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有妻如袭人,夫复何求嗅花香

“花气袭人知昼暖”,当花珍珠被贾母赏赐给宝玉时,为了显示自己的高雅,这个二世祖硬生生将人家改名为袭人。

若能有妻如袭人,夫复何求嗅花香

袭人原是外边普通人家的女儿,贾府采购丫鬟的时候,刚好花家日子窘迫,所以就把袭人卖了死契给贾府。古时候妇女地位低下,这种卖女儿换银子的事情很常见。况且袭人被卖进贾府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坏事儿,如果留在家里或许早就饿死了也有可能。

袭人这姑娘最大的优点就是“贤”。长辈欣赏女孩贤良,男人喜欢女人贤惠,袭人在这一点上尽得人心。也因此,贾府的高层贾母和王夫人都很欣赏她,开始她被安排服侍湘云,后来贾母直接把她赏给了宝贝孙子宝玉。

而王夫人更是对袭人另眼相看,经过一番仔细考察后,先是突然赏了袭人两碗菜,接着又把她的月钱提高到和赵姨娘周姨娘一样,还特意吩咐王熙凤,多给袭人的钱从她的分例上匀出来。王夫人这么做,很明显就是提前把袭人预定为宝玉的小妾。

聪明的袭人自然心知肚明,这让本就对宝玉十分上心的她,更是早早的把自己和宝玉当成了一家人,以至于宝玉“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时,袭人并没有怎么抗拒,而是半推半就从了他。

若能有妻如袭人,夫复何求嗅花香

宝玉向来“素喜袭人柔媚娇俏”,所以他的下手对象是袭人而不是小辣椒似的的晴雯,尽管晴雯的容貌更胜一筹。可见宝玉的审美和他老妈王夫人观点一致。

王夫人的观点是“虽说贤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更好些”。很明显,王夫人喜欢袭人的“性情和顺、举止沉重”,晴雯“病西施”似的娇媚正是她担心和讨厌的。有些读者认为晴雯被撵是因为袭人告状,这里刚好给袭人洗清了冤屈,性格决定命运,是袭人的“贤”战胜了晴雯的“作”。给儿子挑屋里人,作为母亲,当然要挑贤惠的。

自从和宝玉有了亲密接触,袭人对宝玉越发上心了,她像一个体贴周到的小媳妇,把宝玉照顾的无微不至。为了怕通灵宝玉凉着宝玉的脖子,每晚临睡前都要用手帕包上这块玉,然后放在枕头下捂暖和,第二天戴的时候就不凉了。窥一斑可见全豹,袭人真是个心眼实诚、忠诚体贴的好屋里人。

若能有妻如袭人,夫复何求嗅花香

袭人不仅对宝玉温柔体贴,对于和她同等身份的丫鬟婆子,也是能忍就忍,能让就让,不和她们发生冲突。书中第20回,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倚老卖老,不仅指责袭人“一味拿大”,还用非常难听的话骂她勾引宝玉,袭人不辩解不吵闹,可却委屈得哭起来,也难怪贾母说她是个“锯嘴的葫芦”。

毕竟是宝玉的奶妈,袭人宁可自己承受委屈,也不愿意去和她吵个输赢。很多时候,袭人都本着息事宁人的原则,宁可自己受点委屈,也不愿把事情闹大,以免让贾母和王夫人知道了,到时候又担心贾府的活宝贾宝玉。

书中第八回,宝玉在宝钗那里吃酒,却遭到奶妈李嬷嬷再三的阻拦。宝玉窝着一肚子火回到怡红院,刚想喝早上沏好的枫露茶,却被丫头茜雪告知枫露茶被李嬷嬷喝了,宝玉顿时大怒摔了杯子,还叫嚷着要撵李嬷嬷出去。二世祖发火,大家顿时慌了神。

这时装睡想逗宝玉玩儿的袭人出面了,她一边劝说宝玉,一边回贾母派来问情况的人:“我才倒茶来,被雪滑倒了,失手砸了钟子。”回头见宝玉还是不依不饶,只得半劝解半威胁道:“你立意要撵他也好,我们也都愿意出去,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我们也好,你也不愁再有好的来伏侍你。”

若能有妻如袭人,夫复何求嗅花香

贱坯子贾宝玉一看袭人有点恼火,他顿时也就怂包了,乖乖的脱衣服躺下睡觉。而处理完事情的袭人赶紧去贾母那里说明情况,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避免了贾母的担心,她的顾全大局实乃难能可贵。

这样有能力有担当有胸怀的袭人,有些读者居然还闲极无聊的喷她黑她,甚至骂她是心机婊。殊不知袭人也只是偌大的贾府里一个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上的苦命人,她时时谨小慎微,处处委曲求全,无非也只是想搏一个好点的未来。

况且,贾母乐意赐,王夫人又欣赏,而且少爷长得帅气又年轻,尤其是他对待女人还特别好,试问,这样的天赐良机谁会白白浪费掉,所以袭人当然要争取、要捍卫自己美好的未来!她并没有错,错的是旧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制度,错的是有些读者用现代人的目光看古代的事情。

如此全心全意经营自己未来的袭人怎么也没有料到,她最终还是被贾府被宝玉给抛弃了。不过我却认为这是她的福气,因为嫁给宝玉那个“大魔王”才是真正的悲剧,薛宝钗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曹公给袭人的判词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如此一个“温柔和顺,似桂如兰”的“贤袭人”,最后却无奈的嫁给了“妩媚”的戏子蒋玉菡。她临走还不忘嘱咐宝玉“好歹留着麝月”,其情殷殷,催人泪下,可见宝玉在她心里始终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曹公认为“公子无缘”,而我却说“若能有妻如袭人,夫复何求嗅花香”!

若能有妻如袭人,夫复何求嗅花香

本文参考文献:《红楼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