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货价成负数国内油价却不降?发改委:差额已上缴国库

据统计,中国现在的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6亿辆,也就是说大部分家庭都是有车一族,所以成品油价的高低与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2020年4月21日凌晨,美国WTI原油期货的5月交付合约价格开创了历史新低,跌至-37.63美元/桶,也是破天荒的达到了负值。此消息一出,众多国内车主炸开了锅,认为国内成品油价一定会在近期暴跌,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成品油价格依旧保持稳定,并未出现下调。那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中间的这部分差价又去了哪儿了呢?

原油期货价成负数国内油价却不降?发改委:差额已上缴国库

要想知道成品油价格为什么几乎没有变动,首先要了解成品油是如何定价的。成品油的零售价主要包括原油成本、运输成本、炼制成本、销售成本,还有40%多的税收成本。除此之外,为了保障国内油价的基本稳定,不会因为国际油价的起伏造成国内油价的大幅度涨跌,国家发改委从2016年开始实行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制度,从宏观上干预成品油定价。

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称: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调控下限时,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上缴国库并算作公共预算管理,并且设立专项账户存储,经国家批准后使用,统筹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及保障石油供应安全,以及应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实施保障措施的资金来源等方面。而风险准备金是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跌破"地板价"后,由成品油消费者在正常成品油价格之外支付形成的收入,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无关,是国家制度安排形成的政策性收入,属于政府收入。

原油期货价成负数国内油价却不降?发改委:差额已上缴国库

2020年4月28日,在WTI原油期货价格公布一周之后,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消息,截至4月2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和《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而未调金额将全部纳入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全额上缴中央国库。

原油期货价成负数国内油价却不降?发改委:差额已上缴国库

国际原油价格既然有地板价,当然也有天花板,当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 美元时,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上提或少上提。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为147美元/桶,算下来每升原油的价格就有6.5元,而当时的国内成品油价格为6.3元/L,也就是国家为经过深加工以后十几块每升的成品油补贴了每升4-5元,从而保证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稳定。

简而言之,成品油价格调控的主要依据为原油价格,调整的上限为130美元/桶,下限为40美元/桶,当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桶时,成品油最高零售价不提或少提,而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时,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

原油期货价成负数国内油价却不降?发改委:差额已上缴国库

很多朋友不禁会问,出台这样的上、下限调控政策有什么意义?这是因为我国既是石油进口大国、消费大国,同时也是石油生产大国,不管是油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当油价过高时,会极大的增加用油行业和普通消费者的负担,并且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当油价过低时,从短期看对原油进口和降低供应成本有极大的好处,但是我国的石油储备资源并不充足,并且生产成本高,如果油价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会影响国内原油的产能,不利于能源安全的保障,而且当油价过低后,势必会造成使用量骤升,也不利于新能源的发展和能源机构的升级。

原油期货价成负数国内油价却不降?发改委:差额已上缴国库

根业内人士分析,原油价格下降如此迅猛,不仅仅是石油生产国家之间价格竞争的结果,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范围内原油需求下降,而海外范围内的新冠疫情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油价的下跌还要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国内的成品油价并不会有明显的涨幅。对此国内的两大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都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力争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大幅降低运行成本,保证企业的平稳运行。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原油价格的飙升和骤降对石化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中间的差额也未被石化企业所赚取,而是以风险准备金的形式纳入国库,以此来实现国内油价的基本稳定,保障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共同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