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淅川縣“短中長”三線打造脫貧“恆業”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 記者張定有 見習記者魏廣寶 通訊員康帆 楊振輝


南陽淅川縣“短中長”三線打造脫貧“恆業”


一場春雨,澄湛了藍天,染綠了庫區。

4月28日,行走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南陽市淅川縣,一望無垠的田野裡,綻滿新綠的果樹枝條迎風搖曳;鱗次櫛比的池塘波光粼粼,小龍蝦、大閘蟹“矯健”的身影若隱若現;錯落有致的光伏大棚蔚成景觀,棚頂發電,棚內頂著“小傘”的茶樹菇長勢喜人……

“樹是搖錢樹,塘是聚寶池,正是這些扶貧產業,讓淅川摘掉了貧困帽。”淅川縣扶貧辦負責人周保全頗有感觸地說。


南陽淅川縣“短中長”三線打造脫貧“恆業”


“三線結合”培育特色產業

“去年秋冬季挖塘、投苗花了8000多元,今年頭茬蝦已經上市,幾茬賣下來,不僅能收回成本,還能賺4000多元。”4月18日,在淅川縣厚坡鎮唐灣村小龍蝦產業扶貧基地,貧困戶張家偉介紹,5畝“小龍蝦”讓他奔富鉚足了勁。該基地因地制宜,在水浸地上規劃建設5000畝蝦塘,帶動周邊1566戶貧困群眾戶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在淅川縣馬蹬鎮寇樓村,該村農民寇元欽利用當地優質泉水,發展了1300畝蟹塘,養出的大閘蟹膘肥體大,參與養殖的貧困戶戶均增收1.6萬元。荊紫關鎮廟嶺村則巧打“丘陵山地”牌,420戶群眾發展大櫻桃1200畝、薄殼核桃2200畝,套種何首烏、花生等,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產業特色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作為京津人民的“大水缸”,淅川有山不能養畜、有水不能養魚、有礦不能開採,然而,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河南省深度貧困縣,淅川發展的腳步不能停。“綠色是產業扶貧的底色。”淅川縣委書記盧捍衛介紹:“我們按照快見效、可持續的要求,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短、中、長產業合奏,抓短線短期致富、抓中線保證持續、抓長線打造恆業,讓貧困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實惠。”

堅持生態優先,強化綠色引領,融合區域特色,短、中、長三線產業相結合的全縣產業扶貧思路愈加清晰:短線重點發展中藥材、食用菌等短平快產業;中線大力推廣軟籽石榴、薄殼核桃等生態林果,套種林下作物;長線用大交通帶動大旅遊,用大旅遊帶動大發展。目前,已發展軟籽石榴、杏李、薄殼核桃、大櫻桃等特色產業30多萬畝,林下作物套種面積達到50%左右,每個貧困戶都有兩個以上產業項目疊加收入,全縣貧困戶80%以上的收入來自扶貧產業,“短中長”產業集群年綜合產值達138億元以上。


南陽淅川縣“短中長”三線打造脫貧“恆業”


“龍頭引領”放大扶貧效益

“這可是俺們的‘寶貝疙瘩’!”4月28日,在淅川縣九重鎮張河村軟籽石榴基地,一大清早,70歲的貧困戶農戶王洪周就和村民們來到基地裡給石榴樹除草,言談舉止間全是對石榴苗的愛溺。

王洪周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7口人中,有3個在讀學生和1個癱瘓在床的女婿,女兒常年在外打工,老伴兒患有高血壓,生活非常拮据。

轉機發生在2014年,這一年,淅川縣引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河南仁和康源軟籽石榴公司,在張河村發展軟籽石榴6000畝。王洪週一家從此有了5份收入:10畝土地年流轉費用8000元,生態產業助力貸收益每年3000元,到戶增收項目每年分紅500元,返租倒包49畝林果管理費每年2.1萬元,閒暇時,王洪周還在石榴基地務工,每天60元……從此,王洪周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在淅川,發展軟籽石榴受益的遠不止王洪週一家。全縣軟籽石榴種植面積已超過5萬畝,建成千畝以上基地8個,500畝以下大戶46個,僅貧困戶就發展軟籽石榴8.5萬株,2萬多貧困人口通過產業發展年人均增收2200元以上。

在馬蹬鎮,農業龍頭企業平發農業開發公司高標準建起20個香菇大棚,上線現代化的香菇袋料發酵、烘乾設備,貧困群眾利用到戶增收資金5000元購買香菇,公司全程代管並承擔全部風險,確保群眾旱澇保收。目前,帶動676名貧困群眾發展香菇。

“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有利於放大扶貧投資效益,也有利於防範貧困戶單打獨鬥的風險。”淅川縣長楊紅忠介紹:“我縣把龍頭企業作為產業扶貧的重點給予政策支持,擴大規模、拉長鏈條,讓其真正成為扶貧的主力軍。”

