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反哺機制研究 — 以 95 後及其父母的短視頻使用為例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青少年一方面與父母不斷產生新的代溝,另一方面又通過自身行為來逐漸縮小代與代之間的代溝,從而形成"數字反哺"機制。長輩對於互聯網的需求是"數字反哺"行為產生的直接原因,"數字反哺"的過程則伴隨著青少年的參與行為。"數字反哺"所帶來的行動結果對於代際互動、家庭關係以及中老年群體的日常生活體驗有著深刻與長遠的影響。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產品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年輕人往往在信息獲取和技術應用上佔據優勢,而長輩們則在互聯網使用中處於劣勢,由此引發了年輕一代和老一輩之間代溝在數字時代的延伸,即數字代溝問題。有研究顯示,父輩和子輩在新媒體採納和使用方面存在顯著的數字代溝。

數字反哺機制研究 — 以 95 後及其父母的短視頻使用為例

學界對這一社會事實的認識分成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數字代溝造成了家庭關係的疏離、淡化,甚至帶來了更大的代際隔閡;而另一種觀點則更為普遍,認為代與代之間在網絡媒介使用上的差異增加了家庭成員的交往互動與情感支持,有利於構造更加親密、和諧與平等的家庭關係,並且有利於促進"反哺式"代際關係的發展。有關數字代溝以及由此帶來的"數字反哺"現象一直以來都是網絡研究中的重點問題。儘管許多學者已經開始對此展開實證調查和研究,但是學界對於數字反哺的具體機制研究依然存在一定欠缺,以及對於家庭關係的影響為何尚不清晰。本文嘗試彌補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以短視頻的代際使用為切入點,主要探究數字反哺機制具體建立的過程,關注95後青少年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具體來說,通過深度訪談法研究95後青少年幫助長輩使用短視頻的原因,具體的行動參與過程,以及機制形成的最終結果,對代際關係的影響。

二、文獻綜述

1. 從文化反哺到數字反哺

米德將人類文化分為三種類型:前喻文化,即晚輩向長輩學習;並喻文化,即晚輩和長輩學習同時發生在同輩人之間;後喻文化,即長輩向晚輩學習。"前喻文化"是傳統社會的基本特徵,父輩的過去就是後輩的未來。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下一代,是老一輩理所當然應該做的事情,也是他們的責任。但是在時代的劇烈變遷中,年長者的智慧遭遇了困境,他們不再是後輩們信賴和學習的標杆,在引導子女的問題上也時常捉襟見肘。"如果說過去存在若干長者,憑著在特定的文化系統中日積月累的經驗而比青年們知道得多些。那今天卻不再如此。"米德在書中如是總結道。技術快速更替形成的信息溝、社會結構扁平化為年輕人賦權、年輕人中"並喻文化"的盛行是信息時代後喻文化的形成機制。

數字反哺機制研究 — 以 95 後及其父母的短視頻使用為例

社會學將這種知識文化由年輕一代傳遞給長輩的過程稱為"反向社會化"。國內學者周曉虹最早用"文化反哺"這一概念更為生動地概括該現象,並把它定義為"它是在疾速的文化變遷時代所發生的年長一代向年輕一代進行廣泛的文化吸收的過程"。周曉虹認為,在社會快速變遷的背景下,不僅文化傳承的內容有變化,而且傳承的方向和形式也發生轉變。親子兩代對於變遷的適應能力存在差異,對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快慢不同,因而在親代喪失教化的絕對權力的同時,子代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而兩代人之所以在瞭解和接受新事物方面存在差異,是由於父輩在面對變遷時經常受到傳統和經驗的約束,而子輩則具備更高的吸收能力,對新事物更為敏感。美國學者普倫斯基甚至將年輕人稱為"數字土著",將成年人稱為"數字化移民"來表現兩代人在數字化時代信息獲取上的巨大代際鴻溝。

