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是一节人生课:平凡的你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年轻时,看见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一定会井井有条。从来没有想到过六十三岁时会是这个混乱的样子。"

——《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是一节人生课:平凡的你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01

2012年,英国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发表了她的处女作《一个人的朝圣》,此书一经发表,迅速畅销三四十个国家,一举成为2013年欧洲首席畅销小说,并成功入围2012年布克文学奖。

该奖是与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美国普利策奖齐名的奖项,是"最好看的英文小说"代名词。

一经发表就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不经让人想知道这本书到底讲了怎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

但是很失望,这本书讲的故事竟不伟大,也不惊人,好比一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湖面,却没有荡起半点水花,有的只是几圈细微的波纹。

如同布克奖的入围语所评价的那样:这是一个充满英式趣味的独特故事,优雅,细腻,感人。却与磅礴伟大无关。

它讲述的是一个65岁退休老人的徙步之旅。主人公在没有任何防护用品,也没有带足够的金钱,甚至没有带指南针的情况下,为了去见一个身患癌症且二十年未见面的老友,坚持徒步从英格兰的最南端走到最北端,

全程跨越627英里,历时87天。

癌症是不治之症,而故事里的主人公却坚信自己能拯救身患癌症的老友,而且他坚信只要徒步过去看她,无论多久,她都会等,直到他的到来。

在常人看来,他竟不是神,也不是医生,却拥有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做了这样一件不切实际的事,看起来颇为荒谬。

我们不禁有些好奇,故事里的主人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的朝圣》是一节人生课:平凡的你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02

他过去65年的人生平淡无奇——

做为酿酒厂的职员,在销售的位置上做了四十多年,直到退休,依然没有几人交心的朋友;而在酿酒厂唯一的老友多年前因帮他背了黑锅,被开除,远走他乡,他甚至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连道别都没有跟对方说过。

做为父亲,他与儿子并不亲近,直至儿子抑郁自杀,他都没有与儿子有过一次交心的谈话甚至是拥抱。

做为丈夫,他与妻子分居多年,感情疏离。

到了65岁这样枯败的年纪,他常常为过去的种种不堪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儿子的离去,也许是他给予的关怀不够;朋友被开除,源于他的懦弱和不敢承担责任;妻子与他分居,是他这个丈夫的失败,因为他这一生一事无成。

这些深埋于内心深处的往事,在65岁的年纪依旧不断在脑海里翻涌而出,折磨着主人公。于是在收到昔日身患癌症的好友寄来的道别信时,他决定徒步出发,去看望他曾经愧对的好友。

他是平凡且普通的退休老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生活的失意者,一个无能者。

但这样这样平凡且普通的主人公哈罗德,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何其相似——也曾为过去的某些事而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也曾为过去犯过的一些错而深深自责。

其实主人公哈罗德就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我们

《一个人的朝圣》是一节人生课:平凡的你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03

也许主人公这个突然的决定,是一种放空,是对目前淡薄生活的一种逃避,毕竟退休之后无所事事,妻子与他日渐疏离,空荡荡的房子,早已经没有自己儿子的身影。但从另一面讲,他的开始,也是他终于跨出了勇于面对自己的一步。

在这一路孤独的徒步当中,他不断回忆自己悲惨的童年,以及与考上剑桥却身患抑郁症的儿子之间的淡漠,他开始正视人生,反思自己。

他的妻子抱怨他与儿子不亲近,但实质上真相就是如此吗?不是,他也很爱自己的儿子,他不敢抱他,是缘于童年的创伤——年幼时抛弃他的母亲,终日酗酒的父亲,以及16岁被父亲扫地出门的自己。

这些都让他不知如何表达爱。所以他用儿子的死来惩罚自己,认为这是他这个做父亲的错。但在孤独的87天旅程里,在一个人独行的路上,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都使他明白了儿子内心的彷徨,而他也终于打开心结,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推开父母,离他们越来越远。做为父母,要学会放手。

而深深埋怨着丈夫的妻子,也在丈夫离开的这段孤单的日子里,重新回忆起了两人的过去,从新婚的甜蜜到儿子的出生,在一些早就遗忘的旧相册里发现,过去自己忽视的秘密——他的丈夫与儿子也曾努力地试图想走进彼此,他们也是深受着对方,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妻子也对自己进行了审视,她也终于承认,是她没有把好友的来访告诉哈罗德,导致了他们之间没有好好告别。而他的丈夫,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他们依然深爱着彼此,只是过去的隔阂让他们不敢敞开心扉。

他们都在这一段旅程中获得了自我的救赎。

《一个人的朝圣》是一节人生课:平凡的你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04

"朝圣"一词指的是前往自己信仰的圣地或其他重要地点的旅程,比喻一项具有重大道德或灵性意义的旅程和探寻。

一个人的朝圣,就是一个人自我心灵的洗涤。人的这一生当中,如果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无法与自己的内心好好相处,不能及时打开心结,将会陷入无穷无尽的心灵负担与自责之中,这无疑是对自我的一种摧残。

《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是一节教会我们与自己相处的人生课。

一是要认识自己的平凡:

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当你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当你竭尽全力但仍然无能为力的时候;当你发现自己平凡并接受自己平凡的时候。平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抗拒并逃避自己的平凡。

当我们没有耀眼的光环时,在平凡的生活中要努力经营生活,不辜负每一天的时光。不要被虚化与浮燥的生活蒙蔽双眼,要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脚踏实地,知道自己从哪里起步,未来要往哪里去。

二是要接纳并不完美的自己:

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这一生中总会犯错,总有遗憾,也总会为一些人和事感到自责与悔恨,也会嫉妒,也会遭受质疑与否定,并且每个人都有他的负面情绪,有不为人知的阴暗面。

要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正面不断犯错的自己,打开心结,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一个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人,他必定是个英雄。

《一个人的朝圣》是一节人生课:平凡的你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