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智慧,在处理子孙家务上不是一般老年人可比


在《红楼梦》中,七八十岁的贾母靠什么赢得了贾府上上下下那么多年轻人的心?靠的就是智慧。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连贾府里的“人尖儿”王熙凤也不得不服。

薛宝钗说:“我来了这几年,留神看起来,二嫂子凭他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薛姨妈说:“凭他(王熙凤)怎么经过见过,怎么敢比老太太呢?”就是王熙凤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老祖宗的聪明伶俐“过我十倍”。


贾母的智慧,在处理子孙家务上不是一般老年人可比


贾母的聪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能够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这一点,贾府里的其他人真的无法匹敌,就是整天在外闯荡的大男人贾政也不能相提并论。咱看元春省亲后那一节,大家正在猜灯谜,朝罢的贾政见贾母高兴,也来承欢取乐,没想到他一来,灯谜会被搞得意兴阑珊,宝玉、湘云等话多的也不说了,黛玉、宝钗等更是无语。见此情景的贾母等到酒过三巡,便撵贾政去歇息,以便让大家“乐一乐”。

贾母就是善于理解年轻人的心,果然,贾政一走,宝玉便“如同开了锁的猴儿一般”。正是贾母有一颗年轻人的心,才让她与孩子们打成了一片。有好几次,王熙凤把玩笑开到了贾母的头上,贾母也只是在嘴上说说,“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恨的我撕你那油嘴”,但实际上贾母还是默许王熙凤这种“拿着我也取起笑儿来了”的举动。所以,贾母威信虽然高,但并不让子孙们生畏。

贾母常常妙语连珠,也是让子孙亲近的原因。刘姥姥第一次见贾母的时候,恭维她有福,贾母自嘲道:“什么福,不过是老废物罢了。”这一说,不但提高了大家说笑的情绪,也说跑了刘姥姥的拘束。还有在元宵节晚会上吃猴儿尿的笑话,名誉上是“编排”王熙凤,实际上是夸奖她的“聪明伶俐、心巧嘴乖”,说笑中嘲讽了另九房不服气的媳妇,告诉媳妇们虽然她们也“心里孝顺”,但没有王熙凤那个“小蹄子儿嘴巧”。要知道,老年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儿孙的孝顺,也需要心理上的愉悦,而王熙凤正是这样一个能让贾母乐的人。

在处理子孙的家务事或者是夫妻之间的矛盾上,贾母更是棋高一筹。贾琏来找王熙凤,贾母对贾琏说:“你媳妇和我玩牌呢,还有半日的空儿,你家去再和那赵二家的商量治你媳妇去罢!”既羞了贾琏,也乐了大家。还有贾琏和鲍二家的事闹出来以后,她先是劝王熙凤:“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的住呢?从小人人都打这么过。这都是我的不是,叫你多喝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了!”但面对贾琏这个色鬼,她的口气就变得强硬起来了:“凤姐和平儿还不是个美人胎子?你还不足,成日家偷鸡摸狗。腥的臭的,都拉了你屋里去!为这起娼妇打老婆,又打屋里的人,你还亏是大家子的公子出身,活打了嘴了。你若眼睛里有我,你起来,我饶了你,乖乖的替你媳妇赔个不是儿,拉了他家去,我就喜欢了。要不然,你只管出去,我也不敢受你的头。”既替王熙凤出了气,又数落了贾琏,一场剑拔弩张的家庭闹剧,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收了场。放到现在的家长,也不一定处理得圆满。

(报喜鸟摘自《企业党建参考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