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你可知道他們的孩子有什麼傳奇故事?

鐵牛廟的來歷(毛小玟)

在南陽府南召縣東北二十五里處,立有一座廟宇——鐵牛廟。廟裡供奉的一塊大隕石,因其通體黝黑,渾如鐵脊,鄉民們以此稱呼為鐵牛。提起鐵牛廟的來歷,在民間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嘞。

在晴朗的夜空可以看到,在牛郎星的旁邊有兩顆小星星,那就是傳說中牛郎和織女生育的一兒一女。左邊是兒子,右邊是女兒,鐵牛廟的鐵牛,指的就是牛郎和織女的兒子小牛。

那年,王母娘娘怒怪織女私自下凡與牛郎結成了夫妻,還生育了兒女,就利用至高無上的神權,粗暴地干涉了牛郎織女的美滿婚姻。她棒打鴛鴦,生生地把牛郎和織女這對恩愛夫妻拆散,還用銀河把他們隔離開來,讓他們永世不得見面。經過織女的抗爭,王母娘娘才允許他們在每年的七月初七,通過喜鵲搭橋見上一面。

後來,王母娘娘略有悔意,可又丟不起面子。於是,王母娘娘與玉皇大帝商量,把小牛招進天宮,任職天宮八百萬牛群總管。因為小牛力大無窮,面如鍋底,玉皇大帝就封給他一個神號——鐵牛,眾神則叫他牛元帥。

鐵牛繼承了牛郎的勤勞與織女的善良。他從小在父親牛郎身邊長大,知道自己來自凡間,所以,他除了任勞任怨地管理牛群,還時時關注著凡間,同情著勞動人民的疾苦,卻對天宮裡的人情世故毫無瞭解。

有一年的祭祀日,玉皇大帝用瓊漿玉液宴請眾神。席間,玉皇大帝不停地把眼窺視嫦娥,被鐵牛看在眼裡。酒不醉人人自醉。玉皇大帝趁王母娘娘離席之際,半醉半醒地要嫦娥上前去與他碰盞,趁機捏了捏嫦娥的纖纖玉手,羞得嫦娥趕緊躲開。眾神都當沒有看見,只有鐵牛把這事告訴了王母娘娘。於是,玉皇大帝對嫦娥再不敢存非分之想了,卻對鐵牛心存芥蒂。

斗轉星移。過了若干年,凡間大旱。玉皇大帝們對凡間百姓的祈求置若罔聞,九九八十一天不降一滴雨,導致莊稼顆粒無收,餓殍遍野,十室九空。為了挽救凡間百姓,鐵牛將王母娘娘的蟠桃偷下凡界,救活了無數生靈,卻鬧得天界一片怨聲。

“不識好歹的東西!”王母娘娘恨得那牙齒咬得必必剝剝響,“不加懲治,天威何存?”

玉皇大帝早就想找鐵牛的麻煩,卻一直沒有抓到把柄。“這下好了,看我怎麼收拾你。”為了報一箭之仇,玉皇大帝下令,將鐵牛發配到荒涼的廣寒宮去開荒植樹。“三年內,開闢良田十萬畝,全要種上蟠桃樹。不得有誤。”

玉皇大帝這一招可謂是暗藏殺機。首先,他算是給了王母娘娘及眾神一個交待,讓他們認為自己執法公正而不是在報私仇。其次,他想,一個後生家與嫦娥這樣的大美女單獨在一起,天長日久,總會耐不住寂寞,總會做出不乾不淨的事來。哼哼!到時候叫你吃不了兜著走。第三,就算你做得到坐懷不亂,但是,單憑一己之力,要想在三年裡開闢出十萬畝良田並種上蟠桃樹,累不死也要脫層皮。

“敢跟我鬥。”玉皇大帝的胖臉上露出了一絲奸笑。

鐵牛明知道這是他們的報復,可他沒有半點申辯,更沒有丁點求饒。他提了一把鋤頭,獨自到了廣寒宮。

嫦娥對鐵牛曾經幫助過自己深為感激,對他的遭遇十分同情。而且,她對織女敢於大膽追求幸福的舉動非常讚賞,對牛郎的勤勞勇敢又十分敬佩,所以對憨厚的鐵牛倍加關照。但是,她識破了玉皇大帝的險惡用意,只能暗暗地幫助鐵牛,而鐵牛天生的老實本分,把嫦娥當作親姐姐對待,除了沒日沒夜的勞作,在男女關係上沒有越雷池半步。

