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小陽春",來了嗎?

節前,不少機構和媒體預測,樓市"紅五月"、"紅六月"就要到來。現在,五一長假已經結束,預言中的"小陽春"來了嗎?答案恐怕要打個問號。

樓市

樓市現狀

北京某中介人員坦言,五一期間市場雖然有所恢復,但是遠遠談不上"火熱"。雖然看房的人比前一段時間多,但是大多都處於物色比較階段,真正入手的人並不多,畢竟買的是房子,不是大白菜,每一個客戶都會精挑細選。據他介紹,有的房子已經在網上掛了七八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但是從帶看情況看效果一般,基本上沒有短期能夠成交的可能。雖然網上傳的神乎其神,說是疫情期間的需求會在五月六月集中釋放,但實際上房地產已經深度調整了三年左右時間,想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現在在疫情和經濟下行的雙重影響下,更不大可能會出現"小陽春"。中原地產張大偉表示,年初因為疫情影響滯後的簽約逐漸開始恢復,這是網籤數據明顯上升的主要原因。

樓市

房住不炒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總基調近期被多次提及,最高層會議也再次強調。相信這個總基調,仍是今後房地產發展的底線和紅線,總基調將從根本上杜絕熱錢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可以說打到了炒房客的七寸。同時,連續三年的房地產調控,加上房住不炒總基調的確立,已使房住不炒的觀念植根於大眾心中,從根本上扭轉了通過炒房一夜暴富的心理預期。多位房地產業內人士表示,疫情後期的五月六月雖然個別城市會出現成交量上升,但整體而言市場熱度應該只是短暫出現在節假日期間,難以長期維持高活躍度,價格也難以有大幅度上漲。

樓市

野村證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報告指出,預計政府將維持其對房地產行業的謹慎態度,以避免房地產泡沫及後續可能的房地產市場萎縮。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王若辰認為,調控堅持房住不炒,房地產調控大門打開的可能性不大。未來庫存和去化週期或仍將上升,市場將繼續降溫。

購買力下降

4月24日,央行發佈的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結果表明,城鎮居民家庭負債率達到56.5%(為2008年的3倍以上),家庭負債中75.9%為房貸,居民進一步負債或加槓桿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說白了,就是老百姓兜裡沒錢了。同時,因為疫情、國際油價、金融市場、貿易爭端、地緣衝突等多方面因素的疊加影響,全球經濟下行的可能性正在逐步顯現,受全球需求減少的影響,居民收入下降的可能性也在增加。那麼,如果居民收入水平下降了,購買力水平是上升還是下降呢?

樓市

新基建提速

新基建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後疫情時期,隨著復工復產工作正在全面有序展開,新基建項目必將進入提速發展階段。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促進當前經濟增長、打牢長遠發展基礎的重要舉措,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3月4日,最高會議明確指出加快推進新基建建設,這樣不僅能促進短期經濟增長、提振社會信心,而且能有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支撐新業態成長、促進高質量發展。可想而知,隨著新基建提速,新基建肯定會帶來指數型增長,帶來大量創新和就業機會。同樣,也會催生更多的投資渠道,保證個人資產保值增值,脫離全民炒房的虛假繁榮。

樓市

從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受多重因素的影響,經濟整體下行壓力較大,可能會導致居民收入下降。另外,我國已經達到戶均1.5套自有住房的水平,住房問題並不是老百姓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個人認為不會出現樓市"小陽春"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只能說,隨著疫情影響的降低,樓市會逐步恢復交易。

如果您喜歡,希望您能關注、評論、收藏、點贊、轉發。

樓市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