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本期作为王恩来纽约驻留的最后一期报道

让我们共同回顾

三个月的创作成果以及精彩瞬间


就地取材

在鲜活的环境变化中找寻创作灵感

在本次的艺术家纽约驻留计划中,两位入围艺术家均在ISCP驻地现场创作了鲜活的艺术作品。当提及王恩来的创作构想时,他说自己并不是带着先入为主的方案去驻地进行现场实施,而是就地取材,对新环境的即时反应成为了他很重要的灵感来源。驻地概念使得他自己可以从习惯的生活节奏中脱离出来,从而体会环境转换所带来的新鲜感和思维刺激。至于做作品,在王恩来看来应该是顺手的事情,在不自觉间悄然发生。这纽约的很多事物都可能会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引子,连结起之前一直琢磨的想法,或是提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三个月驻地创作期间,艺术家王恩来共完成了四件作品,分别是“礼物”“布鲁克林大桥”“NO SIGNAL”“释压-大理石”。同期,这些作品还分别参加了纽约ISCP国际驻留机构一年两次的工作室开放展,以及由纽约Eli Klein Gallery策划的群展——“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建筑性呈现”。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 2019年11月15-16日是纽约驻地ISCP一年两次的工作室开放日。而ISCP地处纽约最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几个艺术区之一,每年开放日之际会吸引众多评论家、策展人、藏家、美术馆和画廊机构的负责人等业界专业人士和艺术爱好者们前来参观。图为2019年ISCP工作是开放日海报。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 纽约驻地ISCP工作室开放展现场

艺术家王恩来作品展区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建筑性呈现”群展由由纽约Eli Klein Gallery策划,展览选在“2019迈阿密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期间,由国际著名建筑师扎哈设计的迈阿密One Thousand Museum推出。本次展览选址于该建筑奇观的顶层,旨在探讨建筑元素与中国当代艺术多样的交融及影响。在向扎哈致敬的同时,展览也为建筑与艺术这两项无界的领域提出更多的可能性。图为展览海报。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 艺术家王恩来在ISCP驻地创作的作品——“释压-大理石”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建筑性呈现”展览现场


礼物

纽约城市里有大量的老鼠,这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形成了很有意思的反差。每一个新上任的市长都信誓旦旦的想除掉鼠患,但市长换了几十任,老鼠的数量却依旧只增未减。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艺术家王恩来的注意。在驻地后期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艺术家几乎每天深夜都会拿着拍摄设备在街头蹲守,试图捕捉这些活跃的小身影。在不断摸索及经历反复失败后,王恩来对老鼠的习性逐渐有了自己的了解,作品方案也随之不断地调整。拍摄过程中王恩来虽然经常无功而返,但每晚的街头蹲守似乎建立了艺术家和这个城市一种独特的连结,就像是在探索月球背面那样微妙。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 等待老鼠的过程


民间有一种预测地震的土办法,就是把空酒瓶倒立放在地面上。如有地震,地面的晃动会使瓶子倒地后发出叮当地响声,从而起到警示人们的作用。倒立的酒瓶暗示了一种潜在的危险感。这件作品最终的呈现,由各种礼物盒子和空酒瓶营造出一种节日般温馨的场景,最终以一只老鼠进入画面碰倒酒瓶子,打破这一静谧的氛围结束。城市老鼠是容易被忽视的“定居者”,也是无法预料的“闯入者”。艺术家想用这突如其来的碰撞,提示出我们生活中已然存在的潜在危机。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 礼物,视频及现成品材料等,尺寸可变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 作品视频截图


布鲁克林大桥

在第二组作品中,艺术家王恩来用到了从路边捡来已经坏掉的电视机。通电后屏幕呈现出一些间歇闪动的彩色不规则条状图案。艺术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通过使用雕刻刀把显示屏表面的显色液晶涂层破坏,刻透后形成一个个常亮的点,最终呈现出从布鲁克林眺望布鲁克林大桥和曼哈顿的夜景。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 布鲁克林大桥,电视上雕刻,36*21*4.5英寸,2019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 布鲁克林大桥作品细部图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 NO SIGNAL,电视上雕刻,2019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 NO SIGNAL作品细部图


这里边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通常,我们会自然地认为显示器可以用来播放我们输入的任何画面。但通过这种暴力破坏的方式,艺术家王恩来消解了显示器在大家普遍认知范围内的功能,从而得到了一个抹不去、换不掉的画面和痕迹。作品也反映了艺术家对超级城市建设的过程有其夺目且暴力的一面的反思,以及信息的过度传播带来的互相抵消之后的空洞和忙音。


