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財務自由有多遠(三)


我們今天還就資產和負債這個話題再深入的探討一下。


因為一個人,你的關注點在哪裡,你的生活就會走向哪裡。


昨天關於資產和負債這個話題,有的朋友提出了疑問,他說難道我的房子我的車子不是我的資產嗎?


在傳統的定義中肯定是的,但是我們看一下我們給資產和負債的定義:


資產就是能夠把錢放到你口袋裡的東西,而負債是把你口袋裡的錢拿走的東西。


那我們看一下你的車子,如果你的車對你的生意發展和你的收入增加有幫助的話,遠遠超過它的開支,那你的車子就是你的資產,因為他在把錢帶到你的口袋裡面。


但是我們看到大多數人買的車子,並不能給他增加收入,而只是把兜裡的錢不斷地帶走。


因為折舊啊、包括保險費用、包括修理維護的費用,那這時候你的車子就不是你的資產,而是你的負債了,因為它在把你兜裡的錢帶走。


為什麼我們瞭解資產和負債的定義那麼重要呢?


我們看一下關於財富的定義是什麼

你擁有多少財富,是當你完全不工作或者你家裡所有人都完全不工作的時候,現有的生活水平之下,你能生存的天數。


比如說你每個月的花費是5000塊錢,而你有15000塊錢的儲蓄,那麼你的財富就大約是三個月,就是90天。


所以這裡的財富是用時間來衡量的,而不是用錢來衡量的。


你離財務自由有多遠(三)

假如你擁有一個每個月都能夠帶來5000塊錢現金流的資產,不管它是一個房屋出租出去,還是一份自動運轉的生意,那意味著你餘生可以不依賴自己的工作而保持現在的生活水平。


所以大多數人一生都是用大量的時間去賺錢,為錢去奔波。


而很努力的人呢,他會賺到錢,但是沒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因為他的錢是由他的時間換來的。


那富人是想著去建立能夠為自己賺錢的資產,然後讓資產替自己賺錢,以便獲得財務上和時間上的自由。


所以,同樣的一件事情,同樣的努力和忙碌,由於思維方式的不同,就決定了結果的必然的不同。


也就是說你是在忙著去賺得收入,還是忙著去建立資產。


所以,如果你想變富,只需要在一生中不斷的去買入或者建立你的資產就可以了。如果想變窮或者成為中產階級,只需要不斷的買入負債。


正是因為人們不知道資產和負債兩者之間的區別,人們通常把負債當作資產去買進,導致了世界上絕大部分人要在財務問題上去掙扎。


那我們看一下為什麼說很多的中產階級,尤其是未來他們的收入還是讓很多人羨慕的,但為什麼他們往往要受到比收入低的人更大的財務困擾?


他們的開支比較高,更加追求生活品質,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最重要的是造成他們財務緊張的狀況,還是因為他們沒有分清資產和負債的區別。


因為中產階級具有很高的收入,購買力相對於大多數人是要高的,而他們受到的教育也普遍比較高,因此他們很清楚多出來的資金要用來投資的,但是他一旦開始投資問題就開始了……


雖然中產階級有較好的職業教育的基礎,但是他們的財商教育卻比較低,他們由於財務教育不足,往往將工資的儲蓄投入到看似是資產的負債中。


這種投資帶來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資金的浪費,使得這些人沒有把錢投入到真正的能夠給他們帶來現金流的資產中。


他們購買的看似是資產的負債,卻潛移默化的幫他們花掉了大筆大筆的錢,而他們卻認為理所當然。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買房和買車。


很多年輕人在步入中產階級的時候最迫不及待做的事情就是買房買車,因為有房有車就顯得很有資產,並且受到周圍人的尊重。


他不知道這兩樣東西往往是一箇中產階級人生中的老鼠賽跑的起跑線。


老鼠賽跑的意思就是你即使跑得很快,但是你一直還是在原地不動。


我們是否看過在一個圓籠子裡面小老鼠拼命的奔跑,那個籠子在不停的轉,它只是以為它跑了很遠,但實際上一直在原地。


你離財務自由有多遠(三)


房子和車子很可能是很多人一生都擺脫不了的最大負債。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大多數中產階級買房買車都是貸款的,有的還需要父母的支持,購買的開始就意味著每個月增加了一個支出項,就是銀行貸款。


絕大多數人理所當然的認為房子和車子是他們的資產,卻沒有從現金流的角度算一算,房子和車子每個月帶給他們的是現金還是賬單。


正是因為中產階級用他們可能比窮人更辛苦掙到的錢購買看似資產的龐大的負債,所以中產階級很難有比窮人更多的錢來投資真正的資產。


但是你要說了,那人們的收入會不斷的增加呀,然後他們還這個貸款會越來越輕鬆的。


問題就在於當人們的收入更多,有了更多一些積蓄的時候,他沒有去關注去建立自己的資產項,往往會買一個更大的房子或者更好的車來背上更大的債務。


因為隨著人們收入的提升,人們再看以前的房子就會覺得小了,再看以前的車就覺得不是很順眼了。


那所謂的富人,他在成為富人之前也只是有工資收入的,而且這樣的收入一開始也很難維持生活,但是他非常清楚要建立資產。


他們在等待機會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資產項中,他們清楚的知道工資不是長久之計,資產創造的收入才能持久穩定。


從窮人到中產階級的過程是漫長的,但是富人在這個過程中始終堅持投資在資產項中,漸漸的他的資產所帶來的收入就會達到中產階級的水平。


那富人就可以放棄工資收入了,專心尋找真正的資產來投資了。


那這個時候他們有相當於中產階級的收入,卻沒有中產階級的消費,他是把錢更多的去投入到自己的資產的建立過程中。


你離財務自由有多遠(三)


可能有的朋友說,那我周圍的那些富人不是住得更豪華的房子嗎?更奢侈的車嗎?難道這不是大的負債嗎?


富人也有負債的,他們也會貸款去買房買車,但是他們是“首先支付自己”。


首先支付自己的意思就是在他開始用時間換來的錢,他不會去消費,他會把工資的收入投資給自己的資產上。


一旦自己的資產足夠大,產生的現金流足夠多的時候,他們才會利用資產所帶來的收入去買一些負債。


而窮人和中產階級恰恰相反,他們用自己辛苦工資掙來的錢先去支付給別人,先去購買負債,然後讓負債幫他們把大把大把的錢再花出去。


所以他們才變得越來越忙碌,卻越來越經濟壓力大,就像老鼠賽跑一樣。


所以中產階級之所以壓力會越來越大,而且越來越忙,是因為不論他們休息還是工作的時候,他們的負債都在幫他們大把大把的花錢。


而他們四處奔波來彌補負債所帶來的大量支出,同時他們不論工作還是休息的時候,他們身邊同樣是把負債看成資產的人在給他們善意卻消極的意見。


而富人之所以越來越富有,而且還會越來越悠閒,是因為他們不論休息還是工作的時候,他們的資產都在幫他們大把大把的賺錢。


他們不論工作還是休息的時候,他們身邊都是同樣對資產有敏銳眼光的人在給他們豐富的機會。


所以窮人和中產階級不論物質還是思想上都是受困擾的,而富人不論是物質還是思想上都是自由的。


這就是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和中產階級很難改變現狀的原因。


所以不要再試圖找到賺更多錢的機會,而要找到去建立資產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