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商鞅》-成事之道

读了程步老师的《真商鞅》,让我感触颇深。不仅让我对商鞅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而且还能从书中一窥成事之道。

《真商鞅》-成事之道

1、赴秦-选择事业平台

没有选择自己的祖国-卫国,也没有选择大国楚国和齐国,更没有选择目前就业的魏国,而是选择了“落后”的秦国。事业平台选择的标准从来不是最大最强,而是适合自己才是正确的。

2、说公-选择事业靠山

对秦国的国情、政情了解调研后,确定了秦孝公才是真正变法图强的坚决拥护者,且有能力有魄力将变革进行到底。康有为选择光绪帝进行的戊戌变法就是失败的例证。

3、寻结-找准问题症结

对秦国进行360度的全方位分析,确定了分封制的国体才是秦国衰落的症结。只有找准了问题的核心症结,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真商鞅》-成事之道

4、埋伏-做好相应准备

变法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权利和利益的重新洗牌,以往的既得利益者势必会竭力反抗,反抗的势力异常强大,这个也是历史上变革失败的重要原因。如汉朝晁错没有事先对反对者做充足的评估和预防准备而最后落得被杀的结局。还有二王八司马也因准备不足,先罢宫市(得罪了不是问题核心症结的宦官)打草惊蛇,而让宦官和藩王(晋朝衰落的核心症结正是这些权利异常强大的藩王)联合起来

《真商鞅》-成事之道

5、变法-执行,学会适当妥协

问题找准了,准备也就绪了,执行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即使计划已经制定下来,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要确保关键环节能保质保量地落实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有些次要矛盾是妥协,以换取整体计划的顺利执行,为最核心的症结发起总攻而做最后的冲刺。

6、殉秦-敢为理想献身

为了自己的理想,需要放弃个人的利益,甚至是为理想而献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