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变形记丨石宕田园村:茶桃不言,书墨留香

乡村变形记丨石宕田园村:茶桃不言,书墨留香

乡村变形记丨石宕田园村:茶桃不言,书墨留香


乡村变形记丨石宕田园村:茶桃不言,书墨留香

▲山青水秀石宕村


正午的阳光,洒在一垄一垄桃树上,仿佛给绿油油的桃园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桃园里,十多位农民迎着春光正在劳作。68岁的方自根独自在一隅为桃树锄草,望着眼前的桃树林,方自根黝黑的脸上露出淳朴的微笑。


这位年过花甲的村民,身体硬朗,田间地头工作的劲头一点不输年轻人。


乡村变形记丨石宕田园村:茶桃不言,书墨留香

▲68岁的方自根接受采访


四月见末,五月未来,仙华山脚,浦江县仙华街道石宕村,一派田园风光。“桃树地里的杂草要除掉,桃树才长得好。”方自根对土地一片深情。


阳光下,石宕村的桃园、茶园,显得格外有活力,果树茶树正旺盛生长。桃园、茶园,以及整个石宕村满山遍野的翠树,树树相连,使绿色成了石宕最亮的一道色彩。


乡村变形记丨石宕田园村:茶桃不言,书墨留香

▲田头屋后的小型蔬菜园也是景色秀丽


石宕村不大,人也不多,以前是山石成堆的山石窝。但是,现在大不一样了,石宕村民不仅努力保护石宕的绿水青山,而且引进了高科技可循环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石宕村也悄悄变了模样,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生态坡地村。


走在生态碎石路上,浦江蓝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辉特别兴奋:“眼前这个近百亩的桃园,是陈剑平院士和一批专家按照国家标准化桃园开发规划的,整个桃园用甘蔗皮覆盖,绿色环保,园中生态路可以通车,方便养护桃园。


在石宕,不仅桃园,还有茶园、蔬菜园等都是标准化生产、可循环发展,都要打造成绿色科技可循环农业的样本。”


乡村变形记丨石宕田园村:茶桃不言,书墨留香

▲陈剑平院士工作站


生态坡地村的水渠也不一样,整个村子环绕着两尺见宽的天然生态水渠。水渠不宽,但是蜿蜒流淌,水里长满了翠绿的水生植物。


“这条水渠的水是仙华山上流下来的山水,清得很。石宕,现在真漂亮,山青树绿水清澈,我们农民的收入也好。我在桃园、茶园干活,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块钱。”方自根情不自禁地赞美石宕村这几年的发展。


桃园边上,有一处工地正在悄悄施工,一排造型别致的建筑基本完工。“这是正在建设的浦江书画艺术中心,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将会成为中国美院的教学基地之一。


石宕不仅要山清水秀,村民富裕,而且还要文化兴盛。”仙华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峰说:“书画之乡,浦江好‘书’。书画是浦江的金名片,石宕人自古也喜欢书画。


今后,这个书画中心会请美院的老师来教画,请美院的学生来展示作品,如果条件成熟,还要举办书画交易。”


乡村变形记丨石宕田园村:茶桃不言,书墨留香

▲碎石路、生态水渠和国家标准化桃园

与远处的青山融为一体


沿着生态水渠,漫步碎石道,田园风光旖旎迷人。不远处,50多岁的村民朱竹花,正在清扫村道。


说到乡村的变化,朱竹花脸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我一辈子生活在这里,做梦也想不到石宕村会这么漂亮。”


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利民说:“青山、白云、秀水,桃园、茶园、书画园,我们会继续努力,把石宕村建设成为美好乡村的‘重要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