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3種父母,家長要正視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3種父母,家長要正視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歸因智商,80%取決於情商

情商在現代社會而言,可以說是比智商還要重要的東西。畢竟中國是一個講究人情的大國,都喜歡講客氣,大多數生意或是兄弟朋友,也都是飯桌上、酒桌上談成、認識的,因此可見情商的重要性。

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情商低,主要和父母有關。一般低情商的孩子多半有這樣的父母,怪不了別人,如果家長提早改變,那麼還有可能改變孩子“低情商”的現狀。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3種父母,家長要正視

而情商低的孩子背後,都有怎樣的父母呢?

一、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個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往往都不是最受歡迎的。不少家長會發現,有的孩子一見到陌生人就露出一種害怕、膽怯的情況,後來才知道,孩子原來是受到了父母的影響,他的父母不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常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只要有一個地方不對,媽媽立馬大發雷霆,後來她也知道總紅吼罵孩子時不對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就這樣孩子在媽媽大吼大叫中生活,孩子除了害怕,沒有任何的表情,等到孩子長大之後,面對社會上的人也會顯著害怕,不敢與別人交流,甚至無法在社會中立足。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3種父母,家長要正視

二、不會與孩子溝通

一個不會溝通的人,不會是人生的贏家,現在大多數的父母教育孩子最多的就是批評,不會跟孩子進行溝通,也正應了社會中的那句話,很多父母往往追求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當孩子犯了錯誤之後,父母不會問孩子為什麼會犯錯,為什麼要這樣做,長時間下去,孩子跟父母之間產生了一種隔閡,不僅導致孩子情商低,還會讓孩子變得內向。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3種父母,家長要正視

三、自私自利的家長

我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有些家長真的氣人,她很喜歡佔小便宜,還會將這種想法傳染給孩子,比如,當孩子把自己的零食分享給自己的好朋友時,家長就會大發雷霆,說道:“你這孩子是不是傻啊?你在給別人,我就不給你買好吃的了。”

如果家長從小教孩子自私自利,那麼孩子將來也會成為這樣的人,長期下去,孩子會變得消極,無法融入到社會當中,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3種父母,家長要正視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呢?

對小孩子來說,講道理不是最重要的。他們需要的是家長能夠傾聽他們說什麼,在難過的時候能夠握住一雙溫暖的手,有讓他們感覺安全的父母,培養孩子情商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因此,家長需要注意下面這3點。

1、多讚美別人

有句話老說的好,“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就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一個 “會說”懂得讚美別人的孩子,總會讓人心生喜歡,當然也就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交到朋友。

當然,孩子能否能學會好好說話,主要還是要靠父母平時的教導,因為孩子會複製、粘貼、父母的言行,要想擁有一個會讚美他人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好好對孩子說話,並把如何好好說話交給孩子。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3種父母,家長要正視

2、不帶著情緒,戳人痛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忌諱,也都會反感別人說道自己的忌諱。這會讓人變得很生氣,不要為一時嘴快,從而故意的揭人之短,戳人痛處,這不僅會傷害對方的自尊,還會引起對方的反感,有時可能還會招來怨恨。

教會孩子即使在生氣時也絕不戳人痛點,拿人家的缺陷和不幸來取笑,因為那樣自己得不到愉悅,別人也得不到溫暖。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3種父母,家長要正視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成什麼樣,更多的取決於家長的如何引導。

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想讓孩子長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孩子走的更遠。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成功的一大因素,想要塑造孩子獨立的意識,良好的品格,要抓住關鍵時期。

為大家推薦我家萌萌最近看的《小松鼠行為習慣繪本》,在看故事的時候,孩子非常容易就會把自己帶入到角色當中,裡面的人物怎麼做,孩子自然就會跟著模仿,從而學會基礎的生活規則。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3種父母,家長要正視

書中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表達自己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疊加在一起,會讓孩子更容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

另外,還有《陌生人,快走開》、《說好了就要去做》等拓展故事,教會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學會誠實守信,懂的多了之後上幼兒園,家長們才能更放心。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3種父母,家長要正視

全書一共10冊,僅需59.9,平均下來一本不到6塊錢,一包小零食的錢就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非常划算了,如果錯過了關鍵時期,再想培養就難了!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里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