這種數字代溝因而也成為文化反哺的重要社會動因。更進一步來說,電子產品之所以會在年輕人中流行開來,因為它們兼具去中心化的特點,有利於建構平等和雙向的溝通及人際關係。青少年對年長一代的"文化反哺"的領域是全方面的,不僅體現在文化知識、消費意向、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上,甚至在人生觀、價值觀和政治傾向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他們的父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青年的反向社會化是社會變遷的開始,變遷形成的文化斷裂反過來又極大地造就了青年的反哺能力。

隨著互聯網知識和技術呈指數級增長,互聯網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嵌入的程度越來越深,文化反哺現象因而表現得更為明顯,藉助於一些學者提出的概念,我們將文化反哺在數字技術和新媒體使用上的體現歸納為"數字反哺"。年輕人在網絡時代不僅是技術變革的主要力量,走在技術應用的前列,而且在網絡世界中更為活躍,掌握著更多話語權。孩子教父母使用電子產品,父母有問題向子女請教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有學者進一步針對影響數字代溝和反哺現象的因素進行探究,發現親子雙方在手機的接入上並無太大差異,在使用上卻存在著顯著差異,並受到親子雙方年齡、性別、家長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學校屬性等因素的影響,但由此引發的反哺現象卻是普遍的,不受親子雙方個人屬性和家庭社會經濟背景因素的影響。

數字反哺機制研究 — 以 95 後及其父母的短視頻使用為例

2. 網絡時代的家庭關係研究

互聯網和現代科技革命對家庭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衝擊,網絡信息技術廣泛地滲透到人際交往、習慣養成和文化傳承等傳統的家庭功能領域,改變著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往和互助方式,這在增強家庭凝聚力的同時,也使家庭面臨極大的脆弱性。互聯網深刻地改變了社會結構,家庭關係作為基礎的社會關係之一也必然被重構,如情境變動所導致的角色、行為及社會化的改變與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的平等化傾向之間的密切聯繫。

目前關於網絡時代的家庭關係研究普遍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網絡、電子媒介的使用對家庭關係造成負面的影響。如孩子們在網絡中追求獨立與自由,不希望受到父母過多的管束,他們沉迷於網絡世界,與父母關係疏遠。網絡造成家庭娛樂的內向化,造成家庭關係的疏遠,並且這種內向化造成的家庭與公共領域相脫離,要為家庭單位與社區、鄰里關係的疏遠負責。另一種觀點認為,當代家庭的網絡化模式,為人們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主決定權、豐富的交流機會和更為靈活的"在一起"的方式。通過不同的媒介,夫妻之間保持著聯絡,當與子不在一起時,也保持著聯繫,許多父母也會與孩子一起上網,分享感興趣的內容,從而增強了家庭關係。

也有學者從時空延伸的視角討論網絡媒介對家庭關係的影響,有學者指出手機使家庭代際傳播實現了"缺場的在場",延伸並強化了親子之間的情感紐帶;與此同時,手機延伸了父母的控制,使他們即使"身體缺場",也能隨時隨地對孩子進行"微管理";對於父母的這種"遠程照料",孩子們十分矛盾。此外,手機還使"近在咫尺"的親子之間面臨著"在場的缺場""交流的無奈"等尷尬圖景,引發親子關係的不和諧。此外,張放通過對微信春節紅包與人際關係的研究,發現春節紅包流動路徑在結構上構成了不同於傳統春節紅包的"去頂金字塔"結構,並呈現出使家庭關係扁平化的趨勢,觸動以縱軸為中心的傳統家庭關係、消融家庭與社交的邊界及解構家庭節慶的神聖空間。

那麼,數字反哺過程中家庭關係將會出現什麼變化呢?周曉虹通過訪談發現,孩子的話語權力突出地表現在對新器物的使用和對新潮流的掌握上,父母無條件地接受來自孩子的指點,而子代對親代的"反哺"並不會影響親子間的情感,但它確實改變了原有的家庭關係模式,儘管父母在家中的地位和尊嚴並沒有受到影響,但它不可避免地提高了子女在家中的地位和決策權,父母經常會遇到來自子女的各種反叛和挑戰。這種在現代器物文明傳承過程中所出現的"代際傾斜"現象,即年輕一代成為整個社會的中心,與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進程及流動人口增多、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的家庭結構向小型化、核心化變遷有關,孩子成為家庭的中心,親子間的交往和互動有利於形成平等的代際關係。而市場化也削弱了父輩對家庭及子女的主導,人力資本回報的上升使得子代經濟地位迅速提高,加速了家庭經濟權力從父輩向子輩的轉移。

