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生活理念、人生信条充斥人们的头脑,爆炸的信息更容易让人迷失。而真正能流传千古,支撑起中华民族精神之内核的,则是那些一代代传下来的家风家训。——小婚家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这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上,组委会给予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已故科学家朱光亚的颁奖词。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朱光亚的长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朱明远代父亲领取奖杯时,说:


“父亲无时无刻不在以纯洁而高尚的道德情操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提升着我们的人生境界,这也是父亲一生不断默默地为我们送出的礼物。”


朱明远口中的“礼物”,正是“感动中国”的颁奖词: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用朱光亚的话说就是:生活中不能抱有“差不多”“大概其”的态度,而是要付出百分之百的专注与细心。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01

当年,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取得成功后,《人民日报》发号外,整个北京城一片欢腾。


学校里,老师让学生就这件事写一篇作文。


因为朱光亚的工作是保密的,连妻子和儿子都不知道他具体做什么,朱明远也抱着应付的心态,随便看了看相关资料就写了一篇作文。


在文章中,他说要向科学家学习、致敬。


后来作文被父亲看到,他很生气,严肃地告诉儿子:核试验成功不只是科学家的功劳,是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工人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朱明远辩解说自己不了解,再说这个水平也差不多了。


朱光亚更生气了,说:“不做细致的学习和调查就得出结论,差不多就够了,这样的态度,做任何事都不会成功!”


对于自己挚爱的事业,朱光亚投入极致的专注与热情。


在生活中,做任何一件小事甚至是说话,他同样追求准确、精确,他的人生词典里,没有“差不多”“大概其”这样的词。


朱明远还记得,父亲批阅文件就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不但修改内容,连病句、错别字甚至标点符号都会一一修改,而且字迹相当工整。


这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从读小学开始,朱明远每次考试后,都会非常认真地修改错题、总结原因,而且字迹非常整齐,这样的学习态度也让他读书时品学兼优,工作也做得尽善尽美。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有一次父亲在外开会,让秘书回家取一份文件。


父亲的书柜里摆满了书籍、文件,但秘书很快就找到了文件。


原来父亲告诉秘书,那份文件在第几个书柜的第几格,从左到右第几摞、从上往下数第几份。


父亲的衣柜永远都收拾得利落整洁,他会为每个衣服箱子建立登记卡片,箱子里放的是冬装还是夏装、军装还是便装都一目了然。每天看过的报纸,永远都按日期顺序摆放整齐,父亲在生活中的这些好习惯,也影响着朱明远。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朱亚光与钱学森


他还记得儿时,家里没有空调,夏天的时候全家人围坐一桌吃饭。只要朱光亚在家,他都会在吃饭前,摆好家中的台式电风扇。


“当电风扇转起来时,他还要观察风扇摆头时,是否能吹到每个人。要是电风扇只往一个方向吹,父亲一定会放下碗筷去调整角度,不厌其烦地调整,好让全桌人都能感受到清凉。”


“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差不多”“大概其”的人生,或许能让人感到舒适自在,但若想成就一番对他人、国家都有益的事业,就要极致地认真和负责,用这种态度来经营人生,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过得自得又充实!


名人简介:朱光亚(1924~2011年),湖北武汉人,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教授物理学并组织筹建物理学研究所。中国原子弹、氢弹科技攻关组织领导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中国情感帮助全媒体平台,关注女性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维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