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合肥”漸行漸近

本報訊 節約集約用地成效顯著、有力保障一批重點項目用地、創新“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服務便民利企……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工作會議上獲悉,去年以來,全市自然資源系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城市能級提升,在深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創優營商環境等方面深耕細作,勾畫出的“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合肥”藍圖正日漸清晰。

高品質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

城市發展,規劃先行。去年以來,合肥啟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完成市級“雙評價”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評估初步成果,並編制完成合肥濱湖科學城總體規劃、空港經濟示範區總體發展規劃、合肥中央公園總體規劃及景觀設計和合肥新橋機場綜合交通樞紐規劃等。在優化佈局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的同時,推進慢行系統完善工程建設工作,截至2019年底,全市慢行系統完善工程已竣工項目67個,約115公里,正在施工項目66個,約84公里。此外,我市還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規劃編制、美麗鄉村中心村規劃編制、傳統村落保護,助力鄉村振興。

大優項目用地“應保盡保”。合肥嚴格按照“依法依規、節約集約的原則”,落實先行用地政策,對重大基礎設施及重點項目優先保障,積極破解難題,較好地滿足全市發展用地需求,有力地保障了北航科學城、徽州大道等一大批省級重點調度項目的用地需求。“今年將聚焦落實重大項目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制度,探索建立重大項目提前啟動徵地程序工作機制。”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將統籌做好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濱湖科學城、東部新中心、運河新城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的用地保障工作,確保項目及時落地。

節約集約用地上不斷有新作為

2019年,肥西縣因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成效好、閒置土地少,獲國務院“點贊”並給予2500畝用地指標獎勵。這是合肥近年來深耕土地資源,走低效用地再開發利用、閒置土地清理“加減法”之路的成效之一。去年,我市完成《合肥市2019年度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整體評價》,節地評價工作保持全省排名第一。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市全面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大力推進土地整治,年度新增耕地面積連續跨越3萬畝、4萬畝、5萬畝三個臺階,新增耕地面積位居全省前列,連續21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生態文明的要求,合肥創新開展環巢湖郊野地區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成果已通過專家評審,後期將進一步深化應用,為全市節約集約用地試點的土地綜合整治模式提供基礎支撐。今年,我市在節約集約用地上將有新作為,通過不斷創新評價模式,實施“標準地”核准機制和“拿地即開工”試點,指導縣(市)區做好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新招頻出創優“四最”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從推行抵押登記“不見面”審批、線上和線下稅費“一卡(一碼)清”,到不動產權證書郵寄到家、為企業設立“服務專窗”,合肥在推進自然資源管理便民利企、創優“四最”營商環境中頻出新招。去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受理”,目前已有91項政務服務事項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和不動產登記窗口,進駐率為94.8%,達到了“應進必進、一門通達”的標準。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在推進“一網通辦”方面,我市開發不動產統一登記數據整合及信息平臺,優化網上服務流程,壓縮辦結時限,推進辦事“最多跑一次”。全市11個不動產登記大廳、30個辦證點、219個各類窗口,已全部實現31種常見不動產登記業務5個工作日內辦結。去年共頒發不動產權證書證明71萬本,辦理抵押金額2432.36億元,有力保障了我市社會經濟發展。市轄區不動產登記大廳檔案自助查詢全城覆蓋率達100%,查詢效率與查詢結果的完整性均處於全國領先水平。“今年,我們要按照‘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要求,推廣開展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兩證合一’工作,進一步壓縮辦理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人說。

(陳亮 記者 王蔚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