有實證研究表明,文化反哺程度越高的家庭,父輩與子輩的關係越和諧,子女因而在父母眼中的地位也越高,數字代溝因而有利於緩和親子衝突、改革家庭關係。而由數字代溝衍生的數字反哺不但能促進親子間溝通和家庭和諧,而且是親子關係的投射,親密有間型、緊密型和疏離型在數字反哺上有不同的體現。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關於數字反哺的動因和對社會及家庭的影響都已明確,但是卻鮮有針對數字反哺建立的具體機制進行的實證研究。特別是如今父輩在互聯網使用中的廣度和深度均進一步提高,反哺的機制或許會存在新的變化,這種新變化對家庭代際關係影響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所在。

數字反哺機制研究 — 以 95 後及其父母的短視頻使用為例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訪談的研究方法,選取均會使用短視頻(抖音)的95後及其父母為主要的訪談對象。訪談內容主要圍繞青少年為何教父母使用短視頻、青少年如何教父母使用短視頻並引導他們、青少年教會父母使用短視頻後有何種體驗、短視頻的使用對其父母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響等問題展開,從而探討數字反哺何以可能。

訪談對象共有8人,他們的基本信息如下:

數字反哺機制研究 — 以 95 後及其父母的短視頻使用為例

數字反哺機制研究 — 以 95 後及其父母的短視頻使用為例

四、"數字反哺"的形成機制分析

1."數字反哺"機制出現的原因:長輩的需求

由於成長於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及生活經驗中,代與代之間一直存在著代溝。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父母與子女之間出現一種新的代溝,被稱為"數字代溝"。"數字代溝"一方面使得青少年與父母疏遠、隔離,彼此之間不能相互理解;另一方面,隨著青少年的父母逐漸熟悉網絡世界及其文化,青少年與父母逐漸跨越代溝、相互瞭解,在這樣的條件下,"數字代溝"有著被消解的可能。以短視頻使用為例,青少年的父母在學習短視頻使用的過程中,能夠加強與子女之間的互動與交往,促進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青少年的父母也能夠通過學習新的知識,進一步社會化,縮小與子女的代溝。互聯網的到來也對傳統的家庭關係造成衝擊。傳統的家庭關係以父母為權威導向,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父母的權威逐漸被消解,子女在家庭中逐漸有了話語權,以及新知識與流行文化的權威,並且家庭地位得到提升。這些都為數字反哺機制出現提供了可能。

青少年教其父母使用短視頻這一行動的最直接的原因是青少年的父母有這方面的需求,而非青少年的主動行為。"抖音上有好多搞笑的、可以學習知識的、比較廣泛的內容,他們中老年人還都挺喜歡的—那麼時尚並且和年輕人靠攏。我平時總看一個網頁上的新聞,上面每天都推送火山和抖音之類的小視頻,看著挺有趣的,感覺挺喜歡的,但是那個時候並沒有什麼想法,只是看看,後來是看到一個父子一起拍的搞笑視頻才想使用抖音,也拍一個,想和女兒留一個這樣的紀念,感覺挺有趣的,還能拿出來給別人看,顯擺一下。"(訪談對象陽光)

"對,他之前就只是看短視頻,我也不需要教他啥。後來他看到了抖音這個父子合作的視頻,非要和我一起合作,拍一個一樣的。他是出於這個目的才開始使用抖音的。我們那天最後呈現出的完整視頻其實才10秒,然後在抖音上也沒有引起什麼關注,但是我們練了半個多小時,真的費了好大勁。其實這是他第一次使用抖音,也是我教他的,後來他自己都會了,我發現他比我們年輕人其實更加厲害。"(訪談對象小雨)

