一样。

  所以,出汗量大≠减脂效果好!!!


4:脂肪最终是变成了汗水吗?

  其实并不是,流汗和脂肪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的关系,流汗,更多是身体用来平衡体温的一种手段。

   运动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脸颊发红发热,这是因为肌肉产生热量,身体升温。

人是恒温动物,为了保持37℃恒温,会通过汗水散发运动时产生的多余热量。

脂肪倒是能加速汗液的排出,一般情况下,胖人更易出汗,因为身上过多的脂肪起到了保暖和隔热的作用。

  就好比穿着羽绒服去运动,你说能不容易出汗吗?

  而很多偏瘦、脂肪和肌肉都比较少的人,在运动中产生的热量不多、散热又快,所以几乎不怎么出汗。


5: 排泄物是脂肪的回收站?

  大部分女生都很在意体重,在称体重前,巴不得全裸,而且一定要排完宿便后再等上体重秤。

  变轻了是减肥有效了,变重了?那是因为还没拉屎、屎没拉干净?


6: 拉屎=减脂?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便便里主要是水和细菌,还有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和脂肪没有半点关系!


7: 脂肪会变成肌肉?

  脂肪不是通过汗液和排泄的方式消解,难道是运动过后变成肌肉了吗?

  很多人认为,没有脂肪根本练不出肌肉,要增肌先增肥?

  别做白日梦了,醒醒吧,脂肪是根本不可能变成肌肉的!

  就好比油水不相容,两种不同的细胞也不能相互转化。

  健身运动的目的是让脂肪细胞变小,肌肉纤维变大变壮,从而变瘦变美。


8:脂肪到底去哪了?

  脂肪是贪吃而来的,但是是如何溜走的呢?

  科学研究,肺才是脂肪的主要排泄器官,80%的脂肪都是通过日常“呼吸”排出人体的。

  人体通常会把多余摄入的热量转换为甘油酸酯,减脂主要就是减掉甘油酸酯。

而甘油酸脂是通过氧化代谢的,所以你的每一次呼吸都是在减脂!

  脂肪最后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水主要通过呼吸、皮肤、排泄等排出体外。所以脂肪消耗的产物,84%由呼吸排出,15%由汗液排出。

这篇文章告诉你|减脂前的你必须要了解的几个误区

体脂率的差别


9:脂肪,真的是会呼吸的痛!

  99%的人都猜不到,脂肪竟然以这种方式消解。

  既然流汗不能够表明脂肪消耗,那什么可以呢?

  目前来说除了精密仪器,测算氧气二氧化碳呼入呼出比之外,并没有很简便又精确的方式,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别的方法去推算。

  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测算自己心率的方式来测算自己的脂肪燃烧情况。

  多年的研究都显示,持续运动时,心率持续维持在自己65-70%最大心率范围内,是身体动员脂肪供能的最佳心率范围

   最大心率的简便计算公式很简单:(220-自己的年龄)

  当我们维持一定65-70%最大心率,持续运动30-60分钟,就能有效地减脂。

  同时也可以配合耗时更短、强度更大、减脂效率更明显的HIIT&力量训练,再搭配以左旋肉碱,支链氨基酸等健身补剂,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