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社区治理装上智能化“千里眼”

近日,在两江新区翠云街道翠云花园小区,有一张废弃的床垫挡住了楼道的路。过往的李先生看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将此拍摄下来,发送到两江新区翠云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执法)信息系统。两个小时后,小区管理员回复了三张床垫清理后的照片。

近年来,两江新区引入“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社区工作人员变“客服”

据悉,翠云街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强大功能,研究开发翠云街道社会治理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整合综治、信访、司法、群工、数字城管等系统,建成全面覆盖、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信息平台。

在两江新区翠云街道综治中心,有一块巨型屏幕。“我们按照中央‘9+X’综治系统标准规范要求,开发街道社会治理信息系统,整合接入综治、信访、司法、城管、公安视频等系统,建立人、地、事、物、情、组织六大要素标准数据库,形成纵向(街道、社区、网格)到底、横向(街道各职能部门)到边、联动(派驻机构)处置的管理机制。”翠云街道综治平台的工作人员介绍。

两江新区:社区治理装上智能化“千里眼”

通过这套系统,辖区居民可通过手机端向街道反映民情,关注、监督和评价办理过程。

今年30岁的陈先生,是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员工,他向记者介绍,“现在我有什么事都是通过这个途径向街道反映,比如马路上的地砖破了、车行道被小商贩堵塞了,甚至是谁家遛狗不拴绳了,都可以反映。意见提交上去之后,我可以实时查看处理进展,处理得及不及时、好不好,我还可以给评价。”

“通过引入评价功能,街道及社区工作人员将身份转变为‘客服’,以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工作成效。”翠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

以“互联网+”为抓手,两江新区翠云街道探索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社区治理新模式。

在居民小区内,翠云街道设置移动“综合岗”,将社区服务搬到居民家门口,面对面收集民情、办理居民事务。利用“互联网+”手段,使当面不能办结的事务可以通过后台分工协同办理,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

此外,翠云街道还在转非小区南山花园试点安装智能门禁系统,引入人脸识别和AI技术。

以“互联网+”开展疫情防控

“小区中庭小广场有人员聚集打牌,请赶快过去劝离。”今年2月,翠云街道网格员滕陈接到来自街道信息平台的指令,立即赶到现场。经过细心劝导,5分钟后,聚集人员各自散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翠云街道结合社会治理信息平台的数据筛选和网格员全面入户排查更新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高对外来人员排查和防止人群聚集的指挥调度能力和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