對於青少年來講,讓父母甚至祖輩能夠學習和接觸到新的知識與流行文化,逐漸成為他們的一種責任。青少年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滿足長輩的需求,為家人做些事情。互聯網與流行文化讓青少年在家庭中擁有獲得權威的機會,他們希望能夠把握此機會去尋求更加平等的家庭關係。

"從小到大都是我爸媽教我這個教我那個,現在我也可以教他們一些知識,傳遞一些流行文化,我們的關係更加平等化,感覺其實父母也不再是那麼權威,我也可以成為家庭的權威。除了說使用短視頻,就比如我也經常上網幫我媽買貓糧、幫我爸把照片上傳到QQ空間。通過這些事情,我感覺父母也是被時代落下的人,而我恰好是那個可以幫助他們跟上時代的人,我很自豪。"(訪談對象小泉)

由此可見,短視頻的出現與使用不僅迎合了父母對於互聯網時代流行文化以及彌補與子女代溝的需求,也滿足了青少年能夠與父母增加多方面互動的需求以及平等關係的追求。而青少年父母對於短視頻的需求有著廣泛的內容,不僅希望能夠從短視頻中獲得樂趣與知識,也希望自身更加時尚、與子女靠近,從而縮小與子女的數字代溝。

數字反哺機制研究 — 以 95 後及其父母的短視頻使用為例

2."數字反哺"機制形成的過程:授之以漁

青少年對於父母的數字反哺在雙方的互動下逐漸形成。在這一過程中,青少年幫助父母進一步接觸與學習新的事物與文化,而父母也通過這一反哺過程實現再社會化。

青少年對於家長的數字反哺過程經歷從父母只看不使用視頻到子女幫助父母使用視頻再到父母可以自己使用視頻。青少年在這一過程中,更加註重的是教會父母如何使用視頻這一行動,而不是隻在父母需要的時候幫助他們使用視頻。對於青少年來說,能夠教長輩使用短視頻既需要耐心、也需要一定的方法以讓長輩明白具體的操作過程。即使青少年之前沒有接觸過短視頻等,但是為了能夠滿足長輩的需求,也會先自己學習、研究如何使用短視頻,然後再教長輩使用。長輩最初的行為只是觀看短視頻,當他們一旦對短視頻產生興趣,就會主動嘗試自己製作或者讓青少年幫忙製作短視頻,從而滿足興趣、流行文化、拉近與青少年的距離等方面的需要。

"2018年的1月,大概是過年的時候,我開始教我爺使用抖音。他是在網上看到別人的一個關於倒放的視頻,問我能不能做。我就臨時學了下怎麼用抖音,然後給他當導演,看怎麼做這個流程。他就是想弄個'福字'倒放的視頻,我們就用零碎的東西先把字擺出來,原來用的是花生,然後覺得太大,最後用紅豆擺成了福字。然後我用抖音弄到定格,我製作,他是主角,擺福字的動作他來完成,最後呈現的效果他非常滿意。那個時候不是很流行抖音,然後我們發到了朋友圈,收到了很多點贊。之後點擊量就上來了,詢問的人也很多。後來,我爺一想弄視頻,我就幫他製作。他現在年紀大,接受能力慢,所以得慢慢教他怎麼用,現在只能幫他錄。"(訪談對象春春)

對於家中的長輩來講,他們錄過視頻並且得到網友或周圍親朋好友的關注與認可,在情感上得到較大滿足的同時,很有可能想要進一步學習如何使用視頻,並且在子女的幫助下更進一步。"好多人看了我孫女幫我錄的這個視頻,他們覺得很神奇,尤其是一幫老外一直問這是啥,怎麼回事,太有趣了。我兒子是教授,他也轉發了,但是他的同事沒有一個人知道是怎麼回事,問紅豆裡是不是有磁鐵,讓紅豆能跑來跑去。還有很多人發了紅包。現在所有人都知道老於很潮,我也有點玩上癮了,經常整這些,因為我和孫女住得近,她經常來看我,每次來都幫我弄視頻。但是我更想自己會用,等我自己學會了就能自己玩。"(訪談對象老於)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中老年群體本身就具備對於新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能力,可以跟得上時代的潮流,並且對於互聯網及其產品也非常熟悉。因此,他們能夠通過自學掌握如何使用短視頻,只是在一些細節方面可能依舊需要青少年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青少年在長輩學習短視頻使用的過程中發揮的只是"輔助"、"配角"的作用。"我一開始沒有感興趣,就只是下載和註冊了抖音,偶爾看一些小視頻。後來看很多朋友都發視頻,看好多人在玩,覺得很新潮,又看了很多有意思的視頻之後,開始自己學著錄視頻,有不明白的就問兒子。從看到學到錄,是有個過程。"(訪談對象銳)

