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程素蒙:​​ 赶会

散文︱程素蒙:​​ 赶会


学校旁边的这个小村庄叫掌史,平时不起眼,人们种地或者外出打工。但一到四月初五,这个安静的小村庄就变的异常热闹起来。因为每一年的这一天对于这个村庄的人甚至是周围的十里八村的人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赶会的日子。农村的赶会,就是赶庙会,俗称赶会。赶会不同于赶集,赶集隔三差五都有,但赶会却是一年只有一次,少则一天多达三五天。

不同于北风呼啸的寒冬腊月,也不同于骄阳似火的夏日,农历的四月份不冷不热,这时候庄稼正是生长发育的时候,田地里并不是很忙,人们还有些休息的时间,人们赶会的热情比较高涨,扶老携幼,呼朋唤友一起去赶会。


散文︱程素蒙:​​ 赶会


小时候,临近赶会的日子都会非常期待。因为在这一天可以穿上妈妈给做的或红或黑的方口布鞋,有时候布鞋的前面还有妈妈绣的花花绿绿的小花小草。穿上一双新鞋那叫一个美啊!恨不得马上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才好。盼望好久的赶会的日子终于来了,按照赶会的“惯例”,早上吃完饭,妈妈从橱子里拿出来做好的新鞋给我穿上,新鞋有点挤脚,不过没关系,为了“臭美”这点痛还是能忍住的。妈妈不喜热闹,每年赶会都是奶奶带我去。待奶奶吃完饭,收拾好家务,一切准备就绪,在我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下,奶奶就带我去赶会了。

散文︱程素蒙:​​ 赶会

等我们到了的时候,会上的各种摊位都已经准备妥当了,人也已经很多了。会上卖的东西有镰刀、铁锨等农具;有短袖、裤子等应季衣服;有康园肉饼、炸糕等传统食物;我最喜欢的是面人和凉粉。面人就是用白面做的,烤熟后再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卖面人的篮子里装着各式各样、各种形状的面人,像什么猴子、龙、蛇、马、孔雀等等。看到面人,我总是会央求奶奶给我买两个。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终于如愿以偿买到了面人,有的用红毛线串起来挂脖子里,有的就用手紧紧的抱着,生怕别人偷了去。买了面人和奶奶再挤着向前走,奶奶总会紧紧的抓住我的手,生怕走丢。看到有卖凉粉的摊子奶奶就会带我坐下来吃上一碗。卖凉粉的人用铲子从大桶里把凉粉铲几块放到碗里,放点盐,放点醋,放点香油,再来点香菜,就这样一碗再简单不过的、香喷喷的凉粉就做好了。凉粉做好之后奶奶就看着我吃,奶奶舍不得再买一碗,她那用手绢紧紧卷着的钱还要留着养家糊口。奶奶赶会最喜欢的东西不用花钱,那就是听戏。

散文︱程素蒙:​​ 赶会

在我们这里,山东省和河南省交界,豫剧比较盛行也听的最多。一个简易的戏台子,几件破旧的戏服,几个盛二胡、唢呐等乐器的大木箱子,这些就是戏班子全部的家当了。台上的演员们着着简陋的妆容认真的咿咿呀呀的唱着,曲目有《朝阳沟》《穆桂英挂帅》之类的;台下的听众,基本上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自带一个小马扎,爷爷们抽着旱烟,奶奶们编着草编。挤到一个再也挤不动的地方,奶奶就会坐下,把我揽在怀里。台上的戏声夹杂着嘈杂的说话声、小贩们的叫卖声;台下的观众们听的如醉如痴,挪不开脚,唱到动情处,还有人拿出手绢偷偷的抹眼泪。然而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些脸上涂着花花绿绿的颜色的演员不光是长相可怕,唱的曲目也晦涩难懂,着实无聊。在玩了一遍又一遍买的面人,听着戏昏昏沉沉睡了一会之后,我终于坐不住了,吵着闹着要回家。虽然奶奶还没有从戏里缓过神来,但实在是受不了我的哭闹,奶奶又挤着把我从人群里给拉了出来,在回家的路上奶奶还在念叨着:某某某选段唱的不错,唱某一段的演员长得好看………那时候的我怎么能懂得在精神匮乏的农村里,有一个自己的喜好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回到家里还会把已经被我攥的掉了颜色,有的还挤坏了的面人小心的藏到橱子里,害怕别人抢去。

散文︱程素蒙:​​ 赶会


又快到一年一度赶会的日子了,离家上学上班已经有十多年了,假期总是错过赶会的日子。不知道奶奶她们老年人喜欢的那方戏台还唱吗?让我爱不释手的面人还有没有卖的?记忆中那碗美味无比的凉粉是不是依然吸引人呢?



散文︱程素蒙:​​ 赶会

作者简介:程素蒙,山东聊城人,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平时喜欢写一些简单的文章。



《乡韵文学》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