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為什麼綿延不絕---論語貫通52

中華文化為什麼綿延不絕---論語貫通52

前面三章用諷刺的筆法,指出社會風俗的逐漸演變,禮的精神的喪失,根源在於缺少了對禮的約束與敬畏之心。我們為什麼要對禮有約束與敬畏之心呢,3•3--3•13章,層層推進,回答了禮之本是什麼。回答了為什麼要對禮有約束與敬畏之心。

3•4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3•6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3•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3•8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3•9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3•4 林放問禮之本,孔子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太大了,不是一下子可以說清楚的。孔子只是指出禮儀形式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要有心,心裡要有真正的誠敬。怎麼樣才算有誠敬之心呢?後面逐漸推進,慢慢回答這個問題。

3•5指出,禮之本是什麼!諸夏哪怕亡國了,也比夷狄強,強在哪裡?強在文化滅不了,禮的精神滅不了。象我們中華文化,幾千年不滅,就是這個文化的精神滅不了,這是孔子對中華文化最大的貢獻。我們的疆土可以被佔領,但外族來後都會被中華文化同化,所以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上一篇《為政》,2•23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講的是同樣的道理,雖百世可知也,中華文化在那裡,禮的精神還在那裡,雖百世,可知也。這才是孔子的偉大,這才是真正的“素王”。

3•6繼續回答禮之本是什麼這個問題。季氏去泰山祭祀,是違反禮儀的,這是天子祭祀的地方,所以孔子諷刺道:“林放都知道禮有個本源,泰山神難道不懂禮嗎?泰山神不如林放嗎?”這裡禮之本的問題,慢慢與“天”關聯了,進入神聖的領域。孔子雖不講鬼神,但不反對天道,這一點我們要懂得。所以中國人愛講,人在做,“天”在看!

3•7 回答了禮的精神,人在世界上應該有的敬畏之心與禮的信仰。人在群居生活中,都會產生利益與競爭,這是人心需要禮來進行約束的原因。那麼,如何面對這個競爭?“其爭也君子”,君子行正道,相信天道的法則,爭不是不擇手段的,而是君子之爭,有揖讓之道 !這是君子的立世原則與精神修養,是對禮的精神,對天道法則的依歸。講到這裡,禮之本這個問題的答案呼之欲出,逐漸進入精神的依歸的層次。

3•8 指出禮的本質是樸素的。不是表面的那些儀式,是內在的原始的信仰。3•9 則與3•5呼應,指出杞與宋的錯誤,把禮的精神丟掉了,所以夏、殷雖然不在了,但禮的精神還在,文化的精神還在。我們不能丟掉的是禮的精神,這個比國家存亡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