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冠疫情期間,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入下水道」再現?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些時候並不是因為我們做錯事會帶來壞的結果;而因為太成功,做的太好也會帶來壞結果。

歷史重演,1929年世界大蕭條的原因很多,國務院曾組織專門的課題研究組,其中關於那次危機發生的微觀機制的章節就是北大光華來負責。

其中強調一個就是經濟的成功,自從福特能夠每年產數10萬輛車,到了1920年代,美國也能夠每年產數10萬上百萬輛的拖拉機,所謂的聯合收割機就形成了一種風潮,美國的那些農戶都通過貸款購買了昂貴的農業機器,這些昂貴的農業機械對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作用。

尤其是當跟美國的過剩的農業土地相結合,每一個農戶從原來的只能耕作數幾畝土地,變成了可以耕作數千上萬畝土地,這樣的一個結局就造成了農業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在短短10年時間裡邊,美國的農業產量提高了50%。

農業這種東西,糧食不夠吃的時候比金子還貴,糧食在短時間內一旦多了,還並沒有形成一個迂迴的產業鏈來消化你的糧食,比如說把它變成酒,那麼糧食的價格又大幅下跌,糧食的價格下跌了,跌掉了2/3~3/4,所以造成了全球的糧食過剩和糧食價格危機。

然後美國就普遍出現了購買農業機械農戶的普遍的破產。歷史上美國的財政政策做的不對,貨幣政策做的也不對,收入分配政策做的也不對,總之所有的政策做的都有問題,就發生了這樣的一次大危機大蕭條。所以有些時候並不是因為我們做錯事會帶來壞的結果;而因為太成功,做的太好也會帶來壞結果。

如何看待新冠疫情期間,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入下水道」再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