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舒服的關係,是可以說“廢話”

很喜歡劉同寫的一句話:“舒服的感情是你聊起任何話題,對方都能聊得下去,不是因為對方見多識廣,而是對方極其感興趣。”

哪怕是那些浪費時間的廢話。

01

看過一項心理研究:

一個人,說的話假如有90%以上是廢話,這個人就容易感到快樂。

假若廢話不足50%,這個人就不容易體驗到快樂的感覺。

前者表現為娓娓而談、喜笑顏開。

後者表現為悶悶不樂、鬱鬱寡歡。

表面看起來廢話是消磨時間的殺手,可生活裡的小確幸卻都由廢話組成。

也許是夫妻兩人睡覺前說的家長理短,也許是和戀人互相傾訴的愛和依戀,也許是朋友之間聊的八卦,也許是爸爸媽媽翻來覆去對你說的勸誡。

看上去沒營養又沒品位,並不能給生活帶來多大幫助。有時甚至聽者還會覺得厭煩,可如果沒有了它們,生活又該多麼無趣。

有個讀者曾給我留言,說他老婆太能嘮叨了,只要有她在的地方,就不會是安靜的。

他在看電視,老婆吐槽他不幹家務活,他在看書,老婆和他說些鄰里八卦,他要睡覺,老婆突然抓著他說孩子的心理問題。

他說他不反對老婆嘮叨,可她每次都說不到點子上,往往一句話就能說完,她卻偏要搬出一大堆廢話,怎麼都制止不了。

有次他因為說話的問題和老婆吵架,老婆很是傷心,從此對他實行冷戰政策,還放了狠話:你是不是以為我每天話太多,偏要對你說不可啊?行,我就不和你廢話了,你就看著什麼時候來求我吧!

這位讀者說,一開始他可開心了,總算用不著聽老婆的嘮叨聲了,但3天之後,他就覺得噎得慌。

兩人之間也不是一點話都不說,但老婆不會像之前那樣,和他嘮叨一長段時間,那時,他才發現,原來女人說話的長度是能收放自如的,她要是不想說話,絕不會和你多說一句。

有時他突然想和老婆說些雜碎小事,老婆就用一句“不說廢話”懟回來。3天一過,他就向老婆告饒道歉。

我問他是不是因為不習慣,他說:“是挺不習慣的,但最重要的是,我發現我還是挺喜歡聽我老婆嘮叨的,晚上下班回來聽她說說話,我整個人都放鬆不少。反倒家裡冷冷靜靜的,內心就一陣空虛。再說了,我是她最親的人,她不向我說廢話,她和誰說呢?”

真實經歷過就會發現,身邊有個能讓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用擔心哪句話說錯,也不用思考哪句話是廢話,不要怕聊得太久會耽誤休息,是一種幸福。

嘮叨是種愛,廢話是種快樂。

最舒服的關係,莫過於如此。

最舒服的關係,是可以說“廢話”


02

一個人越成熟,越會發現,說話已經變得不太容易,說“廢話”更是一件奢侈的事。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給你時間,聽你說話;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給你耐心,陪你聊天。

工作上,需要效率,說話簡明是最好;人際交往上,說多了會有人嫌煩,要麼找各種藉口離開,要麼直言你囉嗦。

有時哪怕身邊親近的朋友,也不是什麼事都能說,要麼怕這個話題太過敏感,要麼怕一番吐槽是在傳遞負能量,要麼怕說得太多會有人在心裡偷偷地罵,哪怕表面一片祥和。

越是成熟,越是沉默,越是沉默,越會懂得,身邊有個願意聽你說廢話的人,才是真正的幸事。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情況:

心裡煩悶,怎麼都抑制不住煩躁的情緒,很想找人傾訴,翻遍微信通訊錄、手機聯繫人,卻沒有一個能說得上話,就連在朋友圈,你都不敢發洩,怕別人說矯情。於是,那麼多想說的話,只能憋著,越憋越難受。

人都有傾訴欲,很多人抑鬱的起因就是沒人可以說話。

問過一個朋友,什麼時候覺得生活最舒服?

她說:和小姐妹聊八卦、說些廢話吧。

我問她為什麼,她回:也說不清,就是覺得只有這個時候,成年人的壓力全都消失了,哪怕我知道只是暫時,可就是發自內心地開心、舒服啊。

有人說,只有小孩子才能對著夕陽發呆一下午,而成年人只能在下班路上匆匆抬頭看一眼天邊的月亮。

可每個成年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多麼希望也能對著夕陽發呆,也能不用追趕時間,也能有那些片刻的快樂和幸福。

這個時代,事事都在逼著我們抓緊時間,努力工作、學習、生活,的確,這些都很重要,我們要出人頭地,要事業有成,要拼命爭上游,可人這一生,總要有能喘口氣的地方。

擁有一段能說廢話的關係,才該是最舒服、最幸福的事吧。

最舒服的關係,是可以說“廢話”


03

其實,我們不必對每個人敞開心扉,這世間,也不會有太多真正的感同身受。

只需要有那個可以陪你說廢話的人,他可以是朋友、親人、或愛人。

他能讓你在奔跑的路上陪你喘口氣,能讓你下班回到家時有那片刻的輕鬆,能讓你自由地緩解壓抑已久的心情。

作家蘇芩也曾說過:“幸福,大概就是找到了一個願意聽你說廢話的人。”

遇上這樣的人,請一定記得,好好珍惜。

在感情中肯定有很多夫妻情侶之間有冷戰的情況出現,有人就會問:”我該找什麼理由打破冷戰好好溝通呢?如何給雙方找一個合理的臺階?“

好多姑娘都擔心主動示好會讓自己在戀愛中地位降低,從而失去戀愛主動權。

大可不必有這種擔心,因為有技巧的求和,反而會使得對方主動向你道歉,使他心生愧疚,對你更加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