儘管青少年的"輔助""配角"角色在這一過程中並不突出,但是他們也會一直關注父母在這方面的努力與進步,在父母需要的時候努力幫助父母解決問題。"我記得我媽第一次真正會使用抖音。我印象很深刻,那天她和我爸去廣場上看跳舞,後來我爸就跟著跳,我媽覺得我爸跳舞挺難得的,就用抖音給錄下來了,又微信分享給我,又發朋友圈的。那次是自己錄、自己學會玩抖音的,這是我媽實際意義上第一次獨立完成一個抖音視頻。他們會經常看這些視頻,剛才還看呢,還經常特意和特別樂意給別人看。我更希望他們需要我,如果我能夠通過自己的行動感染和幫助爸媽,我也挺開心的,而且通過這個事我發現其實中老年人完全可以跟上時代的潮流和時尚,和我們年輕人一樣。"(訪談對象小豪)

3."數字反哺"機制帶來的結果:新的家庭關係

與日常生活體驗青少年對於父母的數字反哺這一行為帶來了諸多影響與結果。首先,青少年對自己教會父母使用短視頻的這一行動表示肯定,並且認為這一行為為父母的生活帶來諸多益處,如既滿足了父母的情感需要,也進一步加強了與父母之間的親密、平等的關係。"我覺得我教他們使用抖音是對的,抖音真的豐富了他們的生活,讓他們平時有個樂趣。因為對中老年來說,他們的主要生活還不是網絡,和我們年輕人不一樣。也就是說從來沒有人關注他們。但他們發出視頻之後,他們就能夠得到關注,與網友互動,很開心,就算沒有互動,單是自己看也開心。"(訪談對象小豪)

"我平時也不怎麼在家,感覺偶爾回家教教他們使用手機,讓我覺得有成就感,也可以為父母做點什麼。還能陪父母拍個抖音,而且他們總拿出來看,還和同事炫耀,也能讓我更加理解父母平時孩子不在身邊的那種孤單吧。"(訪談對象小泉)

其次,對於青少年自身來說,當父母已經開始學會並使用短視頻,並且用短視頻記錄一切與家庭有關、與自己有關的事情的時候,青少年在情感上也得到較好的滿足。他們能夠參與到父母的世界,更加理解父母;也能夠對家庭乃至大家庭更有歸屬感與認同感,更加珍惜彼此之間的互動與交往。生長於互聯網時代的95後更加能夠感受到互聯網與手機的使用對家庭及日常生活的影響。視頻使用逐漸成為記錄家庭美好時光、保存家庭記憶的重要方式。"從我媽錄的全家人吃燒烤的這個視頻中,我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原來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錄很多關於家人的場景。原來只有照相,但是在相冊裡有時候也懶得去拿去翻看。現在有這些視頻,隨時記錄我們的家庭生活,上網也能隨時看,互相想念的時候或者覺得孤單無聊的時候,看一看這些視頻,回憶和家人的時光,其實對於我們忙碌的年輕的小輩來說還是很暖心的。"(訪談對象小豪)

最後,對於青少年的父母來說,學會短視頻使用之後,他們切實感受到互聯網及其產品的巨大力量,對於他們的日常生活也是有諸多影響,為他們帶來很多新的生活體驗。在家庭方面,青少年的父母有著將一切互聯網產品利用起來為家庭服務的能力,短視頻更是成為他們記錄家庭生活場景、保存家庭時光的工具。"我清楚地記得有一天我們全家人去吃烤肉,我感覺一家子十多個人能聚在一起是一件特別幸福、特別高興的事。我那天可興奮了,就用抖音把我們全家吃飯的一些場景拍下來上傳到網上了。我錄視頻不是為了搏家裡人的關注,就是一家子高興留個紀念而已。多少年以後回頭看,覺得挺有意思的。其實就是想以後自己家人欣賞,覺得有家庭凝聚力。"(訪談對象銳)

