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要堅持“七不責”,古人的教育方式,如今依舊適用

孩子就是個定時炸彈,犯錯誤不分時間和地點,家長需要時刻待命,但是千萬不能硬碰硬,一定了機智化解,即教育孩子也是講求時機和方式的事情。

父母教育孩子要堅持“七不責”,古人的教育方式,如今依舊適用

寶媽當眾教育孩子,沒曾想是母子關係割裂的開始

曾聽說這麼一件事,寶媽性格十分暴躁,孩子犯錯的話,不管何時何地,都會毫不留情的打罵。這天,寶媽接孩子放學,與老師溝通了一會兒。老師詢問寶媽,是否孩子晚上睡不好,這幾天上課總是打瞌睡,聽課也沒有以前專心了。

寶媽一聽孩子不好好上課,暴脾氣馬上就上來了,先是給了孩子兩個響亮的巴掌,然後大聲呵斥道:“花錢送你上學,你就是這麼個表現,看來得好好治一治你?”老師驚訝之餘,急忙勸阻寶媽,讓她有什麼話好好說。此時,孩子的眼睛裡蓄滿了淚水,滿臉通紅低頭不語。

父母教育孩子要堅持“七不責”,古人的教育方式,如今依舊適用

因為這一出,周圍其他家長和同學都駐足停望。老師對寶媽說:“您還是回家教育孩子比較好,孩子雖小還是要面子的,這那麼多老師和同學看著呢!”寶媽不以為意:“小兔崽子做錯事還想要面子?真是想得美,快給我滾回家去,別在這給我丟人現眼。”

孩子聽到這句話,不管三七二十一撒腿就跑,回家後就把自己關在房門,第二天說什麼也不願去學校,最後還是在老師的勸說安慰下才回學校。可經過這件事,他在學校和家裡變得越發沉默寡言,特別是對媽媽不再像以往那般親暱和依賴,越發地冷淡疏遠了。

父母教育孩子要堅持“七不責”,古人的教育方式,如今依舊適用

家長當眾訓孩子會產生什麼負面影響?

①孩子增加自卑

孩子覺得當眾出了醜,會越發害怕別人的目光,心理不斷否定自己,與他人相處時也十分敏感。

②孩子增加怨恨

孩子會怨恨父母不尊重自己,親子關係產生裂縫,日常中會不服管教或只是裝作懂事。

父母教育孩子要堅持“七不責”,古人的教育方式,如今依舊適用

古人教子堅持“七不責”,如今依舊適用,父母都該瞭解

①對眾不責

家長不要在大庭廣眾下責罵孩子,打人不打臉也同樣適用於孩子,所以應該私下再教育孩子。

②愧悔不責

家長不要責罵已經知道錯誤和開始自我反思的孩子,否則孩子會重新審視自己的錯誤。

③暮夜不責

家長不要在夜間準備睡覺時責罵孩子,否則孩子將一晚難以入睡,家長亦是如此。

父母教育孩子要堅持“七不責”,古人的教育方式,如今依舊適用

④正飲食不責

家長不要在吃飯前和飯席上責罵孩子,會影響他的食慾和消化,對身體健康不利。

⑤正歡慶不責

家長不要在孩子正處於欣喜不已狀態時責罵孩子,會導致孩子情緒起伏太大,會心臟等器官造成壓力。

⑥正悲憂不責

家長不要在孩子極度悲傷消極時責罵他,否則會讓他越發陷入抑鬱的情緒而無法自拔。

⑦正疾病不責

家長不要在孩子生病虛弱的時候責罵他,否則會加重他的病情,以及影響親子關係。

父母教育孩子要堅持“七不責”,古人的教育方式,如今依舊適用

和你說句貼心話

家長教育犯錯的孩子,一定要用對方式方法,充分照顧到他的情緒,這樣才不會產生惡性反彈。

今日互動話題:你在哪些情況下“不責”孩子?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