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就像大姨媽,常來,常走

這話有點糙。


但是,話糙理不糙。


危機,就像大姨媽,常來,常走


這幾天有朋友跟我討論疫情過後的商機。我很欽佩他思想的超前和企業家的機敏,於是就很有興趣地和他聊了起來。

我們要說的第一個問題自然是疫情對經濟會有什麼樣的打擊,然後才能談論在這種打擊之下會有什麼機會。

在討論疫情對經濟的打擊的時候,他把這種後果講得非常嚴重,並且有相當大的擔心。當然,他也同時從這種擔心當中發現了大量的機會,並且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他的緊迫感,甚至可以說是焦慮感,比較明顯。

我自然對他的觀點是贊同的,但是在情緒上我比他要平和一些。

難道我不認為疫情會對經濟有很大的損傷嗎?

當然不是。

可是我為什麼又相對平靜呢?

那是因為,作為一個財經人,回顧自己多年來所關注的財經事件,就會發現我們的經濟一直處於經常性的危機之中。

每過幾年,危機就會光顧一次,但是光顧之後他就走了,經濟又恢復平常,甚至可以說更好。

當然,這得益於我們優良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得益於我們強有力的政府,得益於我們素質很高的民眾,更得益於我們那麼多優秀的企業家。

但是,這是原因分析,我這會兒想說的是結果。結果就是:危機,就像大姨媽一樣,經常來,經常走。走過之後,一切又恢復常態,乃至更好。這就是危機在我這樣一個財經人心中的感覺。

遠的不說,從過去10年來看,2008年有金融危機威震天下,大家都惶惶不可終日。後來發現危機也就是那個樣子——當然是因為我們採取了正確的策略,從世界經濟的橫向比較來看,那場金融危機給中國提供了大量的機會。如果沒有那場金融危機,如果不是美國在那場金融危機當中受到了重創,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可能就會開始於10年前的2008年。而且在那場金融危機當中,中國發現了自己經濟最大的薄弱之處,就是對國際貿易的依賴程度太高,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刻意降低這個比例,等到2018年的時候,當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後,我們的承受力就更強了。

此後,我們從宏觀調控的角度主動進行了“三去一降一補”等等政策,尤其是去槓桿,對於很多企業來講,它就是一個危機。原來能融資的,現在不能融資了。對於一些特別的個體來說,在去產能的過程當中死掉了,比如一些高耗能的鋼鐵企業。

但是幾年走下來,我們全社會的資產負債率在不斷下降,整個社會的槓桿率在不斷降低,從經濟學常識的角度來說,我們的經濟越來越健康了。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的高科技企業不斷成長並初具規模,還湧現出了華為、中興這樣的優秀公司——這有點像90年代的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當這件事情還沒有徹底完結的時候,中美貿易戰來了,大家再一次陷入恐慌之中。然後我們終於達成了第一階段的協議,大家終於鬆了一口氣。可是這口氣剛剛開始松,新冠肺炎的疫情又來了,到現在還在繼續。


危機,就像大姨媽,常來,常走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我們的經濟自然是受到了很大的傷害,目前經濟也面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在疫情過去之後的經濟復甦當中,我們必然會面臨很大的困難。

但是從一般意義上來分析,至少疫情對經濟的打擊是不會高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更不會超過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即便是中美貿易戰,我們2018年和2019年的經濟增長率依然在6%以上。

當然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很有可能上不了6%,但這不意味著疫情對經濟的打擊會高於中美貿易戰,因為中美貿易戰是一部冗長的電視劇,沒完沒了,而疫情只是一個悲情電影。

這麼說來,對於危機,也許是我作為一個財經人見的多了,年年關注他思考他,時間長了又總是去回顧他——回顧他的危害,也回顧他每一次過去之後的經濟復甦。

所以我對於危機,既認識到它的危害,特別是對企業造成的困難,但是我又沒有特別把它當回事。也正因為如此,我在正月初二的文章當中就提到了,如果武漢是一隻股票,我會跑步進場。然後在此後的文章當中,幾次三番、三番五次地提倡:在3000點以下的股市,大舉買進。

這算是我對危機的一種認識。

基於這樣一種認識,又基於我對那位朋友所處的行業的分析,我認為:

他所處的行業,危機是一種機會,但是也不要過於地去看重它。

我不怕囉嗦地反覆強調了一個觀點:

即使沒有疫情造成的機會,他的公司的戰略定位、方向選擇、推動戰略所需要的力度,都是一樣的,都是4個字:奮力向前。

唯一的一點點區別是:下同樣的功夫,由於危機所造成的機會,會導致它的效果更好一些。

僅此而已。

我進一步對他說:

如果沒有疫情造成的機會,難道你那些原定要做的事情就不做了嗎?不會!當然也可以反過來說,有了疫情你的推進力度會更大嗎?不會!——因為條件所限,你只有那麼大的力量。

同樣的道理,即使有了疫情,你的戰略方向會變嗎?不會!你的戰略重點會變嗎?也不會!

所以一切都是老樣子。

於是又回到了我經常提到的那一句話:按部就班地、爭分奪秒地按照既定方針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應對危機的最好的辦法,也是唯一的辦法。所謂“抓住商機”這句話,自然是有道理的,但也沒有必要刻意地去糾結它。

我們還是該幹嘛幹嘛吧!

最後我要重複強調一下前面說過的一個內容:我之所以得出這樣一個判斷,是因為我們有好國家,好政府,好體制,好機制,好人民,好企業家……


危機,就像大姨媽,常來,常走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中國總是被它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我想說:中國總是被一些特別優秀的人照顧得很好。

感謝祖國!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