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暴力事件,却有数名青年殒命于五四游行,真实原因让人心疼

100年前的5月4日,由于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列强的肆无忌惮,一件关于青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爆发了,它的爆发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没有暴力事件,却有数名青年殒命于五四游行,真实原因让人心疼

五四运动

据史料记载,五四游行示威活动虽然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但并没有枪击事件的发生,却有多名青年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郭钦光、周瑞琦和徐曰哲三位,在他们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又有16位青年学生殒命,以“自残”方式表达爱国热情的学生则是无法统计。

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大好是中原。商于献地,督亢呈图,媚外无心肝。血性男子,爱国健儿,空手挽神州。城狐未除,陈东骤死,一死警千秋!——女校学生荡气回肠的挽歌

这些青年学生是怎么牺牲的呢?神逗查阅了资料,得出一个结论:主要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身体不好加上抑郁积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缅怀先烈,谨记学的教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没有暴力事件,却有数名青年殒命于五四游行,真实原因让人心疼

五四青年游行示威活动


郭钦光:原名郭书鹏,广东文昌人,1917年考入北极大学预科。性格沉默寡言但谈起国事却能滔滔不绝,说到内在腐败列强蹂躏的话题时,“辄奋眦欲裂、慷慨激昂、悲愤不已”。

五四运动期间已经是身患肺病,由于参加游行示威活动过度疲劳,致使肺病加重,吐血而亡。也有一种说法是在火烧赵家楼的时候被殴打致使,经过考证,后一种说法更可能是一种策略。五四运动游行总指挥、五四青年运动领袖罗家伦在后来的口述文章《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中对他的死有这样的记录:”当时章宗祥被打后就有被打死的传闻,正好郭钦光在这个时候死了,他本来就有肺病,在游行中可能是跑的太累,吐血加重,不久便死了。当时怕章宗祥与我们打官司,所以狄君武同学提议,就说郭钦光是在当天被曹家人打伤至死的。“

没有暴力事件,却有数名青年殒命于五四游行,真实原因让人心疼

五四亲年运动领袖罗家伦

1995年民政部追认郭钦光为革命烈士。98年北极大学补刻郭钦光英名字在”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上。

周瑞琦:广西灵川人,1909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为人友善,知节有义。五四期间,忧国积愤,投河自尽,留下爱国绝笔。

大学诸学友并转学界诸君鉴: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琦毕业以来,十年不出庭户,罔知世事。近知和会遽停,外交又大失败,我真不知死所矣。五中悲愤欲裂,不知所云。青岛乃圣人发祥之地,乃吾国华,又用武必要之港。要塞一失,门户洞开,何以能国。我闻得诸君开会力争,决一死以作诸君之气。勉为一语,为诸君及国人告:”此次毋再殆讥五分钟热心是幸“,余不多言。——瑞琦绝笔

徐曰哲:江西吉水人,出身官宦人家,20岁时便是清华大学高等科学生。天资聪慧、人品端正,“有国家栋梁之资格”。为人友善,慷慨好义。五四期间连日在宣武门至西直门一路演讲,劳累过度,半月后于清华医院病故。

他们的牺牲是否值得的,一直都存在不同的看法,我们不能站在现和平年代的时代背景下去评论。神逗看来,他们的牺牲唤醒了更多人的爱国热情,其贡献之大无以复加,恕我找不出完美的语言来形容!

没有暴力事件,却有数名青年殒命于五四游行,真实原因让人心疼

但如果他们有很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在当年能够存活下来,以他们的热情可能会有更大的贡献。就算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他们这样的人也无疑是精英人物,他们能活着就会有更大的可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少年强则国强,要“强”的不仅仅是“知识武装”,也要是“身体本钱”

从最初的部分人意识到要强身健体组织“民团”,到后来人们认识到我们在知识和观念上更需要改进中间不过数十年。现在的我们从小就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智育”也越来越被现在的家长重视,从小就会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特长班来“武装”孩子们的大脑。为了应对巨大的竞争压力,我们不得不想办法让孩子尽早的去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往往在其他方面有所忽视,其中“体育”可能是被忽视最严重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近视

没有暴力事件,却有数名青年殒命于五四游行,真实原因让人心疼

近视

据世卫组织2018年研究报告,中国近视人口高达6亿,高中生和大学生近视率超过70%

小学生近视率接近40%,美国的中小学生近视率在10%左右。在这方面我们稳居“世界第一”!好在用眼健康,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现在对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已有明确的要求和指标。

2、身体素质普遍较差。

虽说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了,营养不良导致的身体素质不高的概率很小,医疗条件也非常先进。但孩子们在学校只有有限的那几节体育课,更多的却是作业功课,孩子们的锻炼时间还是很少很少。再则现在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大部分人不能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锻炼身体上来,孩子在家也没有这方面的环境。

没有暴力事件,却有数名青年殒命于五四游行,真实原因让人心疼

跑不动

3、心理健康,缺乏“挫折教育”

父母天生的那种对孩子的“保护欲”促使我们想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避免孩子受到伤害。这也无可厚非,但“过度保护”一直存在。孩子矫情、缺乏抗击打能力、不敢面对挫折等现象很常见。更有孩子对生命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尊重,对“死亡”没有明确的概念,动则以死威胁父母,就算是成人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表现。


我们需要在这3个方面加“强”我们的孩子

一、注意用眼卫生,电子产品是罪魁祸首!

