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網架,挺起戰貧“電力脊樑”

國之網架,挺起戰貧“電力脊樑”

國之網架 挺起戰貧“電力脊樑”

——國家電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報道之電網工程篇(1)

國之網架,挺起戰貧“電力脊樑”

把脈深度貧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滯後”,正是導致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2018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從大力實施電力和網絡扶貧行動等4個方面加快補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短板,加強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貧困地區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3月25日,第一條“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迎來又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雙向累計輸送電量突破100億千瓦時,達到103億千瓦時。正如那首歌中所唱的,一條又一條通向西藏的“電力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

“加快推進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年內投產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加快推進陝北—武漢、雅中—江西特高壓直流等重點工程建設,推動貧困地區資源優勢轉化。”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毛偉明精準部署,為脫貧攻堅倒計時階段的電網建設明確了時間點、理清了路線圖。“嚴控工程建設質量,確保各項工程‘零缺陷’投產”,分秒必爭中更有保質保量、奮勇攻堅的信心決心。

國之網架,挺起戰貧“電力脊樑”

攻堅號角已經吹響,電力鐵軍蓄勢待發。全面完成貧困地區電網攻堅任務,按計劃推進抵邊村寨電網建設,加快阿里聯網工程建設……2020年,動人的國網綠註定將在中國電力版圖中再添光彩。巍巍鐵塔、阡陌銀線,正在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中,勾勒出一個個振興發展的“電力樣本”,串聯起數不清的脫貧故事。

聯網連希望:大電網延伸大動力

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是對中華民族和全人類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業。毛偉明強調,越是在不利因素的影響下,越要繃緊弦、鉚足勁、打硬仗,堅決啃下最硬的骨頭、攻克最後的堡壘,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展現國網擔當、貢獻國網力量。

3月24日下午,50名全副武裝的電網建設工人在拉薩市曲水縣集結完畢。經過短暫的誓師儀式,他們攜帶20多臺套吊車、混凝土罐車和搭載著挖掘機、裝載機的拖車,直奔1500公里外的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建設工地。

3月的拉薩還飄著雪花,讓這些電網建設者不顧春寒料峭也要抓緊復工的,正是儘快打通西藏統一電網“最後一公里”的使命。

阿里聯網工程是脫貧攻堅、鞏固國防的重大工程。這一工程將使全國最後一個地級行政區接入全國電網,使仲巴、薩嘎、吉隆、聶拉木、普蘭、改則和措勤等7個縣連上大電網,有效解決和改善沿線近38萬人的安全可靠用電問題,同時將滿足遠期中尼鐵路供電和中尼電網聯網需要。

阿里聯網工程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具挑戰性的輸變電工程。工程建設現場平均海拔4572米,最高塔位5357米,含氧量僅為內地50~60%,最低氣溫達零下45℃,參建人員患高原病風險大,人員、機械降效達到50%以上。

國之網架,挺起戰貧“電力脊樑”

2017年3月,那曲聶榮縣新一輪農網工程建設。

“我們要將被疫情耽誤的時間奪回來,在原本就緊張的工期中,我們必須保質保量完成。”阿里聯網巴爾220千伏變電站項目負責人劉璘說。截至目前,阿里聯網工程整體建設進度完成31%,力爭在2020年底前建成投運。

其實,每一條“電力天路”的建設都是一次突破生命禁區、考驗生存極限的挑戰。國網人以使命必達的勇氣和魄力,使西藏電網邁入超高壓大電網新時代,使西藏廣大牧民從“用上電”轉變為“用好電”。

大電網的延伸補齊了制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後一塊能源短板。2019年底,西藏提前完成脫貧攻堅工作任務,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實現清零。

與西藏相鄰的新疆,電力帶來的發展動能正在孕育同樣的脫貧希望。

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中國“最後沙漠部落”克里雅人(世代沿新疆和田地區克里雅河而居,故被稱為克里雅人)百年來隱居於此。他們所在的達裡雅布依鄉於2019年11月13日正式通電,成為新疆最後一個用上大網電的沙漠鄉,村民們也隨之搬到水電均通的現代新村。

搬遷後,村民再娜甫汗•吾司看到商機,最先在村北開起了一家小商店。回憶起幾個月前的生活,再娜甫汗•吾司無奈地說到:“住的是用紅柳枝或蘆葦紮起的‘笆子房’,喝的是苦鹹水,點的是煤油燈,日子過得很艱苦。”

