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風箏魏,飛越百年靠的是嘛?

眼下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說起風箏,天津的“風箏魏”可以說是名聲在外,跟泥人張、楊柳青年畫並稱天津“藝三絕”。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風箏魏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百年·傳承

風箏魏的新店,開在東馬路的一家商場裡,這也是平日裡風箏魏第四代傳人魏國秋製作風箏、展示作品的地方。


他製作的風箏,多取材於飛禽走獸、神話故事等,不僅結構精巧,還有很多吉祥的寓意。比如一隻畫著五隻蝙蝠的燕子風箏,名叫五福臨門,紅色的蝙蝠,取“洪福”之義。


燕子、老鷹、蝴蝶等都是傳統風箏的經典造型,但風箏魏還有一個隱藏在結構上的特點,就是可以拆裝、摺疊。


“這每個地方都有機關的,都可以拆散摺疊”。魏國秋拿起一件蝴蝶風箏,打開背面的鎖釦,就把翅膀、觸角等部件拆了下來,拆下的部件有的還能再次摺疊。翼展近1米的風箏拆散後,可以裝進一個一尺長的小盒裡,收納攜帶都很方便。


魏國秋告訴記者,這樣的結構,從第一代風箏魏魏元泰開始,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演進。


魏元泰從小在鼓樓北街天福齋扎彩鋪學藝,他的風箏做工精緻,慢慢有點小名氣,結果就被當時的地痞刁難,點名要一個十丈的風箏。不做,就摘了招牌,做,連師父也沒聽說過這麼大的風箏。正當為難的時候,一條蜈蚣突然讓他眼前一亮,把風箏串成一串兒,不就要多長有多長嗎?魏元泰連夜趕製,做出了一個蜈蚣風箏——疊在一起能放進盒子,展開足足十丈有餘。看到這樣的風箏,地痞也服了,交了錢把風箏拿走。魏元泰因禍得福,從此名聲大噪。


天津風箏魏,飛越百年靠的是嘛?

天津風箏魏,飛越百年靠的是嘛?

風箏魏作品


1892年,父親魏長清在自家房子裡為他開辦了“魏記長清齋扎彩鋪”,“風箏魏”從此走進了天津的城市記憶。串式結構的蜈蚣風箏,作為風箏魏的開山之作,也一直沿用至今。


“蜈蚣風箏就是風箏魏的代表作,現在基本上都改造為龍頭蜈蚣,象徵著中華的騰飛,我做的最長是一千米巨龍。”魏國秋說。


參考蜈蚣,只是為了讓小風箏變大。風箏魏的靈感,更多還是來自飛行動物。魏元泰參照蜻蜓、蝴蝶、老鷹、燕子的身體結構和動作姿態,提升風箏的飛行性能。為這些造型複雜的風箏增加摺疊功能,顯然會增加製作的難度。


“他為什麼有這個想法呢,是因為一個外交官,說這風箏很大我帶回國內不好帶,您看能不能給我定製一個能帶走的風箏。”魏國秋告訴記者。


攜帶、收納不方便,確實是傳統風箏的短板。魏元泰的父親是個木匠,魏元泰受到摺扇的啟發,借鑑木工的榫卯結構,製作出了摺疊風箏。骨架結合之處不用線綁,而是可拆裝的榫卯結構。後期又改用錫焊工的銅箍作為緊固裝置,讓風箏的結構更加堅固、輕盈。榫卯結構、可以拆裝摺疊的風箏魏,從此自成一派。


1915年,魏元泰的11件作品走出國門,榮獲世界萬國博覽會金獎。第二代風箏魏魏慎行,又將精細的畫工加入其中,讓作品更加精美。歷代風箏魏,都會對風箏的材料、工藝和設計進行改進,人們今天看到的作品,已經融合了幾代人的智慧。


如今,風箏魏已經成為天津民俗和民間工藝美術的重要代表。2008年,天津“風箏魏”製作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魏國秋已經帶著他的作品出訪30多個國家。


天津風箏魏,飛越百年靠的是嘛?

風箏魏作品


工藝·秘訣


傳統風箏工藝講究的是“扎、糊、繪、放”四藝,風箏魏既要像工藝品一樣精緻美觀,又要能夠一飛沖天,它的背後也正是這四項絕活。


扎骨架,是製作風箏的第一步。這就需要重量輕、韌性好,同時可塑性極強的天然材料——竹。“我們選材是福建、四川的毛竹,生長期在五年以上,到家裡再陰乾。因為這個毛竹韌性好,作出風箏它不變形。”魏國秋說。


選好的毛竹,劈成粗細適宜的竹條,去掉瓤,再用火煨烤,就能按照設計的圖樣定型。掌握好煨制的火候,既能去掉竹條表面的毛刺,還能驅除寄生蟲,使風箏經久耐用。修整好的竹條,通過打孔、挖槽,搭建成鳥籠一樣立體的“肚”,也就是風箏的主體。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打眼扣榫結構,不借一針一線,這個風箏15年了一點也不變形。”魏國秋拿出一個蜻蜓風箏介紹說。記者注意到,這個風箏的銅箍已經氧化發烏,但榫卯結合部都有膠、銷子固定,仍然堅固如初。


天津風箏魏,飛越百年靠的是嘛?

