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古村幾乎被時間遺忘了

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林山鄉,有一個在大山深處隱藏千年的古村落,這裡古風淳厚,遺韻悠然,三面環山,溪水潺潺,世外桃源也不外如是。 可謂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古村幾乎被時間遺忘了

姜塢村——一個被時間遺忘的村落

剛到村口,便能看見一片參天古樹群,千年紅豆杉、銀杏、香樟等挺立迎人,鐫刻著歷史的年輪,也不知蘊藏了多少故事。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古村幾乎被時間遺忘了

村口古樹參天

走過村口的興隆橋,看著橋下涓涓溪流與茂密的植被相映成趣;不寬的小道,長長的青石板路依山而建的房屋,錯落有致的爬山虎。村落中央的深溝裡山泉將該村一分為二,抬頭望去,時不時有村民悠閒而過,人與自然的和諧盡收眼底。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古村幾乎被時間遺忘了

興隆橋

  興隆橋由不規則的青石塊搭建而成,不用現在的混凝土,不用抹縫,只把大大小小的石頭有序地擠在一塊,即便是懸在空中的石頭也掉不下來,而且一呆就是幾百年,也算是建築學上的奇蹟。轉入村中,眼前就漸漸就被各種形狀的青石佔據,青石板、青石磚、青石塊組成的臺階、碑、橋、路及各種建築群一覽無遺。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古村幾乎被時間遺忘了

青石板路

姜塢村惡龍傳說

姜塢村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傳說中某年的二月初二,連著下了三日大雨,電閃雷鳴,風捲雨擊。水位開始上漲,山體出現滑坡,一場異常兇險的泥石流正蓄勢急發。村民見狀,迅速撤離村莊來到半山腰避災。僅是一個上午的時間泥石流奔騰而來,淹沒了整個村莊。村裡的老人意識到這是惡龍作祟的跡象,急中生智,將一隻白公雞扔到洪流中,洪水頃刻間停了。水位急速下降,只見一條金龍擱淺在河道拼命掙扎,原來是白公雞完全剋制了惡龍的兇性。金龍褪去四肢和犄角,化身一條巨蛇,竄入山林,消失無蹤,從此被困山谷。村民成功阻止了惡龍出世,也解救了周邊村莊百姓的性命。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古村幾乎被時間遺忘了

現在,只有為數不多的老人依然留守

從村口到半山腰的末端,所有的道路都是在青石板上,偶有破損後人才加以修復,隨著青石板路的延伸,石杵、石案、石凳、石屋,石井也都在眼前展現。這些以石造就的建築,在看似堅硬的外表下,卻有一種立體的安靜之美。跨過農家門檻,精描細琢的老房樑上處處可見燕子銜泥築屋,村民把整條的香菸殼子破開,用棉線繫著鋪掛在燕巢下,以防止這群不速之客的排洩物不期然落進脖子裡。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古村幾乎被時間遺忘了

古樸庭院

逛了一圈,在姜塢村找了青石板的幾個“最”:面積最大的在某戶人家門前有三尺見方以上,最高的在某戶人家的外牆牆角近八尺高的青石立柱,最寬的是近5尺長的青石門檻,最高大上的是龍頭形狀的青石雕。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古村幾乎被時間遺忘了

龍頭石雕

據傳,村中最古老建築群始建於清朝,距今有300多年曆史,為徐氏諸兄弟籌資所見,面積約3000平方米,共分三層,院子大,許多青石條鋪就,天井、閣樓、青瓦、馬頭牆、磚木石雕清新典雅,典型的徽派遺風。而這裡的青石板都是從外鄉運來的,工程之浩大難以想象。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古村幾乎被時間遺忘了

古宅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古村幾乎被時間遺忘了

體驗古村韻味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古村幾乎被時間遺忘了

熱乎乎的玉米餅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古村幾乎被時間遺忘了

▲土特產

交通路線

自駕線路:從開化縣城出發往城東方向,經615縣道(城底線)可直接到林山鄉姜塢村。

乘車線路:在開化縣城芹江大橋西頭乘坐往菖蒲方向的中巴車,在林山鄉姜塢村下車。


看完了姜塢村的介紹,聽了姜塢村的惡龍傳說,是否也想實地勘察一番,歡迎評論區留言,記得點贊和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