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计的是人心,谋的是成败

无论是从正史的角度看,还是从《三国演义》一书中看,诸葛亮这一人物都是以足智多谋,心思缜密而闻名。在历史记载中,亮共参加了五次北伐,在《三国演义》一文中则是七次。众多书迷/历史迷往往都对第一次北伐记忆会更加深刻,尤其是书迷——在《三国演义》一书中与《三国志》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关于第一次北伐战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增加了一个广为人知的空城计。


空城计,计的是人心,谋的是成败

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时,据郭冲 《条诸葛亮五事》(按系民间传说)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其情节为街亭失守, 司马懿大军直逼 西城 , 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

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中,诸葛亮为了摆空城计,让旌旗隐藏,四面城门大开,又以士兵扮作老百姓在城中打扫街道。自己则来到城楼上,焚香净手,凭栏弹琴。

空城计,计的是人心,谋的是成败


待司马懿的先行部队来到城楼下后,观之生疑,不敢轻易入城。司马懿的反应非常耐人寻味,原著对他的反应用了四个字,即:"懿笑而不信。"下令三军停下,自己则飞身前去查看,见后大疑。使得司马懿不禁反问自己"以诸葛亮的手段计谋,这是虚则实之?亦或是实则虚之?"

众所周知,诸葛亮除了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以外还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诸多行军指令背后都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那么我们回过来看,他既然以及安排好了人手扮做"空城"那么他为何还要羽扇纶巾,焚香弹琴呢?似乎除了弹琴他也可以有很多别的选项来展示他的"从容不迫"。

空城计,计的是人心,谋的是成败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可以说司马懿算得上是一名儒将。

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对手,诸葛亮深知司马懿的多疑才会故布疑阵,深知司马懿的才学才会选择在城楼处焚香弹琴,这样既能展示出他的"从容不迫",也能同司马懿之间来一场政治对话,传递给他相关的政治信号。

空城计,计的是人心,谋的是成败

那么,诸葛亮这一招空城计真的就迷惑到了魏军吗?此计并非无懈可击。司马昭点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不过是"故作姿态",也就是说司马昭都能看出诸葛亮的空城计是有问题的,那么其他将领呢?

既然如此,那么司马懿带兵15万,完全是可以拨出一支兵马去攻城试试虚实的。但是实际上司马懿并没有这样做,这就回到了前文我们所提到的琴声中透露出的政治信号,司马懿在这琴音中听懂了诸葛亮所想传递的信号。

司马懿历来为曹魏君主所忌惮,从曹操就开始,如今曹叡虽然重用,但对其防备心理并未消除;,倘若蜀国不断北伐,那么魏国则必须重用司马懿领军出战,然如今破了这一出空城俘获诸葛亮,则司马懿的价值荡然无存。以帝王之心我们不难想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以及"功高震主"这一说。

空城计,计的是人心,谋的是成败


故而,司马懿只能让魏军相信诸葛亮空城的背后的陷阱,并以"亮平生谨慎"之说为由宣布撤退,并在将士询问时说道"汝辈岂知?宜速退。"

现在看来"空城计"实则为"攻心计",是一种心理战。在己方专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实者实之,虚者虚之"。敌方对此产生怀疑后,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这一手空城计,算计了人心,算计了手中的资源,算计了敌方的政治压力,最终谋得了西城县的平安与自身的"美名",并以此塑造了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智慧的闪光点,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了解这一历史人物,了解这段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