打眼扣榫的風箏結構

這種立體結構讓風箏造型更加生動逼真,但又給裱糊、繪畫帶來了難度。魏國秋糊風箏最常用的材料是絹,這種絲織物輕盈而富有彈性,打溼後可以很好地與骨架造型貼合。在立體的絹面上彩繪,也需要特殊的技法。“必須是懸肘畫,拿起來根據它外面的凹凸感慢慢兒走。擱桌子上不好畫,拿起來怎麼畫怎麼有。”魏國秋告訴記者。


從選材、劈料到繪製完成,魏國秋完成一個風箏,少則兩天,多則數月。做好的風箏,找到平衡點拴好線,在屋裡一抖,就知道它能不能飛。“一個是平衡好,再一個它的膀條修得好。我們拿起一個風箏掂量,四個膀子在顫,那就是一個好風箏。”魏國秋說,這正是先人們研究飛鳥飛蟲得來的經驗。


硬翅風箏有上下兩根膀條,魏國秋把上面的竹條做硬,下面的竹條做軟,這樣風小時翅膀可以挺住,風大時可以洩掉多餘的風力,所以風大風小都能飛。為了做到這一點,需要用刀把竹條刮成粗細漸變的形狀。與此同時,要保證風箏兩側的平衡,要在同一塊原料上加工出兩根重量、彈性完全相同的竹條。


煨好造型的竹條,在魏國秋手中只需一刀,就能變成複雜而精確的對稱結構。魏國秋常說,“我們眼睛就是尺”,這種數十年練就的手法和眼力,也是風箏魏平衡的秘訣。


天津風箏魏,飛越百年靠的是嘛?

天津風箏魏,飛越百年靠的是嘛?

魏國秋在製作風箏


守舊·創新


魏國秋今年60歲,做風箏已經有50多年。少年學藝的他,最喜歡的就是做出造型奇特的風箏,看著它們飛上天空。和敢接十丈風箏的魏元泰一樣,魏國秋也有一個“初生牛犢”的故事。


當時,有位年長的顧客找到魏國秋,要定製一個兒時玩過的“鑼鼓燕”。顧名思義,就是能在空中敲鑼打鼓的燕子風箏。即便是風箏魏,也沒有現成的經驗。魏國秋回家閉門研究,在普通燕子風箏的基礎上加裝兩套風車驅動的發聲機構,做出了客戶要求的效果。這款鑼鼓燕不僅賣出了好價錢,還在1982年獲得全國風箏邀請賽第一名,成為魏國秋的成名作。


天津風箏魏,飛越百年靠的是嘛?

鑼鼓燕

幾十年來,精良的工藝、新奇的創意為魏國秋贏得了口碑,也留下不少遺憾。“每個風箏做完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看不夠的那種感覺,後來人家把它買走,心裡一下就涼了,那種失落感不斷地循環”。魏國秋告訴記者,歷代風箏魏以風箏為生計,越是勞心費力的得意之作,越是難以保留。風箏留不住,手藝才是真正的傳家寶。


為此,魏國秋不僅活躍在公益講座上,還打破家族傳承的慣例對外收徒,可惜五六個徒弟沒有一個堅持下來,紛紛轉行了。這樣的情況下,魏國秋的獨生子魏博文,成了風箏魏傳承的不二人選。


2016年,魏博文大學畢業回到天津,躊躇滿志,作為第五代“風箏魏”正式開始學藝。沒想到,剛一開始連竹子都沒摸著就碰了釘子,難住他的還不是什麼高級的技藝,而是用毛筆在報紙上畫直線。


“首先你劃的這個線得是直的,再一個是粗細得一樣。其實非常簡單,但是特別枯燥,兩週就膩歪了。”魏博文告訴記者,當時父親讓自己不停地畫,自己其實很不服氣,幾度有了放棄的想法。而練過一段時間後再前後對比,才發現自己的不足和進步。


這種被魏國秋叫做“鐵線描”的筆法,是風箏魏繪畫的基本功,更是對匠人心性的磨練。在他看來,只有沉下心、坐得住,才能練出好手藝。畫直線整整三個月後,煩躁的感覺漸漸消失了,魏博文開始真正參與到製作風箏的工序。


天津風箏魏,飛越百年靠的是嘛?

天津風箏魏,飛越百年靠的是嘛?

魏國秋 魏博文父子

如今,兩代風箏魏一邊傳承技藝,一邊經營這份傳承了140多年的祖業。可是,更快的生活節奏,廉價、耐用的工業製成品,都成了傳統風箏和現代生活方式的隔閡。如何讓傳統風箏長久地飛下去,成了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


“那種就是純玩兒,我們的風箏不光是放飛,傳統的原材料、技藝都在裡頭,拿在手裡像工藝品一樣。”在魏國秋看來,老手藝仍然是風箏魏的核心競爭力,而歷代風箏魏也是不斷在創新中成長的。


為了迎合市場,他們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進行縮小、改良,推出了既能作為裝飾擺件又能輕鬆放飛的“室內風箏”和“標本風箏”,還在店內增加了風箏DIY體驗的經營項目。


“我的終極目標就是一個幾百平米的大博物館,把風箏魏從傳統到現代系列地展示在人們面前,把它做成一個品牌。到天津就到風箏魏去看看,那是我的夢想。”魏國秋說。


新老風箏魏,一個變老、一個成長。不變的,是風箏帶給這對父子的快樂。每逢好天氣,父子倆都會把得意的作品拿到家門口的空地上放一放。從兒子身上,魏國秋彷彿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其實放風箏是我一生的喜好,風箏一上天,什麼煩惱都沒有了。”他說。


津雲新聞記者 王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