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花非花,如梦似幻——诗歌《花非花》与《雾》(Fog)赏析

今天分享两首诗,一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另外一首是美国意象派诗人卡尔·桑德堡的《雾》(Fog)。

相距千年,这两首诗中都包含雾这个意象,都有一种独特的虚无飘渺的朦胧美,但二者表达的意境又各不相同。

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似花非花,如梦似幻——诗歌《花非花》与《雾》(Fog)赏析

《花非花》是一首杂言诗,花非花是词牌名,全诗仅26个字。诗中提到了花、雾、春梦、朝云等意象,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似花非花,似雾非雾,朦胧而又梦幻,去时又好似朝云散尽没有觅处。

此诗中的“朝云”出自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无独有偶,宋代苏轼借此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的名句。

这首诗语意双关,极具朦胧美。花与雾的意象代表着人生中的美好,比如美好的爱情,也有说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的初恋诗。但不管怎样,这首诗虽然短小精悍,但却是一首具有非凡艺术特色的诗歌。

卡尔·桑德堡《雾》(Fog)

Fog

By Carl Sandburg

The fog comes

on little cat feet.

It sits looking

over harbor and city

on silent haunches

and then moves on.


似花非花,如梦似幻——诗歌《花非花》与《雾》(Fog)赏析

《雾》

(美国)卡尔·桑德堡

雾来了,

踮着猫的细步。

他弓起腰蹲着,

静静地俯视

海港和城市,

又再往前走。

《雾》是美国意象派诗人卡尔·桑德堡于1914年发表的诗歌。

卡尔·桑德堡 (Carl Sandburg,1878-1967),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瑞典移民家庭。是一位美国诗人、传记作者和新闻记者,被誉为“人民的诗人”,卡尔·桑德堡运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民主和乐观的精神。


似花非花,如梦似幻——诗歌《花非花》与《雾》(Fog)赏析

卡尔·桑德堡

《雾》是一首短小的抒情诗,共21个词。这首诗以“雾”(Fog)为主要描述的意象,将雾比喻为猫,非常生动形象。

第一小节描写雾来了,像猫一样踮起脚步向前走,笼罩着整个城市。第二小节运用了几个动词,sit,look,move来描述大雾的缥缈,让人联想到大雾中的海港与整个城市,意境非常美妙。

这首意象抒情诗,虽然短小,但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大雾笼罩下的城市风景图。


似花非花,如梦似幻——诗歌《花非花》与《雾》(Fog)赏析

《花非花》与《雾》这两首诗描述的意象都含有雾,虽然短小,但却让我们领略了诗歌的意境之美,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