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读书学习:信心与学习:成功之路

信心与学习:成功之路

毛泽东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本领恐慌怎么解决呢?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也不是所有学习的人都成功。因此还要解决两个前提问题:

一是愿意学习的问题,二是如何学习的问题。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对青少年学生来讲,重要的是要启动他们的学习动力。兴趣和信心就是最能启动动力的催化剂。如果说,学习是成功之母,那么,兴趣和信心应该是学习之母。现在学生学习中有两大敌人:一是缺乏兴趣,是在考试的压力下,在家长和老师的强迫下学习。当然我并不以为兴趣是天生的,提倡兴趣也不是放任自流。

二是缺乏信心。许多学生所以厌学,就是因为对学习缺乏信心。为什么缺乏信心?因为学习不是在他有兴趣的情况下,而是在某种压力下进行的,如果再遇到一些挫折,他就会失去信心。如果从小对学习就失去信心,长大以后怎么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我们讲“本领恐慌”是可以的,它可以激发人们去学习。但千万不能变成“信心恐慌”,如果信心出现危机,那是很可怕的。

  

聊读书学习:信心与学习:成功之路

至于怎样才是最优的学习,这里有具体方法问题,也有思想方法问题。现在讲学习方法的书太多了。《学习的革命》一书曾被媒体炒作到发行几百万册,但至今好像没有天才出现。因此,我是不大相信此类书的。而本书主要不是讲学习方法,而是讲学习的理念和思维方法。这一点我是很赞成的。

   首先要解决学习的理念问题,什么叫学习,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这些问题其实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七十多年以前,鲁迅在一篇杂文叫《读书杂谈》中就提到,读书有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为了工作或升学。所以这种读书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他认为,只有后一种读书,才能有浓厚的趣味,也才“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可见读书也好,学习也好,要能成功,关键在于是不是有趣味,是不是自愿。职业的学习也是需要的,因为将来你总要就业谋生。但要想在事业上有成就,恐怕也要对该事业有兴趣,自愿地为事业而学习。勉强的学习总是难于深入,难于成功的。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职业定向,更应该让他们自愿的,有趣味的学习。

  至于怎样学习,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必要的。但也主要在思想方法上,思路上,而非具体方法。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没有见到读了写作指南之类的书就成了作家的。学习也是这样,没有见过读了学习指南之类的书能成为天才的。我劝老师也好、家长也好、学生也好,不要带着功利主义的观点去读本书,认为一读就立刻变聪明,那样你是会失望的。而是去理解它提出的理念,了解它的精神,用它来指导你自愿的学习,这样你在学习上一定会获得成功。


聊读书学习:信心与学习:成功之路


聊读书学习:信心与学习:成功之路


聊读书学习:信心与学习:成功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