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做細做實政治監督 著力打造“兩個綠水青山”

4月30日,麗水市紀委市監委通報了4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這是自2019年全市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以來,通報曝光的第48起典型案例。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裡,政治監督就要跟進到哪裡。麗水市紀委市監委堅持“兩個維護”,強化政治監督,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麗水落地生根。

紀檢監察機關是政治機關,強化政治監督是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所在。近年來,麗水市紀委市監委突出以政治監督牽引紀檢監察工作,明確監督重點,創新監督方法,在高水平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中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推動建設與綠水青山的自然生態相媲美的政治生態。

監督有重點

保障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精準落實

政治監督要有重點,才能有的放矢。麗水市紀委市監委始終堅持“兩個維護”這一根本任務,聚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督促各地各部門逐條對標、逐條找差、逐條落實,自覺做到紀檢監察工作與中心大局同頻共振、同心同向。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麗水市紀委市監委立足職責定位,根據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以及疫情防控的階段性特點,聞令而動,主動融入、全力服務並有效保障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個當前最大的大局,督促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督促相關職能部門紮實做好工作,確保“兩手硬、兩戰贏”。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麗水市紀委市監委會同市農業農村局等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在全市開展專項督查,深入重點鄉村開展實地檢查,嚴肅查處扶貧領域存在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問題。同時,聯動縣鄉兩級紀委推進本地專項監督工作。如,龍泉市紀委市監委建立“六個有”長效機制,從責任落實、機制建設、監督檢查“三張清單”入手,明確扶貧領域問題誰來管、怎麼管、管什麼。近三年來,該市共問責幹部189人,追回各類扶貧救助資金727.8萬餘元。

市紀委市監委還整合派駐紀檢監察組、縣鄉兩級紀委等各方力量,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掃黑除惡、減費降稅等重大決策部署開展監督檢查,倒逼責任落實,提供紀法保障。市紀委市監委與公安機關建立快速信息溝通機制,全面推動掃黑除惡“打傘破網”向縱深發展,專項鬥爭開展以來立案相關問題69件,查處72人,移送司法機關14人;駐市生態環境局紀檢監察組牽頭出臺《麗水市生態環保綜合督查工作督辦監察實施方案》,對生態環保整改工作中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情況,及時啟動督辦監察程序,下發督辦單45個,問責14人;駐市國資委紀檢監察組以工作進度、工作紀律和群眾反饋等內容為監督重點,對市屬8家國有企業“暖心減租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

監督有方法

推動政治監督常態化具體化

政治監督不是空洞的,而是常態化、具體化的。麗水市紀委市監委將“大監督”的思路和理念貫穿其中,整合監督力量,創新監督方法,推動“四項監督”密切配合、接續接力,提升政治監督的系統性、整體性。

丽水:做细做实政治监督 着力打造“两个绿水青山”

“我們發現區科協存在‘一把手’直接分管財務等問題後,下達了整改建議書,約談了相關人員……”在麗水市蓮都區委首輪巡察開始前,該區紀委區監委派駐第七紀檢監察組向區委巡察辦專題彙報了被監督單位的動態廉情。在此基礎上,該區將區科協列為首輪巡察對象,駐點後深挖細查、迅速移交,高效辦結全區首例留置案件。

巡派聯動、信息共享,提高了政治監督的精準性。近年來,麗水市紀委市監委積極探索推進“四項監督”一體化,建立派駐機構與監督檢查室信息共享、協同監督制度,縣級紀委監委統籌、對口紀檢監察室指導、區域協作工作組協調、鄉鎮監察辦配合的區域協作機制,以及派駐監督與巡察監督協作配合等制度,有力推動政治監督協同聯動一體化、橫向聯動一體化、上下聯動一體化,實現了“1+1+1+1>4”的綜合效果。為積極破解熟人社會監督難問題,麗水在9個縣(市、區)探索開展了“推磨式”交叉(提級)巡察等做法。

與此同時,市紀委市監委牢牢扭住主體責任“牛鼻子”,督促各級黨組織嚴格落實《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積極推動構建黨委(黨組)主體責任、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紀委監督責任“四責協同”機制,層層壓緊壓實政治監督責任,加強對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的監督,嚴肅又精準地用好問責利器。2019年,全市共對40起落實“兩個責任”不力問題進行追究,6個黨組織、63名黨員幹部受到問責。

監督有實效

打造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

自然生態要綠水青山,政治生態同樣需要綠水青山。近年來,麗水市紀委市監委強化政治監督,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兩個維護”貫穿於各項工作,有效夯實了基層政治生態。

市司法局黨委是麗水市委第四輪巡察的對象。針對巡察發現的‘慵懶散浮’問題,市委巡察組依託“全鏈條監督”整改機制,督促市司法局黨委抓好整改落實。巡察後,市司法局立巡立改,出臺了全國首個司法輔助事務標準化操作流程,執行案件提速5倍以上,被列入全國試點。針對巡察發現的共性問題,市委巡察辦還梳理問題清單,發放給未被巡察單位,要求未巡先改。

與此同時,為動態評價不同行業、不同系統、不同地區的政治生態,2019年,麗水市紀委監委在景寧縣、松陽縣試點以“清廉指數”為核心的地方政治生態常態化監督評價體系。該體系對標“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的清廉浙江建設總體框架,通過巡察、審計等多種渠道獲得動態信息,對地方政治生態進行精準“畫像”。

丽水:做细做实政治监督 着力打造“两个绿水青山”

日前,景寧縣首個全域“清廉指數”對外發布。全縣61個縣直部門、21個鄉鎮(街道)、136個行政村的政治生態孰優孰劣一目瞭然。金包山村等21個排名“墊底村”收到了“預警通知書”,並簽訂了限期治理“軍令狀”。目前,全市各縣(市、區)均已成立政治生態評價工作專班,結合實際制定政治生態評價實施方案,穩步推進基層政治生態評價工作。

“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將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堅持以‘紀檢之幹’踐行‘麗水之幹’擔綱‘麗水之贊’,一體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規範化,完善基層政治生態評價體系,著力營造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兩個綠水青山’,為麗水成為全面展示浙江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綠色發展成果和經驗的重要窗口提供堅強政治保證。”麗水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方文軍說。(陸海峰 杜玲玲 葉海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