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整治農村環境衛生不放鬆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記者走進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部分鄉鎮的村頭巷尾,村內房屋錯落有致,道路平坦乾淨,房前屋後亮堂整齊……村民們紛紛點贊:“環境衛生確實很乾淨,和以前相比變化太大了!”

村民口中的變化都緣於當地開展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近年來,民和縣持續鞏固省級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強力推動東部門戶城市形象提升。期間,民和縣不斷加大資金投入,通過積極爭取項目、統籌整合資金、政府自籌等方式,累計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8007萬元;優化管護機制,對全縣22個鄉鎮公路沿線、房前屋後、村莊周邊進行增綠行動,共發放花卉種子700餘公斤。各鄉鎮均固定1名副鄉鎮長、1至2名業務幹部,具體負責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之前選取96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保潔員的基礎上,今年通過村級公益崗位新增保潔員1250名,建立了一支人員穩定、工作經費有保障的農村保潔員隊伍。

同時,民和縣加強示範引領,全縣確定60個示範村(其中21個亮點示範村)開展示範建設,把各示範村劃分為若干衛生責任區,將責任區範圍、責任人姓名製作成信息展牌,懸掛在主要街(巷)道顯要位置,確保村內環境衛生整治責任明確、整治到位。與農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進一步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適時組織各鄉鎮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交流觀摩活動,引導各鄉鎮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相互促進。按照“一週一檢查、一月一評比、一季度一通報”的分級、分期檢查考核制度,定期通報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情況,年度評選“秀美村莊”“美麗小庭院”。此外,充分利用電視臺、微信公眾號、萬名幹部下鄉等渠道,全方位、多角度開展宣傳報道,並將農村環境整治、公共基礎設施管護等納入村規民約,引導群眾投工投勞,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