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離死別的悲劇面前,家屬談何“情緒穩定”?


生離死別的悲劇面前,家屬談何“情緒穩定”?

每當事故或者災難發生,但凡新聞稿裡出現了“家屬情緒穩定”的字眼,就會引發諸多爭議。面對生離死別,芸芸眾生中,果真有情緒穩定這樣的聖人嗎?


正因為如此,近年來類似“家屬情緒穩定”的說辭逐漸少了許多,甚至連同某某領導親自抵達現場的“親自”也規避了不少,似乎是一種實事求是的好現象。


但在近日,河南省新鄉市接受一家中央媒體採訪,回應備受社會關注的4名兒童不幸遇難事件中,再次出現了“家屬情緒穩定”的字眼,引發了網民的普遍質疑,導致網上的輿論情緒很不穩定。


不妨看看這篇新聞稿的表述:“該起事故的發生,非常令人痛惜!這是因為重型自卸貨車傾倒土方時,4名兒童在工地玩耍被壓埋窒息,致其不幸死亡。4月21日下午,4名不幸身亡的兒童均已安葬。目前,家屬情緒穩定。”


除了家屬情緒穩定之外,這條稿件的主要回應了媒體從業者“被毆打”的細節。果不其然,和多數網民的“預言”一樣,毆打只是推搡,至於手機被刷機,更是基層某名員工個人所為。尤其被官方強調的是,採訪者沒有國家頒發的採編證件。也就是說,在官方看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員非要進入公共墓地進行不合時宜的採訪,個別不瞭解情況的基層工作人員勸阻中發生一些推搡,把對方的手機拿走,既不是偷,更不算搶,就是想刷個機而已。


在這樣的回應性,加之以“家屬情緒穩定”的表述,自然會讓網上的情緒很不穩定。


之所以這樣的事例一再發生,公眾所質疑的除了事件真相外,更多的是態度和誠意。面對突發事件中出現的某些客觀事實,譬如東西被搶奪,人員被推搡,從態度而言,無論他是什麼身份,只要是合法公民,就應該耐心解釋,真誠溝通,而不是在事後一再強調對方的身份如何,卻對自己的做派輕描淡寫,轉移焦點,甚至有意開脫。


其二是誠意。發生這樣的悲劇,相信包括當地政府人員在內的所有人,都不願意發生。當事故出現後,如何撫慰家屬,如何回應社會質疑,首要前提就是誠意。將心比心,碰到這樣的家庭災難,何來情緒穩定之理?如若不是麻木不仁,就是胡說八道。這種不切合實際的表達,勢必引發新一輪的質疑和批評,自然輿論的情緒很不穩定,更加不利於官方對於類似事件的科學處置進程。


誠意的本質也是責任。以民之心,度民之意。如果沒有極具誠意的悲憫情懷和責任擔當,被質疑、被批評、被斥責當然不可避免。由此延伸下去,很容易會讓人聯想到日常工作中,這些工作人員是否盡責?是有有擔當?是否認真履責?


實事求是地講,出現這樣的事情,家屬情緒無法穩定。政府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工作人員情緒也不該穩定,認真反思,真誠以對,才能讓網上的,社會上的,輿論中的公眾情緒稍作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