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申论备考:防治疫情需在法治上“下狠手”

热点链接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风暴来势汹汹。中国遭遇了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疫情。这次疫情涉及面之广,范围之大,影响力甚至不下于当年肆虐全球的“黑死病”、“西班牙流感”。这一次疫情让无数中小企业陷入绝望,对于经济的打击之大也前所未有。

【热点背景】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一决定,释放出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强烈法治信号。

【命题猜测】

一场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之内的严重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国人民被迫禁足在家,也使得医疗资源严重短缺,还致使经济严重受损。有人在网上大力批评吃野味为陋习,应该全力革除,对此,你怎么看?

2020申论备考:防治疫情需在法治上“下狠手”

【参考解析】

此题为综合分析-社会现象,除了同综合分析一致的要采用“三步走”(即: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之外,在论证观点时语言结构更是需要引起注意的。社会现象类,对于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思维的发散至关重要。

【参考答案】

1、提出观点:吃野味不仅是陋习,也反映出了我国在法治方面的不完善,科普知识方面的欠缺,是需要下大力气改进的,因此,反对吃野味这个观点值得推崇。

2、论证观点:

影响:

有研究表明,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绝大多数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直接来源于野生动物。滥食野生动物,不仅会带来健康隐患,对公共卫生安全也造成巨大风险,最终伤害的往往是人类自己。深刻的教训、沉重的代价,一次次敲响警钟:“病从口入”绝不是开玩笑。“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种野生动物本应“万类霜天竞自由”,不应成为人类“舌尖上的美味”。

2020申论备考:防治疫情需在法治上“下狠手”

3、落实观点:

原因:

一些地方之所以滥捕滥食“野味”现象屡禁难止,一是由于“吃野味进补”等错误观念作祟。二是因为法制不完善、执法不严格、监管乏力。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管理范围较为有限。三是源自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利润高、违法成本低等问题也很突出。这些因素导致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存在较大灰色利益空间,一些人为牟利不惜铤而走险。

对策:

(1)用法治革除吃“野味”的陋习,完善立法是当务之急。目前,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的修改完善进程正在提速,为从源头上消除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筑牢法制屏障。

(2)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也很关键。决定规定严厉惩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对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之举,如何将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常态化、机制化,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教训,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持续发力。

(3)管住嘴,需要正其心。革除吃“野味”的陋习,需要加强法治约束,也需要在生活观念和消费习惯上来一场革命。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方面有更深刻的反思、更切实的行动。“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不仅是抗疫时期的社会共识,也应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信条。疫情终会过去,绝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