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前的一份公约奠定了美国这个强大国家的基础

1620年,一艘小船上的行人,在经过了旅途中的私种磨难后,终于踏上了北美大陆,他们心中的梦想将在这里生根、发芽,并且在历史的洗礼中长成参天大树。这一群人就是英国的清教徒,这艘小船叫“五月花”,而那棵参天大树叫“美国”。

四百年前的一份公约奠定了美国这个强大国家的基础

在英国的宗教改革中,清教徒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残酷迫害。清教徒们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交流,他们反对教会的层层等级制,反对由教会操控的各种繁文缛节,主张简化仪式,虔诚信仰。但是这直接触犯了教会的利益,如果每个 人都直接与上帝交流,如果撤销教会的等级制度,教会将丧失权威,也将丧失利益,因此清教徒受到了教会的迫害。

由于被当局所不容,为了逃避国内的宗教和政治迫害,他们在一个名叫约翰.鲁宾孙的人的带领下,离开了英国,迁居到宗教上较为宽容的荷兰,居住在荷兰的莱顿。

但是在这里,许多人总会萌生出异乡的漂泊感,于是有人提出,与其留在荷兰,还不如移居北美,在那里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园。这个想法得来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他们必须首先获得英国政府的同意,因为北美是英国的殖民地;其次还要有足够的资金能让他们完成迁徙。为了获得在北美的土地特许权,这批清教徒和一个名叫弗吉尼亚的移民公司签订了合同,通过移民公司向英国政府提出开拓北美土地的申请,1620 年终于得到了政府批准。为了获得资金,清教徒们不断和英国的各种商人接触,最终一个叫托马斯.维斯顿的商人答应提供资金支持,条件是这些移民在北美定居之后,7年内的一切收获都要归维斯顿所有。

四百年前的一份公约奠定了美国这个强大国家的基础

1620年9月23日,一艘经过改装的渔船“五月花”号满载着104人开始驶离英国,向着北美驶去。这艘船上的核心人员是清教徒,还有一一些人是失去工作的工匠以及一贫如冼的农民等,他们把这艘长27米的渔船当作了理想中的挪亚方舟,里面满载着他们对于未来的憧憬。

“五月花”号出航的季节,正值大西洋上季风肆虐,船上的人们在大海上经历了66天的漂泊,风暴、疾病、缺水、缺粮,种种艰辛,他们一一尝遍。但是对新生活的渴望给了他们巨大的动力,在航行到第66天时,他们终于望见了大陆,他们欣喜若狂。但当他们仔细观察这里的陆地时却发现,这不是特许状中允许他们定居的弗吉尼亚,而是科德角(属于今天美国的马萨诸塞州)。残酷的海,上生活已经不允许他们再登船重新寻找弗吉尼亚,他们只好选择在此落脚。可是问题也随之产生,既然到达的地方不是弗吉尼亚,那么土地特许状也就失去了法律效力,没有人有法定的权利来约束这100多人,如果大家各自为政,那么之前的一切梦想可能都将化为泡影。

四百年前的一份公约奠定了美国这个强大国家的基础

为了避免大家各自为政,为了避免移民中产生内讧,移民领袖威廉.布拉德福特和布鲁斯特等决定召集船,上的41名成年男子商议。最后,他们共同拟定了一个决定未来定居地管理的规则,这41名男子都在规则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就是《“五月花”号公约》。这份公约要求现在和今后到达新的居住地的人都要秉承新教理念,要宣誓向英国国王效忠,在新的居住地自愿建立公民自治的社会团体,并且遵守已经确定的各项有益于新居住地的法律、规章和制度。《“五月花”号公约》被看成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具有政治性质的契约文件,它在美国历史,上具有奠基意义,契约中体现出的公民自治的民主性也历来被津津乐道。

签订这份契约之后,移民们从科德角出发,来到了普利茅斯湾一带,他们寻找了一个定居点,开始编织他们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