释压-大理石

在王恩来驻留期间的工作室里,有一些之前艺术家留下的大理石板,已经存放于ISCP好几年了,每个后来接手工作室的艺术家都不舍得扔,但也没人拿它们来做成作品。于是,艺术家王恩来决定把这些“闲置物品”用起来。最终他把这些形态、花纹各异的大理石板和喷漆筒做了结合。喷漆是王恩来最近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始终在探索使用的材料。他并不是用喷漆进行平面喷涂,而是延续了王恩来一直以来使用材料的态度,即把喷漆罐当作一个“现成物”来看待——一个受按压后就会释放内部液体的东西。在这件作品中,沉重的石板压在喷漆上,使喷漆完全释放,喷漆中的液体与此同时又在改造着施压的石板,最终形成二者自然对抗的结果。而在创作原则上,王恩来不对作品最终呈现的表面视觉效果做任何预设和后期处理,在喷漆的颜色上只选用红黄蓝三原色。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 释压-大理石,喷漆罐,大理石板,52*41*34.5英寸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 释压-大理石作品细部图


往期回顾

第一期驻留跟踪报道,我们跟随王恩来初见了驻地机构ISCP以及布鲁克林城区的人文风貌,他与知名策展人、各国艺术家互访及徜徉在纽约各处汲取着艺术能量。

第二期驻留跟踪报道,王恩来讲述了他夜游纽约的见闻。一个多月的驻留生活,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并开始启动创作实验。

第三期驻留跟踪报道,我们看到了王恩来在纽约驻地清晰的创作脉络,以及偶遇想用大象雕塑竞选总统的艺术家。


今日×王恩来

今日:你认为纽约给青年艺术家带来了些什么?

王恩来:生态比较多元,有古今藏品丰富的博物馆,有展览质量高的美术馆,有实力雄厚的大画廊,有矜矜业业的小画廊,有生机勃勃的替代性空间,有各种各样的驻地机构,甚至我去电子产品回收站买材料时发现里面还有艺术家驻地项目。

今日:你曾经也去过欧洲国家进行过驻留,美国ISCP的驻留和之前的驻留有着怎样的不同?

王恩来:之前在法国巴黎艺术城驻留过两个月,时间稍短了点,但位置和居住条件没得说,我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逛”了,还去德国转了一大圈。在ISCP三个月的驻留会更深入一点,ISCP只提供工作室,我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找住所的过程,让我更像个纽约客了。我去看了很多纽约其他驻地机构的工作室开放展,不得不说在ISCP驻留的艺术家质量还是非常高的,定期举办的各种活动也提供了各种交流的可能性。

今日:三个月纽约驻留已结束,作为今日美术馆与王式廓基金会共同携手推至国际的第一批驻留艺术家,您怎么看待这次机会?

王恩来:虽然在今天这个扁平化的时代,信息交流如此方便快捷,但如果仅仅是"遥远的想象",难免会流于表面。切身感受是无比重要的,对于艺术家来说,驻地创作是一个非常好的深入交流机会。王式廓基金会在实地考察了纽约多家驻地机构后才选择了和ISCP进行合作。特别感谢今日美术馆与王式廓基金会对于我的肯定和支持,三个半月的驻地对于我来说收获良多。直接的影响是新环境的见闻促使我完成了这几件作品,并且沿着这些作品的思路我会继续探索深化。三个半月的时间不长不短刚刚好,时间足够长避免了像游客一样的走马观花,可以深入进去,时间没有过于长算是“见好就收”,留下了一个对纽约特别好的念想,我相信这些经历会持续发酵。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王恩来

Wang Enlai

1989 生于辽宁大连,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3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16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2015 获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2018 获第十二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9 获2019王式廓奖—今日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国际驻留项目。

主要个展

2017 临时关系——王恩来个展,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2015 动Ÿ静——王恩来个人作品展,艺术8,北京。


部分群展

2018 相遇亚洲————多元化的青年艺术视觉,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2018名泰年度邀请展,嘉德艺术中心,北京;

2017 “城市内爆” 2017亚洲艺术联合展,ACC亚洲文化中心,光州,韩国;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

2016 “另一种选择”第三届今日文献展,今日美术馆,北京;“空间协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第三届CAFAM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论坛暨装置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北京;枪与玫瑰——中国当代艺术展,波茨坦艺术空间,德国。


2019王式廓今日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国际驻留项目

"2019王式廓今日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国际驻留”项目由今日美术馆发起,王式廓艺术基金会、今日美术馆和ISCP联合主办,致力于帮助有艺术才华、勤奋执着,并在艺术造诣上有一定成果(年龄在30-45岁之间,从事艺术创作十年或以上)的青年艺术家,为他们提供更加国际化的创作、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参与当代艺术,推助中国当代艺术事业的发展。

今日×王式廓 | 王恩来:纽约纽约,舍不得删除的记忆

往届选拔出的部分优秀青年艺术家

一排左起:田晓磊、吴珏辉、孟柏伸、郑达

二排左起:任远、耿雪、任瀚、应歆珣

三排左起:武子杨、洛鹏、付帅

四排左起:蔡雅玲、司建伟、田龙玉

五排左起:王维思、叶甫纳、臧坤坤、张春华


更多资讯请关注@今日美术馆 微博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