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活着》是为了悲剧而悲剧吗

我这个人读书不细,除了研究里面的写作手法,大多数情况没有去研究文学作品本身。所以只是粗略一说。

先不说余华的《活着》,先说当下文坛比较有名的青年作家——铁西三剑客,或者进一步讲,被某些人认为是未来文学大师的双雪涛。很多人推崇双雪涛,除了他的文笔的确不是随便说说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写的东北下岗潮符合“苦难文学”主题。

大家历来对苦难文学是非常推崇的,所以即便双雪涛写的《平原上的摩西》属于破案小说(因为文笔和创作手法的修饰,变得像文学作品),但是大家对他的认可程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读者看了他的小说后,感觉他的作品就像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了自己的生活。


余华的《活着》文学价值,有一点原因在于他写的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虽然主角福贵开始是地主阶级,但后来因为他自身的原因,家庭破败,沦为劳苦大众。这和《平凡的世界》等代表苦难文学作品的道理一样,当然《平凡……》的价值远远不如《活着》。


余华的《活着》是为了悲剧而悲剧吗


为什么有人觉得《活着》像是为了悲剧而悲剧?因为小说里面推动故事发展的因素,主要以“一个一个地死去”来推动的。给人的感觉似乎欠缺什么。不像阎连科的《日光流年》,里面的主人公司马蓝,他和蓝十一的悲剧,固然有社会原因,但是也离不开他的自私性。但是《活着》的悲剧,似乎把全部原因归咎于社会,虽然福贵自身也有问题,但在小说里面,没有放大。

其实,说句不通人情的话,老一辈作家,因为经历了wen革等事情,只要写作有一定水平,写出来的作品,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在社会上留下很好的口碑。因为苦难文学有教育意义。当然,我的意思绝不是说,阎连科余华等作品的作品质量不行,他们的作品质量是相当不错的。我的意思只是说,这些作家的作品好,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沾了时代的光。

到了今天,人们仍然在推崇苦难文学,这样的话,对文学的进步并不能起到好的推动作用。

苦难文学有教育意义,但是对于笔者来说,我觉得今天的文学作品,恰恰要“反教育”。

举报/反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