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言明年房價上漲,靠譜嗎?央行1月3次定調,樓市大局明朗

專家預言明年房價上漲,靠譜嗎?央行1月3次定調,樓市大局明朗

天氣漸入寒冬,房地產市場也如這天氣一般,充滿涼意。進入2019年下半年以來,在國家“不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的明確定調下,樓市快速降溫,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迎來房價下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半的二手房迎來下跌,既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也包括廈門、天津、重慶、武漢、鄭州、西安、濟南、青島等熱點二線城市。

但細心的購房者應該發現,目前樓市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市場降溫的同時,調控鬆綁的預測以及房價上漲的聲音不斷出現。12月1日,在上海某財經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表示,半年到一年後房價可能再次上漲。12月7日,在濟南某房地產論壇上,經濟學者馬光遠甚至預言,明年調控政策放鬆的概率較大,一線以及部分熱點城市的房價可能會在上半年反彈。

眾所周知,房價的一舉一動,都關乎購房者的錢袋子,所以經濟學者對於明年房價的預判,無不刺激著購房者的敏感神經。那麼,接下來的樓市和房價到底會怎麼走?這儼然成為了當前購房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其實,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作為政策性的房地產市場,關鍵就需要從房地產政策的變動當中尋找答案,而央行的政策和態度往往就是一個值得購房者參考的重要窗口。

根據統計,最近一個月以來,央行已經先後3次定調房地產

11月16日,央行發佈《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強調,要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同時要加大結構調整,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11月25日,央行發佈《2019年金融穩定報告》,報告指出,未來要繼續嚴格遵循“房住不炒”的定位,同時加大對住房租賃市場的金融支持和規範。12月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求是》上撰文,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則,加強對房地產金融市場的宏觀審慎管理。

不難看出,央行3次密集表態,透露的基本內容和對樓市的態度是一致的,即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和監管不會放鬆,這無疑為2020年的房地產走向定下了明確的基調,也給處於糾結和觀望的購房者吃下了定心丸。但是,如果仔細來看,就會發現3次表態的側重點各有一些不同之處,筆者認為,伴隨央行一錘定音,對剛需、改善等自住群體而言,或許預示著樓市3大“好消息”越來越明朗了。

專家預言明年房價上漲,靠譜嗎?央行1月3次定調,樓市大局明朗

央行一錘定音,樓市三大“好消息”越來越明朗

好消息一:管控資金流入。

眾所周知,房地產對資金的依賴度極高,無論是拿地、建造、營銷環節,還是購買環節,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撐。事實證明,過去十多年,M2快速增長以及資金大量流入樓市,擴大了房產的金融屬性,也推動了房價的上漲。因此,自本輪調控以來,房地產領域的信貸政策不斷收緊,不僅是針對開發商收緊了銀行貸款、信託等融資渠道,也針對購房者加強了消費貸款、信用卡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監管。

此次,根據最近一個月以來央行的表態來看,明年除了會繼續引導資金來扶持民營、小微等實體行業以外,也會加大對租賃市場的金融支持。筆者認為,這意味著明年針對房地產領域的金融監管仍會持續,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打擊投機炒房,防止房產投資屬性擴大。另一個是,降低槓桿率,防範系統風險和推動資金脫虛向實。總而言之,只要資金不再大規模流入,房價、地價都難再抬頭。

好消息二:平衡供需關係。

對於任何一種商品來說,供大於求,價格難漲易跌,供小於求,價格易漲難跌,房地產市場也是如此。針對我國的住房總量,目前並沒有比較權威的統計數據,但業內普遍認為已經足夠二三十億人居住。那麼,為何房價易漲難跌?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存在供需錯配,人地分離的特點,一二線城市土地寸土寸金,但人口不斷湧入,房子供不應求,房價自然就易漲難跌。

所以,要想穩房價,平衡供需是關鍵。根據央行表態來看,未來的調控政策或將在平衡供需方面發力。一方面,堅持房住不炒,把投資和投機需求擠出房地產市場,從而緩解供需緊張局面。另一方面,隨著房地產進入存量市場,通過盤活空置的、閒置的房產,增加市場上的房源供給,或出售或出租,滿足多層次的需求。當然,從長期來看,房地產稅、空置稅大概率也會陸續出臺,進一步起到平衡供需的作用。

好消息三:穩定房價預期。

何為預期,顧名思義,就是對未來情況的估計。針對房價來說,就是不僅僅要考慮當前的房價水平,更要預判未來的房價走向,如果都認為房價還會大漲,那麼大家估計都忙著囤房去了,樓市必然是一片火熱景象;反之,如果都認為房價要大跌,開發商就會謹慎拿地,購房者也會持幣觀望,房價自然就會慢慢回調。顯然,預期直接對需求產生影響,進而再對房價走向產生影響。

預期影響房價,而政策影響預期。根據央行的表態來看,房住不炒定位不變,未來會繼續平衡供需關係,管控資金大規模流入樓市,這意味著房價抬頭的概率不大,但是同時也明確了要遵循因城施策的調控手段,說白了,就是既要防止房價大漲的情況,也要防止房價大跌的情況。此前,人民日報曾發表評論稱,中國房地產市場拒絕大起大落,因城施策有助於樓市平穩健康發展。因此,預期穩了,樓市也就穩了。

高房價的“軟肋”被擊中,樓市走向基本已定

在文章一開始,我們就提出了一個大家十分關心的問題:市場降溫的同時,調控鬆綁的預測以及房價上漲的聲音不斷出現,接下來樓市到底怎麼走?相信看到這裡,大家也基本有了答案。

通過央行最近一個月以來的密集表態來看,無論抑制炒房,還是加強金融監管,又或者平衡供需關係,幾乎每一個都擊中了高房價的“軟肋”,所以房價反彈的可能性不大。其實,針對2020年的房價走向,中國社科院已經給出了明確預測:房價有望實現軟著陸,一線房價總體先抑後穩,個別可能上漲;二線城市漲跌並存,大起大落可能性不大;三四線城市總體下跌。

此前,社科院專家肖立晟還表示,樓市將告別3-4年的短週期變化,進入7-8年的中長週期甚至10年以上的長週期。因此,筆者認為,無論是央行的密集表態還是社科院的預測,或許都意味著樓市正在迎來轉折,要想回到過去的狂歡盛宴顯然不可能了。退一步來說,就算專家預測明年房價上漲的預言實現了,在因城施策的調控方式下,房價反彈的概率和空間也大大降低了。

總而言之,樓市大局基本已經明確了,不應該再用老眼光來看待樓市變化了。

專家預言明年房價上漲,靠譜嗎?央行1月3次定調,樓市大局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