二年半過去了,玉皇大帝沒有抓到半點把柄,很是鬱悶,眾神又在他面前磨嘰,請求他三年期滿後將鐵牛招回天宮。於是,他帶著王母娘娘到月球上去視察,想親自抓住鐵牛的辮子以堵住眾神的臭嘴。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剛好遇到鐵牛這天連續工作了十五個小時,正倚在桂花樹下小憩。玉皇大帝走上前,不問青紅皂白就是一頓臭罵,王母娘娘也來氣,說他偷奸耍滑,是一頭懶牛。鐵牛沒有申辯,只是告訴他們,十萬畝良田已經開墾出來,正在種植蟠桃樹。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這才悻悻離去。

嫦娥為鐵牛能夠完成任務而高興。“鐵牛,三年界滿,你就可以重回天宮,真為你驕傲。”可是,鐵牛的心裡卻是五味雜陳。人人都想到天宮,天宮並不是想象的那樣純潔呀!

轉眼,三年期滿了,十萬畝蟠桃樹被種植在了廣寒宮四周。鐵牛提起鋤頭去向嫦娥告別,準備起身迴天宮覆命。他望了望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黝黑的臉膛露出了憨厚的笑容。要不是擔心違反天條,鐵牛寧願呆在這裡。他心情輕鬆地朝凡間俯視,想比比自己的傑作是不是能夠超越凡間。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令他大驚失色的是,他腳下方圓八百里的凡間已是一片澤國。洪水咆哮著,像一群兇猛的野獸,從山谷裡奔來,勢不可當。道路兩邊的房屋、樹木被卷得東倒西歪,往日男耕女織的田園風光已不見蹤跡。而且,傾盆大雨在繼續地肆意妄為,暴漲的河水挾裹著莊稼、人畜東流西蕩,一朵朵太陽花像一張張瞬間凝固的笑臉,被咆哮的洪水捲進了漩渦,似乎還聽到了婦女兒童的哀號和豬馬牛羊的呻吟。

這是怎麼回事呢?三年來,他只顧埋頭勞作,無暇關注凡間,怎麼就出現瞭如此慘狀呢?他百思不得其解。還是嫦娥給出了答案。

原來,這都是東海龍王搞的鬼。多年來,因為有他的恩澤,才使這一帶風調雨順,莊稼年年大豐收。但是,凡間百姓自己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卻沒有對他感恩戴德,向他供奉的犧牲無法滿足他花天酒地的揮霍。為了得到更多的犧牲供其享用,他引來東海水,準備用七七四十九天的時間,把這裡的人畜統統變為犧牲。眾神到玉皇大帝面前去告狀,卻沒有絲毫作用。

鐵牛望著滔滔洪水,望著無數的生靈被濁浪吞噬,真是愁腸百結,欲哭無淚。

暴雨沒完沒了地下著,天崩地裂一般。肆意的洪水翻滾著、怒吼著,卯足勁,以勢不可擋的架勢,橫衝直撞地吞噬著廣闊的田野。慘叫聲此起彼伏。人們驚慌失措地爬上屋頂,或者向高坡拼命地奔逃。可是,洪水肆無忌憚地撕咬著河堤和山坡,轟隆隆的雷鳴聲響徹雲霄。眼看剩下的人們也在劫難逃了。

鐵牛的心在顫抖。

突然,鐵牛渾身發出了光芒,所有的怨懟都不見了。它“哞哞哞”地怒吼了三聲,閉上眼睛朝下一躍。“咚——”一聲巨響,鐵牛跳進了洪水裡。他穩穩地站住腳,怒視著迎面而來的洪水。剎那間,濤濤的洪水裡,出現了一座高山,人們紛紛爬了上去。洪水往上漲,鐵牛也往上長,洪水漲多高,鐵牛就跟著長多高。不僅如此,正在人們飢腸轆轆之際,鐵牛的身上又長出了各種野果來。摘下一個,又長出一個,摘下十個,又長出十個。

就這樣,人們安全了,人們得救了。

等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洪水一下子退去了,人們紛紛從鐵牛身上下來,去恢復自己的家園。餓了,就到鐵牛身上取野果充飢,直到種出了糧食,人們都安居樂業了才停止。

可是,因為鐵牛沒有按時回到天宮交差,違反了天條,被玉皇大帝懲罰而變成了一座山,就是後來的伏牛山。它的頭在河南,尾在山西,足足八百里長。為了報答鐵牛的再造之恩,人們紛紛出錢出力,在伏牛山的一處平地上建造起一座廟宇,取名“鐵牛廟”,以此感念鐵牛的恩德,並告誡後人,要像鐵牛一樣勤勞、善良,救民於水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