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户通从业人员自传:我是云南省云岭乡雪山下一名户户通维护工

这里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西南部云岭乡,地处梅里雪山国家公园腹地,拥有世外桃源雨崩村、气势磅礴的明永冰川,旅游资源丰富,同时也是藏文化传播发源地之一。


户户通从业人员自传:我是云南省云岭乡雪山下一名户户通维护工

我是一名云南省云岭乡文化站的一名普通职工,也是一名户户通维护人员,我叫农布扎史,藏族,我同事叫格茸尼玛,也是藏族,岗位上我们俩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负责帮助村民安装和维护、维修户户通。

户户通从业人员自传:我是云南省云岭乡雪山下一名户户通维护工

说到户户通,大家都不陌生。户户通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广大农村家家、户户看电视的问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动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群众共享中国改革开放成果。这样的好设备就需要懂技术人员的支持,我和同事两个人为了用户能够确认接收正常;教用户使用,并为用户提供咨询和服务。当然,平时在这方面做的更多的是维护户户通正常使用,和对户户通进行维修。

随着户户通的普及,我和同事的工作量也变大了。自户户通推广以来,我俩都坚持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村民提供最好的服务,能够帮助他们,我俩就很开心了。不管刮风,下雪还是下雨,我们都坚持在岗位上。我们这边山高路远,信号盲点多,要应付各种新出现的困难,我俩也会交流,向县里的专业老师咨询,提升自己,学习新的解决方法来应对出现的问题。我们文化站在五个村都有管护人员,但他们技术有限,不懂这一方面的,没有办法。

户户通从业人员自传:我是云南省云岭乡雪山下一名户户通维护工

我俩在平时的维修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面对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很好的变通处理。我俩配合也十分默契,就平时的维修调试来说,一般都是一个人在楼上调,一个人在家里看着是否调试得当,这样的调试工作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时间,因为我们这边信号盲点比较多,需要反复移动调试来找到一个良好的安装位置才能够确保安装以后接受信号稳定。我两在调试过程中在有信号的地方就通过打电话来联系沟通,没信号的地方我们只能就大声喊来相互联系。

记得去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个短片,是讲过年时候还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说实话,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自己。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们平时大多数人娱乐的主要方式就是看电视,所以户户通对于我们是比较重要的存在。基站信号盲点多,难接收,信号不稳定都是我们要克服的困难,尤其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信号波动大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是需要出去帮助村民解决问题的,就拿过节来说,一家人聚到一起一定会要说看个晚会才热闹,如果这个时候没有信号就很扫兴,所以我们无论是在什么天气、什么时刻,只要接到了村民的电话都会尽快敢去解决问题的。

你要问我累不累,答案是肯定的,累啊。但是只要看到村民们能够愉快的使用户户通,听到他们对我们说一句感谢,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管身居要职还是平凡岗位,都应爱岗敬业,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户户通从业人员自传:我是云南省云岭乡雪山下一名户户通维护工

我和同事两个人虽然只是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奋斗的两名职员,但是我们尽我们的努力去工作,在工作中完善自己的不足,积极为人民服务,户户通的维修工作并没有那么容易。我们村里有许多屋子因为都是建设的位置比较偏僻,并没有很好的接收信号的位置,再加上村子里大树比较多,也给信号接收增加了难度。我们乡的脱贫工作做的比较好,也离不开我们解决看“电视难的问题”的贡献,户户通在我们这边能普及到每一个农户,所以我们的维护、维护工作量就增加了,这就必须我和同事配合完成默契,这样才能节省时间。山高路远四个字很好的形容了我和同事每次出去作业时候的难度,村里的房屋不集中,分散在各个位置,由于我们长期负责村子里的户户通安装和维护、维修作业,我俩早就对户主有了了解,这样在接到维护、维修电话时就更快的赶去处理。

这样的熟练是经过了多次的磨合,我和同事刚刚来的时候对户主的位置并不熟悉,通过给他们安装户户通,教会他们使用方法,建立了信任,所以当他们的户户通有问题时,我们一接到电话就能够很快的赶过去,急他们所急,为他们排忧解难。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的新问题,我两平时在工作之余就会相互讨论如何解决,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群众。

我很喜欢雷锋同志说过的一句话,他说: “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的确,在工作中我收获颇多,和村民们有了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和同事两个人配合越发默契,平时工作也是忙并且愉快的,在工作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让我更好的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会努力保持这样的心态,更积极的为人民群众付出我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