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帶鴨消毒

在養鴨的過程中,帶鴨消毒是我們經常遇到的一個消毒方法,它直接關係到鴨舍中汙染病原體的數量、空氣的質量等,直接關係到鴨群受到疾病威脅的程度,決定了養鴨能否成功。昨天有個朋友私信我,讓我就帶鴨鵝消毒這個話題闡述一下,今天就這個話題,探討一下如何帶鴨消毒。

一、帶鴨消毒的重要性

定期用消毒藥液對鴨舍的空間、鴨體進行噴霧帶鴨消毒,是養鴨成功的關鍵。

帶鴨消毒雖不能使鴨舍環境達到百分之百的潔淨,由於是經常性的工作,環境中的細菌含量會越來越少,比起不消毒的鴨舍,鴨群的發病機會就會很低。

二、帶鴨消毒的作用和優勢  

消毒可以有效抑制舍內氨氣的發生和降低氨氣濃度,可很大程度地減少灰塵的瀰漫,淨化空氣;可殺滅多種病原微生物,尤其是能防止因空氣傳播的病如禽流感、以及環境性細菌疾病如葡萄球菌病、大腸桿菌病、鴨霍亂、綠膿桿菌病等;夏季還有防暑降溫、春季可增加舍內溼度等作用,好處很多。

鴨棚的消毒要求非常嚴格而周密,稍有疏忽,就會造成疾病的發生。沒有嚴格消毒及防疫的鴨棚,是很難站得住腳的。有些大型鴨場由於採取了嚴格的消毒及防疫措施,已取得很大的經濟效益。

消毒工作做得好壞,是控制成敗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常遇到消毒工作抓得好的鴨場,傳染病就不發生或很少發生,甚至不用疫苗免疫,傳染病也不發生。相反,不重視消毒的鴨場或消毒不徹底的鴨場,儘管所有的疫苗都進行了免疫,但傳染病仍然頻頻發生。

三、帶鴨消毒的方法 

1、次數:

消毒時間一般在5日齡以後即可實施帶鴨消毒,以後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育雛期每日消毒一次,育成期每週消毒2次,成年鴨每週2~3次,發生疫情時每天消毒1-2次。(有點超乎想象的多吧!)

2、藥物選擇:

帶鴨消毒對藥品的要求比較嚴格,並非所有的消毒藥都能用。

選擇消毒藥的原則

a 是必須廣譜、高效、強力;

b 是對金屬和塑料製品的腐蝕性小;

c 是對人和鴨的吸入毒性、刺激性、皮膚吸收性小,無異臭,不會滲入或殘留在肉和蛋中。

3、配液配製:

消毒藥液應使用自來水或井水。各種消毒藥品都有適宜的有效濃度,要按照使用 要求合理配製藥液。加入消毒藥後,應充分攪拌,使其充分溶解。

水溫的提高能加速藥物溶解並增強消毒效果,但水也不能太熱,溫水即可,45℃以下。夏季直接用冷水配製,冬季為了不降低舍溫,一般都用溫水。消毒藥要現用現配,不宜久存,應1次用完,以免藥效因分解而降低。 

4、噴霧的方法:

正確噴藥的對象包括舍內一切物品、設備、鴨群和空間。

消毒器械一般選用霧化效果良好的高壓動力噴霧器,如沒有條件也可用揹負式農用噴霧器。而噴花用的手持式小噴霧器是不能做帶雞消毒的,太小對空間消毒作用太微不足道。

四 帶鴨消毒的注意事項

1.鴨舍在消毒前,要先徹底清掃。

2.要根據消毒藥物的性質,掌握好藥物濃度和作用時間。

3.要注意消毒藥要求的酸鹼度。

4.不同的病原體對不同的消毒藥敏感性有很大差別。養殖戶在消毒時儘量不要用兩種消毒藥物配合使用,並且兩種不同性質的消毒藥使用時要隔開時間。

5.噴霧消毒時最好選氣溫較高的中午,以防水分蒸發而使舍內溫度降低,引起鴨受涼造成鴨群患病。另外,消毒前一天給鴨群飲用0.1%維生素C水或水溶性多種維生素溶液。

6.選擇刺激性小、高效低毒的消毒劑,如0.02%百毒殺、0.2%抗毒威、0.1%新潔爾滅、0.3%-0.6%毒菌淨、0.3%-0.5%過氧乙酸等。

7.在選擇消毒藥時,要多種輪換,交叉使用,防止病原微生物產生抗藥性,每週更換一種消毒藥,這樣可以針對不同微生物發揮作用。

8.鴨舍內的消毒不應只是簡單的噴灑一遍,應重視天棚、門窗、供水系統及排汙溝等衛生死角的消毒,防止這些地方變成了病原菌繁殖的場所。

9.消毒藥的酸鹼性一定要與所用水的酸鹼性一致,否則不但效果差,甚至會無效。

10.做活苗免疫前後3天不能做帶鴨消毒工作。如鴨瘟疫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