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他曾因跟随他人抢劫被判处无期徒刑,由于在改造期间表现良好,无期徒刑被减为有期徒刑,假释后,他回乡创业,创办了铅山县启航驿站,成为全县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帮教就业基地。6年来,他倾心倾力真情帮教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达30余人,无一人重新犯罪。他就是上饶市力达环链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铅山县启航驿站站长陈德良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少时误伤人命 被判无期徒刑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时间还得回到26年前。1994年初,21岁的陈德良到广东打工,由于初中都没毕业,所以一直找不到好工作,便来到哥哥在浙江省东阳市新开的煤球厂打工。由于临近家乡,在这里碰到了同村“发小”占某、汪某,三个囊中羞涩却想发财的年轻人便在工作之余聚在一起。11月3日,喝了点酒的三人在东阳一郊区僻静处闲逛时,看见远处一辆摩托车缓慢驶来。占某提议大家把那人敲晕,抢车回家。三人便从路边捡来木棍等侯摩托车驶来,等车骑到身边,占某、汪某等二人将骑车人敲晕,搬移到路边,随后三人同骑抢来的摩托车连夜返回铅山。次日上午9时,被上饶市城区巡逻警察发现三人同骑一辆挂浙江牌照的本田CJ125摩托车这一异常情况,当场拦下分别盘问,三人所答不一,便关押审问。不久,东阳警方反馈,摩托车车主经抢救无效死亡。两个月后,两名同伴因此被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陈德良由于拿了木棍却没殴打车主,犯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被押送到位于衢州市的浙江省第一监狱服刑改造。失去了自由,又远离亲人,初到监狱的陈德良一度感到痛苦绝望。

  “你在狱中要好好改造,不要自暴自弃,如果那样,你将在牢里呆一辈子;如果你能好好改造,可以争取减刑。”监狱干部和帮教人员多次找陈德良谈心。

  放下了思想包袱的陈德良,重新对生活树立了信心。由于无知犯法,所以在改造中,陈德良的勤奋好学,认真学习时政知识、文化、法律知识,赢来了其他服刑人员的尊重。陈德良也先后被记功11次,两次被评为改造积极分子,获得多次减刑,从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在监狱里,陈德良还积极参加劳动改造,在监狱工厂学到了环链加工的技能。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假释重回家乡 奋斗重获新生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2011年1月26日,这是陈德良假释出监的日子。回到铅山县湖坊镇河西村的家中,破败的景象让他很是心酸:父母已双双离世,家里老宅已在新农村建设拆除,可以说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只能在哥哥家暂时落脚。哥哥因为弟弟当年的事,关闭了东阳的煤球厂,回到老家开杂货店、家电店。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假释后,他身无分文,在哥哥家住着也不是长久之计。和其他回归社会的刑释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一样,陈德良面临着生存和社会上的压力。就在他看不到生活方向的时候,铅山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干部和湖坊司法所同志、志愿者、村干部等人带着热诚的心,走进陈德良的生活,他们从思想解压、心理矫正、开辟就业门路等方面引导他走向新生,介绍他到县工业园区一机械加工厂工作。由于以前熟悉机械制造技能,进厂就成为技术骨干,不久承包厂里的生产线,月薪过万。

  在铅山县社区矫正干部依法矫正,真情引导下,陈德良很快适应并融入了社会,开始了新生活,由于勤奋,他赚得了出狱后的第一桶金,同时他一心想感恩政府和社会的帮助,给了自己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加强道德修养,努力赚钱,服务社会。陈德良努力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2012年底,在乡亲们的帮助介绍下,与邻镇女青年陈燕结良姻缘。2013年6月17日,陈德良社区矫正期满,顺利解除矫正。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辞职创业致富 闯出一片蓝天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2014年,陈德良在妻子的支持下,决定辞职创业,勤劳致富。他利用手中20多万元积蓄,加上借来20多万元,与哥哥合股注册资金100万元成立上饶市力达环链实业有限公司。他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县工业园区租赁厂房,购置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并招聘了7名工人,开始了环链生产,检验产品,夫妻俩忙前忙后;从自己动手调试生产设备,到外出销售、经营核算,二人四处张罗。县司法局和湖坊司法所等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定期到厂里“作客”,一方面了解其生活的近况,继续打好“预防针”,另一方面也为生产经营出谋划策,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由于公司刚创办不久,资金少,底子薄,所产的锁链销售出去后,恰巧碰到经销商资金链断了,一时也不能支付货款给陈德良。公司每天都在生产,工人工资、原材料购置等,都需要钱,发出的货款又催收不到,一时企业难以为继,夫妻俩穷得连小孩买奶粉的钱都没有。眼看企业要黄了,铅山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湖坊司法所干部主动跟他联系律师,帮忙讨要货款。在多方努力下,经销商克服困难,筹措资金将货款付了,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销售渠道日益畅通,陈德良的创业尝试获得了成功。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2016年,湖坊镇建立创业园,出台优惠政策扶持本土企业发展,陈德良购入10亩土地,搭建600多平米的厂房,将企业搬入湖坊镇创业园,开始了新的发展。2019年,上饶市力达环链实业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100多万元,并新建了900多平米的厂房和新办公楼。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成立启航驿站 感恩回报社会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生活稳定下来之后的陈德良感恩服刑期间铅山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关爱,决心尽力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教育就业。在铅山县司法局的支持和帮助下,陈德良出资10万元,依托自己创办的上饶市力达环链实业有限公司,开始谋划建立了铅山县第一个从事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的社会组织---铅山县启航驿站,建立培训室、心理辅导室、就业指导办公室、休息室等,购置了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电脑等设施,制订了《铅山县启航驿站章程》《管理制度》等,为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就业指导、法律援助、思想教育及道德修养培育等帮教工作,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生活工作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缓解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压力。2018年5月21日,铅山县启航驿站经铅山县民政局核准成立,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成为铅山县首个由刑释人员创办的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教育就业的社会组织。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曾是社区矫正对象杨某民说:“这里环境不错,师傅、师娘对我们很好,去年我们夫妻俩都在这干活,老婆回家带小孩,今年3月份我领工资1.2万多元。”自从公司搬迁到湖坊镇创业园后,就与县司法局签定了建立铅山县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矫正基地和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协议,这些年先后来企业工作的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达30多人,无一人重新犯罪,现在还有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9人仍在公司工作。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铅山男儿陈德良:曾被“无期”,现已逆袭人生... ...

  铅山县启航驿站成立后,承担起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教育和环链技术培训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全县法律明白人培训,不断提升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素质和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让更多的群众知法、懂法、用法,并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法制课堂上,陈德良毫不‎避讳自己的过去,向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讲述自己的失足教训和改过的心得,并巧妙地将法制教育与挫折教育结合起来,寓关爱于说理,寓励志于警示,引导大家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观。2019年11月23日,铅山县启航驿站开展扶贫户慰问活动,对中李村2户扶贫户进行走访慰问,并送上米、油等物品,鼓励扶贫户要坚定信心自强不息,努力寻找发家致富门路,改善生活,用勤劳和智慧摆脱困境,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陈德良主动向湖坊镇捐赠了现金4000元,用爱心参与疫情防控,用善心传递正能量,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德良说:“以前的自己因一时冲动,犯过不应该犯的错误,给社会造成了负担。经改造后,社会不仅给了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还在平常生活中十分关心我,我十分感谢党、感谢政府!我成立启航驿站,为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和企业之间搭建一座爱心桥梁,帮助他们进行过渡性安置,尽快重新融入社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传播正能量,也为现在的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做好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