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登基,為何唯獨不幫"他"平反?

乾隆登基時知道自己的皇阿瑪雍正做得有些過分,所以他就來做這個好人,安撫那些叔叔伯伯,因為他知道自己剛剛登基,根基不穩,他害怕那些曾經實力雄厚的人會篡位,所以極力安撫。幫著平反,但是有一個人他沒有平反,這個人就是胤禔。

乾隆登基,為何唯獨不幫

愛新覺羅·允禔,原名愛新覺羅·胤禔,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長子,雍正帝長兄。母為惠妃納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殤未齒序,故為皇長子。 胤禔因為母親受寵,再加上自己皇長子的身份,所以一直自視甚高,覺得自己是太子的不二人選。

但康熙帝選擇了立孝誠仁皇后的兒子允礽為太子,這讓胤禔很是不滿,覺得按照立長的原則,他才應該是太子,所以一直針對太子允礽。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巡幸塞外之地,太子允礽、長子胤禔以及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均陪同聖駕出巡。在此過程中,胤禔一直向康熙帝打小報告,說太子殘暴不仁,隨意毆打士兵,欺凌平民,還放縱手下敲詐勒索。康熙帝廢除了允礽太子之位。

乾隆登基,為何唯獨不幫

扳倒太子的時候,胤禔十分高興,認為自己扳倒了心腹大患,甚至想要斬草除根,勸康熙帝殺掉允礽,以正法紀。這可就犯了康熙帝的忌諱,皇帝殺兒子,不管怎麼說都是落人口實的,康熙自然不希望留下一個殺子的名聲,在清朝時期,皇帝很少向自己的兒子和手足兄弟痛下殺手,即使是雍正如此薄情寡義,也沒有殺掉任何一個兄弟,這也算是清朝的一個傳統。

康熙一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團結友愛、兄友弟恭,胤禔的這種做法可以說不止是觸碰了康熙的底線,也觸碰了愛新覺羅的底線。胤禔的表現讓康熙帝十分不滿意。後來胤禔又被人告發與巫師聯合,用魘術廢太子,更讓康熙帝十分惱怒,當面斥責胤禔為亂臣賊子,下旨將其幽禁,剝奪其爵位。而且下令嚴加看守,如果誰敢疏忽,就滅其九族。

乾隆登基,為何唯獨不幫

至此 ,胤禔的奪嫡之路徹底失敗,正值壯年的他足足被幽禁了二十六年,胤禔沒有直接與雍正爭權,乾隆為何沒有為其翻案?

有意思的是,胤禔並沒有跟雍正有過過深的敵對關係,雍正原本屬於太子黨,等到太子倒了之後,雍正才崛起。 跟雍正沒有過競爭關係。老八允禩是雍正奪嫡之戰中的最大的對手,但最後允禩還是沒爭過雍正,被雍正囚禁於宗人府。

要是論雍正帝最記恨的兄弟,首當其衝的就是允禩,但推舉他上位的胤禔自然也不會好過。雍正當政十二年後,胤禔被囚禁致死。乾隆即位的第二年,將老三,老十,老十四都平反了,等到乾隆四十三年的時候,老八、老九也獲得了平反。鬧到最後,只有胤禔沒有被平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