据研究发现,近视在12到18岁为高发期,学龄前的近视主要是先天性的,虽有会“自愈”的说法,但一样要注意定时去检查;小学生近视主要是因为看电子产品时间过长、学习时坐姿、照明等引起的;初中网上则多数是学习负担重,户外活动少导致的;另外营养失衡和眼镜佩戴不科学也是一方面原因。这其中,电子产品是罪魁祸首。

电子产品的普及带来的不只是信息时代的来临,“低头族”和“近视眼”也随之而来。不像30年前家里有台黑白电视机就能让我们沉浸其中,现在的电子产品之丰富已经让我们对其产生很强的依赖,成人尚且如此,那孩子呢?成人相对更有自制力,但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迷恋却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小到2岁的孩童都会要看电视看手机而不好好吃饭,大到初高中生迷恋手机、电脑游戏无法自拔。影响身体健康不说,单单对视力的影响就非常之大。

没有暴力事件,却有数名青年殒命于五四游行,真实原因让人心疼

喜爱电子产品的孩子

家长应尽可能少地减少电子产品在孩子眼前使用的频率,更不可陪孩子无节制的玩电子游戏。同时也要注意提醒孩子的用眼卫生,今年的疫情,让孩子们只能在家上网课,电子产品的使用则避免不了了,家长则更应该多提醒孩子们适时眺望远处。避免近视的出现或提升。

护眼小贴士:

1、平时生活中注意多吃富含维A的食物,如胡萝卜、西红柿、南瓜、菠菜、动物肝脏、大部分坚果水果新鲜蔬菜等;

2、帮助孩子纠正不了习惯,端正看书写字时的坐姿,切记不能躺着看书或者看手机。

3、定期带孩子做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避免近视加深;

4、眼保健操要坚持做,但做之前一定要洗手。

5、尽可能地较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陪孩子做更有趣的事情或者户外活动。


二、加强锻炼、营养均衡

身体锻炼需要长期坚持,不仅能强身健体,也能提升人的自信和魄力。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帮助孩子提升学习和作业的效率,挤出固定的时间陪同孩子做户外锻炼势在必行,毕竟仅靠孩子的几节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无法保证健康的身体的。为自己、为孩子、为家人、为社会这都是值得的!同时营养均衡也很关键,条件允许下尽可能做到饮食多样化,让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

没有暴力事件,却有数名青年殒命于五四游行,真实原因让人心疼

陪孩子运动

小贴士:

1、总结规律,找出家人能够陪同的固定时间与孩子一起锻炼身体,根据自身情况来定,不强调有最好的锻炼时间,只求能够坚持;

2、培养孩子在某些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比如男球、骑单车、游泳等;

3、动物蛋白是人体获取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渠道,不求山珍海味,但求每餐有肉;


三、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同学相处、教师传教乃至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是否积极向上、聪颖活泼,很大程度上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而家长在这方面对孩子的直接影响是最大的夫妻关系紧张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担心失去某方面的关爱,缺乏自信;父母过于溺爱则会让孩子不懂感恩,骄纵无度;父母过于强势则会让孩子胆小懦弱,性格内向。父母过于放任,则会让孩子“无法无天”,不知轻重;过度保护,则会让孩子失去对挫折的抵抗力。

小贴士:

1、通过孝敬自己的父母、关爱自己的家人朋友,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关心他人,对孩子感恩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而不是过分表露感动,让孩子觉得他的感恩是理所应当的,而不是拿来“邀功”的

2、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不要过分干涉。理想状态是孩子对你“又敬又爱”,而不是“又敬又怕”。做孩子的老师长辈的同时也要做他的朋友,保持年轻的心态走进孩子的内心,平稳度过孩子的叛逆期;

没有暴力事件,却有数名青年殒命于五四游行,真实原因让人心疼

了解并尊重孩子

3、不过度保护,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路要走,跌倒了自己爬起来才会知道痛知道小心谨慎。这方面的知识,我们灌输不了,需要他自己去体会和感悟。

4、早恋及时引导、性教育也不要太晚。强调“责任”而不只是阻拦早恋

5、如果发现孩子有内向、自私自利的倾向,一定要尽早的找出原因避免孩子走向极端。孩子内向多半是父母过于强势、缺乏自信心,注意自己的态度,尊重孩子不只是尊重他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我们一样要表示理解然后助其改进。


总结

五四运动中牺牲的先烈用生命告诉我们国家重于一切,告诫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德、智、体”的教育需齐头并进!身体是本钱、智慧是深度、德行是高度。全面培养和发展才能养育更优秀的孩子!少年强则国强,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关注孩子教育,是每个人的责任。

没有暴力事件,却有数名青年殒命于五四游行,真实原因让人心疼

参考文献:

《五四运动中献出生命的青年学生》作者: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

《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总指挥、北大学生领袖罗家伦

《2018年中小学生近视相关因素调查报告》

专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儿心得!我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