在淅川縣,龍頭企業依託林、果、藥等特色資源助力扶貧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產業扶貧輻射效應日益顯現,全縣51個扶貧車間建到田間村頭,帶動676名貧困人口月均增收1500元,帶貧率達30%以上。


南陽淅川縣“短中長”三線打造脫貧“恆業”


創新模式助力農戶增收

“我們通過‘三權分置’、‘利益共享’模式在淅川發展軟籽石榴3.5萬畝,帶動貧困群眾1500多戶。”在張河村石榴基地,仁和康源公司負責人李念鋒如數家珍地介紹,“三權分置”,就是土地所有權歸村集體、承包權歸農戶、經營權歸龍頭企業,政府負責頂層設計,購買公共服務,落實政策、資金等;企業負責承貸、擔保、使用和償還產業貸款,在農戶土地上發展產業;農戶拿土地入資,在獲得固定地租收益的基礎上,產業見效後,鄉鎮政府(村委會)、企業和農戶按1:4:5的比例約定各方權益,10%歸鄉鎮政府(村委會),40%歸龍頭企業,50%歸農戶。實現了貧困戶零風險、收益高且收入渠道多元化,企業低成本藉助扶持政策快速壯大,村集體有收入來源。

在老城鎮,杏李產業採取的是“保底分紅”模式。該鎮引入中線水源杏李林果公司,併為企業協調土地流轉,企業負責提供苗木、技術培訓和產品銷售,農戶負責種植、管護,協議約定3年後畝淨效益保底3000元,不足部分由企業補齊,超出部分由村集體、企業、農戶分別按5∶10∶85的比例分享淨收益,實現了三方共贏。

在金河鎮,農戶以土地入股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負責種植、管理,公司負責苗木、銷售,群眾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增加務工收入,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資產收益”式轉換。產業見效後,農戶、公司和合作社按5∶4∶1分享淨收益。

在西簧、毛堂等鄉鎮,企業租賃貧困戶土地建設大棚,貧困戶通過小額貸款或到戶增收資金向企業購買菌棒發展產業,企業在產業發展中負責技術服務、產品銷售。目前,通過這種“返租倒包”模式,發展香菇4000萬袋以上,帶動6000餘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通過三權分置、保底分紅、資產收益、返租倒包等四種模式,將貧困群眾嵌入產業鏈中,使其獲得地租、務工、分紅和經營收入,收益一元變多元,實現了最大化。”淅川縣扶貧辦負責人周保全如是說。


南陽淅川縣“短中長”三線打造脫貧“恆業”


統籌謀劃確保持續發展

人間四月芳菲盡。在淅川縣丹江東岸,風光秀美、景觀奇特的八仙洞,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接待遊客的餘飛樂此不疲,他家住在景區附近,除了經營遊船,還開了農家樂,生意紅火。

“以前守著綠水青山受窮。近些年,丹江兩岸架起了小三峽大橋,狹窄坎坷的土路修成了寬闊平坦的柏油路,遊客越來越多,綠水青山成了金山銀山。”餘飛笑著說。

依靠好風景、直奔好光景的還有上集鎮竹元村丹江孔雀谷的呂少平,他採用“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帶領附近群眾養殖了1萬隻孔雀,將孔雀園打造成集孔雀觀賞旅遊、孔雀藝術品研發、生態採摘、農家樂餐飲為一體的高效生態觀光園。

“我們將對景區進一步擴規模、富內涵、提品味,打響鄉村旅遊品牌,屆時將帶動更多的群眾致富奔小康。”呂少平對未來信心滿滿。   

在厚坡鎮農光互補茶樹菇孵化園,棚頂一塊塊光伏發電板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棚內一排排菌棒在架子上整齊擺放。“光伏發電是清潔能源,結合食用菌種植等短期項目,確保貧困群眾持續收益、穩定脫貧。”孵化園負責人張玉軍說,我們帶動了1538戶貧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不能為扶貧而扶貧,要把扶貧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載體,整合資源,統籌謀劃,持續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楊紅忠說:“產業扶貧規劃之初,我們就確立了堅持貧困戶脫貧與奔小康一體部署、扶貧產業與生態主導產業一體規劃、扶貧工作與全域旅遊、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一體考核、貧困戶與非貧困戶一體考慮‘四位一體’的發展之路,確保了扶貧效果的可持續。”


南陽淅川縣“短中長”三線打造脫貧“恆業”


該縣林業局負責人介紹,作為林區縣的淅川,將持之以恆加強生態保護,走林、旅、康養等產業一體化發展之路,打造富民強縣的恆業。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綜合評估中,淅川縣連續4年居省市前列,“短中長”模式成為水源區深度貧困縣產業扶貧的典範,被評為“大國攻堅、聚力扶貧”全國十佳優秀扶貧案例,形成了可複製推廣的“淅川經驗”。目前,淅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8678戶97110人減至2557戶5537人,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底的9.83%降至0.9%,徹底摘掉貧困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