短視頻也發揮著一些調解家庭關係、家庭矛盾的作用,既滿足家庭成員的自尊心的需要,也促進家庭關係更加和諧。"我在學校工作,看學校年輕的老師和一些小朋友都用什麼短視頻。然後我就也下載了一個抖音,女兒教會了我怎麼玩。後來我發現短視頻挺有意思的,我就看上面的視頻,很搞笑。它能夠緩解我心情,我也不和媳婦搶電視、電腦了,以前總因為這個吵架。我這個抖音有趣多了,還挺新潮的。而且我媳婦比我時尚,她會淘寶、玩網絡遊戲之類的。之前我也總是覺得挺自卑,現在我感覺我可以慢慢接觸很多新潮的東西了,也能和媳婦一起做這些事情。"(訪談對象飛翔)

此外,短視頻的使用,也使青少年的父母更有成就感,獲得個人價值。他們認為,新技能以及新知識的掌握與展示,使他們在同輩群體中更加有信心與尊嚴。"我也可以有我自己的生活,抖音讓我很有成就感,我成了小學班級的骨幹。7月份吧,我去參加同學會,是我們小學30週年同學會。我們這個年齡一般都不會用抖音,然後我說同學會30年了,我給他們錄一段抖音他們可驚訝了,他們覺得可神奇了,我就在同學群裡一躍成了核心,搞得氣氛還挺活躍的,他們還特別願意配合,一直彔彔錄,說老於,你特別時尚啊,正能量,和年輕人一樣,是時代的弄潮兒,我們佩服你啊,這我們現在還整不明白。我其實就是在同齡人中找到了前衛感,比他們超前一些。"(訪談對象銳)

由此可見,青少年的"數字反哺"行為對於家庭與個體有著長遠而深刻的影響。對於家庭來說,短視頻的學習以及使會用促進家庭關係更加緊密、和諧與穩定,增加家庭的凝聚力,也有利於縮短代與代之間的數字代溝,在逐漸消解父母權威的同時促進更加平等的家庭關係。對於個體來說,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體驗不盡相同。比如對於中老年群體來說,使用短視頻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滿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如提升他們在同輩群體中的自信與自豪感。

五、總結與反思

95後是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有著較強的學習能力並且深受互聯網及其流行文化的影響。相反,95後的父輩乃至祖輩對於互聯網的接觸有限,他們雖接觸並會使用網絡,但是很多時候並不能完全懂得年輕人的時尚與流行文化。本文以"短視頻使用"為例,具體闡述"數字反哺"的原因、過程以及結果。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數字反哺"行為出現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家中長輩的需要,如青少年父母對於流行文化的好奇與渴望,想要拉近與子女之間的距離,縮短"數字代溝"。青少年的"數字反哺"行為存在一定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父母與子女增加了彼此之間的互動與情感交流,而子女也逐漸提升了自己的家庭地位,能夠為父母做些事情,並且消解了父母在家庭中的絕對權威,促進更加平等的家庭關係。而青少年的"數字反哺"行為帶來的諸多影響中,除了加強代際互動與情感交流,促進更加平等、和諧的家庭關係,中老年群體所獲得的個人價值更加值得注意。中老年群體由於掌握了新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在同輩群體中找到自信與成就感,被賦予"時尚"與"新潮"的標籤。此外,無論是青少年還是中老年,他們都希望通過短視頻來保存家庭與生活的記憶與時光,體現出他們對於家庭的歸屬感與認同感,有利於促進家庭的凝聚力。青少年的"數字反哺"行為在與父母的交往與互動中逐漸生成並且是一種連續性的行為。隨著新的互聯網產品誕生、新的手機功能的出現以及新的文化知識的流行,青少年的"數字反哺"行為會不斷出現並延續下去,並且帶來新的行動結果與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