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一路嚮往有光亮的方向


劉同:一路嚮往有光亮的方向

01

去年買了三本劉同的書,最後一本就是《向著光亮那方》,當時這本書剛剛開始發行。拿到書後斷斷續續花了一週的時間讀完了,月底,看了劉同同名小說改編的《誰的青春不迷茫》,很多人都說他的書籍和電影是雞湯型,但對自己而言,劉同的書和電影是我們真實青春成長的印記。


劉同:一路嚮往有光亮的方向


02


《向著光亮那方》裡沒有皆大歡喜的藥方,只有隱約可見的啟示。


書中有關於劉同自己的17個故事,這些故事都是劉同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喜與憂、苦與難,回頭來看,這些卻都是照亮他人生的盞盞明燈。當讀到這這些故事時,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有似曾相似的經歷或者說感受。

豆芽和劉同是初中好友,兩人成績都是班裡倒數。豆芽初中就退學回家繼承父業了,兩人的命運發生了變化。但是,現在,豆芽已是當地市場大老闆了。

我們身邊何嘗沒有這樣的同學呢,其實,每個人都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熬出頭的機會。無論身處何方,陷入何種境地,都要試著去做環境的主人,向下生根,向上開花!

劉同:一路嚮往有光亮的方向

看到我的傻瓜表叔這則故事前面時,總是忍俊不禁,原來同哥當年也是個調皮搗蛋機智boy!再往下看,又難過起來,福田是如此單純善良的人,可是最終還是離開了。原來,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傻子。

第三章裡的故事每一篇都很喜歡,非常暖心。

劉同說:對於一個很重要的人,無論如何,哪怕幫不到任何的忙,都要知道他的消息,並珍惜在一起的時光。想必同哥是一位非常重感情的人。


一路上,有些朋友留下來,有些走散了,還有些會重逢。劉同和卓君的故事,也許我們都曾遇到過,這種失而復得的感覺真的很好。時間有沖淡一切、帶走一切的能力,但我們也有尋回一切、重新上色的勇氣。

劉同:一路嚮往有光亮的方向

關於朋友,劉同如是說:好朋友不是通過努力爭取來的,而是在各自的道路上奔跑時遇見的。一起達成一個目標,分享不同的價值觀,關鍵的時候能彼此給予安慰、鼓勵和幫助。

飯店蔡老闆一家的故事溫馨感動,每個人在自己灰色難熬的日子,總會有給你幫助的人,即使幫助很小,你也會無限放大它的力量,讓你覺得極其溫暖,彌足珍貴。我們在接受別人的幫助的時候,也要學會去幫助身邊更多的人。


劉同:一路嚮往有光亮的方向

03


“我不怕我偶爾會難過,因為我很清楚道路還很長;我不怕我偶爾想放棄,因為我很清楚那只是自己一時的無力。”
“ 一個人不必要多強大,只希望不管經歷過多少不平,有過多少挫折,你都能舒展著眉頭過日子,內心豐盛安寧,不怨天尤人,不苦大仇深。對每個人真誠,對每件事熱忱,相信這世上的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
“如果總是“什麼都想要”,那最終就是“什麼都得不到”。
“我想知道你,也想知道自己,在通往未來的路途上,是否能點燃那些微光,一直向著光亮的方向前行。”
“ 過不去的事要過去,放不下的情要放下。翻過一頁,才能書寫另一頁,這樣才能讓人生慢慢變成一本書。事過境遷再閱讀,才有往事繁花似錦,回憶溫暖如初。”


人生路還很長,每一步都要認真地走過,每一步都算數。


這就是我從這本書裡找到的那些光芒,這些故事也足夠暖心,至少可以讓還處在迷茫的你找到一盞燈具,不再畏懼,勇敢提燈前行。

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但那又怎樣?即使前方很苦,我們也要義無反顧,向著光亮那方。不關你是恰逢瓶頸,還是沉到瓶底,不要抱怨身處何處,要時刻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找到照亮自己的希望,因為不論何時,人生都是剛剛開始,永遠朝向光亮的地方!


劉同:一路嚮往有光亮的方向

書摘

關於成長

比記住一個人印象更深的——是記住了他影響自己的一切。現在年紀大了,才知道把自己放得越低,越懂得體諒眼前人,才是大人。


世界複雜,人生多變,現實殘酷,我們不得不隨時調整自己的估價與預期。我們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很微小的一部分。如果總是“什麼都想要”,那最終就是“什麼都得不到”。面對不盡如意,懂得妥協是金。


越來越糟,還是會僥倖變好,取決於你的努力,以及面對大方向的選擇。這基本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沉浮。


做一個努力的人好處在於,人人見了你都會想幫你。如果你自己不做出一點兒努力的樣子,人家想拉你一把,都不知你的手在哪裡。

有人曾問:同哥,你最佩服自己的優點是什麼?

我以前回答的是堅持。

現在我改了一下答案。我最佩服自己的優點應該是:懂得讓自己變得更開心。不開心的時候,我就給自己一個開心的理由;想不明白的時候,就給自己一條想得明白的路。當你意識到,你能對自己負責;你的靈魂能夠讓你變得更好;你是最好、最親,也是最可靠的朋友的時候,你便會想方設法讓現實的那個你變得更好。

學著用最平衡的方式不為難自己,和自己和平共處才是真正的興趣盎然。

當你真真正正花很多時間去努力幹好一份工作、經營一個愛好時,生活也自然會給予你相應的回報。如果還沒有,那就表示努力得還不夠,時機未到。


記憶和拍照一樣,具備遺憾的屬性,在摁下快門的那一刻,即與當下告別。

關於友情

任何人之間的關係,常常從熟悉到誤解,從分離到釋懷。釋懷才是最終認識自己和理解別人的方式。

爭吵、敵對、壓抑,這些都是暫時的。所以有了“時過境遷”這個詞。

每個尋求自我實現的人,在有限生命力只能踐行一條道路。年紀越大,朋友間道路分岔越多,漸漸地,情誼只能深埋心底。在只有自己明白的道路上,固守舊情很溫暖,但讓人裹足不前;勇猛精進必須輕裝上陣,有時不近人情。但內心裡,一直在彼此守望。

關於愛情、親情

喜歡吃櫻桃,喜歡吃草莓,大多是因為顏色讓人很有食慾,就像喜歡你是因為你身上有一種味道讓我有安全感。


有時候,我特別羨慕那種戀人關係,關係好的時候特別好,要斷的時候也能斷得一乾二淨,從此就是互不牽掛的陌生人。但我和我最親愛的家人,無論吵得再怎麼讓我奔潰,她始終是家人,無法跟她斷得一乾二淨。

我們迷茫,父母更迷茫。我們迷茫青春的迷茫,他們迷茫如何讓我們不那麼迷茫。

不要壓抑自己,讓夢想在你的心裡慢慢發芽,等到有一天你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優點,也相信未來的夢想是靠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去完成,而不是靠運氣的時候,不妨試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