國之網架,挺起戰貧“電力脊樑”

2018年2月3日,巴桑和兩個女兒高興地看著電視,回憶著以前要提著兩桶油去別人家看電視的場景,小女兒巴桑卓嘎害羞了。 王建君 攝

如今的再娜甫汗•吾司不僅用上了電燈電器,家裡還託養了150只羊,丈夫也在合作社找到了工作,夫妻每月能掙5000多元。

包括和田、阿克蘇、喀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在內的南疆四地州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區,貧困人口占“三區三州”貧困總人口的近一半。電力等基礎設施落後曾是南疆四地州的發展之殤。

十三五以來,國網新疆電力投資36億元,建成750千伏巴楚-莎車、莎車-和田、喀什-莎車輸變電工程,實現南疆四地州750千伏電網全覆蓋,供電能力顯著提升,“無電”退出歷史舞臺,區域整體性脫貧有了堅強保障。

外送換髮展:清潔能源變身產業優勢

推進貧困地區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實現造血輸血相協同,是開發式扶貧的重要方式之一。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助力貧困地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加快電力外送通道建設,2019年共組織藏電、疆電、青電外送935億千瓦時,組織扶貧專項電力交易17億千瓦時。

2018年底,世界首條清潔能源專用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拉開序幕。通過這條西電東送的“高速路”,青海清潔能源基地的電能將直送中部地區負荷中心,實現更大範圍優化清潔能源配置。

作為國家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青海共有15個深度貧困縣,162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52萬貧困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近十分之一,脫貧攻堅難度大。但幸運的是,青海在清潔能源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國之網架,挺起戰貧“電力脊樑”

據統計,青海省太陽能資源約佔全國的11%,水電理論蘊藏量2187萬千瓦,風能資源年利用小時在1000至2300小時,頁岩氣資源量達2萬億立方米,可燃冰儲量約佔全國的四分之一。2019年6月9日至23日,青海省在全省72平方公里範圍內實現連續15天360小時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2019年3月,青海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規劃獲批。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是青海經濟結構的轉型方向,也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迎戰深度貧困的最佳選擇。加快外送通道建設,無疑是清潔能源資源“變現”的關鍵。據測算,“青電入豫”工程達產後,每年將輸送清潔電量約400億千瓦時。

國之網架,挺起戰貧“電力脊樑”

在其他清潔能源資源大省,這條以電力外送換取脫貧優勢、發展機遇的道路已經被走通。

在四川,8條超高壓交流線路、4條特(超)高壓直流線路將省內電網與華東、華中、西北、西藏等電網相連,使四川年輸送能力達3000萬千瓦左右,跨省輸送電力能力居全國首位。

國網四川電力積極服務深度貧困地區資源開發。建成藏區彝區等八大水電送出通道,推動雅礱江(中游)、白鶴灘等水電送出,全力緩解“窩電”難題,保障甘孜州、阿壩州、涼山州“三州”貧困地區4200萬千瓦清潔能源併網,推動貧困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國之網架,挺起戰貧“電力脊樑”

在甘肅,甘肅電網已建成西北電網的功率交換樞紐和西電東送的骨幹通道。2017年,國網甘肅電力建成投運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的祁韶特高壓直流工程,甘肅電網邁進“特高壓”時代。2019年建成河西750千伏第三回線加強工程,西北新能源外送再添新通道。

國網甘肅電力積極推進“扶貧電”全國外銷。通過促進火電企業靈活性改造、充分發揮輔助服務市場作用等舉措,國網甘肅電力將祁韶直流輸送能力較投運時提升400萬千瓦。促請國家電網公司與甘肅省政府聯合推動,實現甘肅“扶貧電”外送20個省市,並簽訂了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內首份特高壓直流工程長期送受電合作協議。2019年甘肅“扶貧電”外送電量突破422億千瓦時,同比提升近30%。

從雪域高原到西南山區,從供電保障到外送消納,電網蜿蜒前行,傳遞的是脫貧致富的希望和動力;交流直流變換,不變的是國網人矢志不渝的為民情懷。“電力脊樑”在中國扶貧故事中巍然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