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鞋王”,他把中国小鞋厂带向了世界,却在质疑中黯然退场


一代“鞋王”,他把中国小鞋厂带向了世界,却在质疑中黯然退场

在80后的记忆中,难以忘怀的鞋并不是阿迪、耐克,而是已经难以见到的回力、飞跃、双星。

文|灰鸽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纽约的各大报刊头版,同时登出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汪海”,标题是:

“除赫鲁晓夫之外,第二个敢在美国公众面前脱鞋的人”

这个外媒口中的汪海“一脱成名”,而他正是青岛双星传奇的缔造者。

彼时的汪海已经是第二次到美国开发布会宣传双星的新鞋,当媒体记者故意问他脚上穿的皮鞋是不是双星生产的时,他当即脱下皮鞋,亮出了鞋底的logo大声回答:

“China Double Star!”

汪海铿锵有力的声音中透露出的是自信和骄傲,还记得1988年他第一次到美国参加博览会,外商问他“双星”是什么意思时,汪海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东半球一个星,西半球一个星,未来双星要站在全世界”

当然,后来汪海确实做到了。

一代“鞋王”,他把中国小鞋厂带向了世界,却在质疑中黯然退场

双星制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1年,解放后被编为国营青岛第九橡胶厂,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主要为上级部门生产解放鞋。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解放鞋逐渐被“嫌弃”了,1983年,双星按计划生产的200万双解放鞋被主管部门拒绝收购,理由就是“款式太旧”卖不出去。

这对当时的双星来说犹如“当头一棒”,本来经营情况就不好,如果把200万双鞋报废在仓库里,厂子随时都有可能倒闭。

就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汪海接任了厂长,而双星的故事也从此开始与众不同。

汪海要解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把仓库里的200万双解放鞋处理掉,既然上面不收,就只有自己找销路。

汪海顶着“禁止私售”的禁令风险,在全场工人面前撂下承诺,如果一年之内卖不出去这些鞋,自己就辞职。

然后他带着工人们摆摊、跑商场、跑展会,硬是一双一双把这些鞋卖掉了,而在销售的过程中,双星也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彻底走向了市场化。

一代“鞋王”,他把中国小鞋厂带向了世界,却在质疑中黯然退场

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汪海开始为双星的长远做规划,彼时,耐克等洋品牌已经进入中国,他感觉到,要能在市场中活下来,首先要把品牌打响。

于是,汪海又做了一件吃螃蟹的事情。

1984年,汪海以企业的名义,向全国40多家媒体发出了邀请,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

在会上,汪海给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发了一双新款双星鞋,要求他们拿回家试穿,三个月后反馈信息。

同时,为了表诚意,汪海还请与会人员好好的吃了一顿“四菜一汤”,据说菜都是用盆装的,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场合不可多得啊。

而媒体拿了鞋、吃了饭后也很卖力,紧接着一篇篇报道出来了,什么“改革先锋”、“行业引领者”,让双星的名头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双星火了,但汪海险些进去了,那时企业擅自开新闻发布会已有“违规”之嫌,而且作为一个国企,还花了7000块钱的招待费。

不过,最终在时任青岛市委书记的支持下,汪海被定性为“有功无过”,而他用新闻媒体宣传产品的做法也得到了政府的肯定。

之后在“穿上双星鞋,潇洒走世界”的广告语下,汪海带着双星一路高飞,1996年青岛双星登陆A股,成为中国鞋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一代“鞋王”,他把中国小鞋厂带向了世界,却在质疑中黯然退场

但如果仅只是靠营销,双星不会划出如此美妙的曲线,实际上,技术创新才是汪海的王牌。

眼看耐克等洋品牌的运动鞋在沿海各地卖得正火,汪海也决心要淘汰双星生产了多年的“黄胶鞋”,研制运动鞋。

为了获得生产运动鞋所需要的冷粘线技术,汪海亲自带队到日本考察,学到经验后,一回国就组建了中国第一条冷粘线。

同时,引进新设备改造老旧生产线,到1988年,终于完全靠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双运动鞋。

解放鞋升级到了运动鞋,但品牌和制造工艺的升级并没有这么快,为了打磨技术、提升档次,汪海主动找到美国高档鞋企,为它们做代工。

正是在做代工的过程中,双星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也一步步升级完善了自己的技术,最终在国际市场赢得了突破。

2000年,双星不仅击败了耐克、阿迪,登顶国内鞋业的龙头,还远销海外几十个国家,成为了国产鞋里的第一个世界名牌。

一代“鞋王”,他把中国小鞋厂带向了世界,却在质疑中黯然退场

在运动鞋业务一路高歌的同时,汪海还相中了另一个产业,他要给汽车造“鞋”。

1998年,在汪海的主导下,双星购并了华青轮胎,共注资1.45亿,挽救了当时处在生死边缘的华青,而之后华青轮胎变成了“双星轮胎”。

2005年,汪海又看上了湖北东风轮胎,面对这个烂摊子,汪海完全复制了双星的模式,只用了2年的时间就扭亏为盈。

之后,双星轮胎也成为中国轮胎行业的知名品牌,在轮胎江湖里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过,在双星轮胎业务发展势头正旺时,双星鞋却迎来了越来越难应付的对手,进入21世纪后,安踏、李宁、特步等一大批国产品牌迅速崛起,双星在市场上节节败退。

为了将轮胎和运动鞋分而治之,汪海单独组建了一个公司“双星名人”,用来剥离鞋服业务,但由于汪海成了双星名人的大股东,而饱受质疑,双星鞋也通过拍卖归了别人。

汪海很愤怒,曾公开怒怼:

“我把双星的资产从800万元做到了50亿元,现在我个人花了126万元现金入个股都不可以吗?”

2013年,72岁的汪海黯然退场,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30年的双星。

有媒体对汪海的评价是:

“前期他是双星的功臣,后期则充满争议”

但实际上,当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一手缔造了偌大的家业后,却不能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回报,也只能选择一些“曲线”的方式。

而汪海对自己的评价则是:

“我问心无愧,不管怎么说,我曾经把小鞋厂带向了世界”

如今,青岛双星这个名字已不那么响亮,双星鞋也没有了往日的荣光,而汪海已完全被人遗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