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入畫來——綿陽市遊仙區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四川新聞網綿陽4月17日訊(杜暢)遠處青山疊嶂,近處河水潺潺,乾淨整潔的水泥村道,沿路紅花夾道,白牆青瓦的各式民居,整潔有序……沐浴著靄靄春光,走進綿陽市遊仙鄉野,猶如步入田園詩畫中,讓人流連忘返。其中諸多變化得益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深入推進。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第一場硬仗。近年來,遊仙區突出開展“廁所革命”、垃圾處理、汙水治理、畜禽養殖汙染、農業面源汙染防治等專項行動,繪製出一幅幅水清、村淨、景美、民富的鄉村新圖景。

高效收轉

農村垃圾收集轉運不落地

春日裡,來到遊仙區新橋鎮同福村踏青賞花的遊客日益增多,在這個位於芙蓉溪畔的全國文明村莊裡,除了秀美迷人的風光外,乾淨整潔的鄉村環境也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

在路旁,分類垃圾箱隨處可見,環衛人員駕駛著保潔車輛定時駛過,搜尋著路旁的“漏網之魚”,每天傍晚,遊客和村民產生的垃圾,都會由專業垃圾轉運車打包收走,在臨近鄉鎮的垃圾中轉站完成分類壓縮後,被送至綿陽市垃圾處理中心,用於焚燒發電。

青山绿水入画来——绵阳市游仙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遊仙區擁有22萬餘農村常住人口,每天產生生活垃圾約為150餘噸。農村垃圾事小,但卻關乎美麗鄉村建設,關乎群眾生活生產環境,更關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為此,遊仙區出臺《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逐步建立健全了農村垃圾清運和環衛保潔等系列機制,並著力打造農村垃圾運輸收集體系,先後投入7200餘萬元購置現代化收集轉運設備。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實現“華麗轉身”。

在垃圾收集前端,1100餘人的鄉村保潔員隊伍活躍在遊仙鄉野,330輛垃圾收集電動三輪車、2萬餘個分類垃圾收集桶、240個封閉式環保垃圾收集箱分佈在遊仙轄區22個鎮、場,11輛垃圾收集勾臂車每天按時將垃圾轉運至分佈在全區的14個垃圾壓縮中轉站,在經過自動化的垃圾裝卸系統配合垃圾壓縮中轉站的加工處理後,變身為高密度垃圾包,再送到垃圾火力發電廠實現垃圾再利用。

該區還通過購買社會化服務,由城東公司對垃圾統一收集運輸,由此形成“鄉村保潔、專業公司收集處置”的農村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體系。

重點推進

“廁所革命”深入農家

4月13日,在遊仙區忠興鎮鯉魚村,村民王國永正從家裡的沼氣池裡將發酵好的糞肥施到房前種植的果樹下。而就在一年多以前,如何處置自家廁所裡的糞汙,一直是老王頗為頭疼的大事兒。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廁所雖小,卻關乎民生大事,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更是是鄉村振興中生態宜居工作的重要一環。

2019年2月,忠興鎮鯉魚村被確定為全省五個沼改廁試點村之一,包括王國永在內的11戶農戶實施了沼改廁試點工作,通過將廁所糞汙、圈舍糞汙通過管網與沼氣池聯通,對人畜糞汙進行無害化處理,發酵產生的沼渣沼液成了非常好的生態有機肥,可直接用於果樹和蔬菜的灌溉。

青山绿水入画来——绵阳市游仙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在以往,“一個土坑兩塊板,三尺石牆圍四邊”是對多數農家廁所環境最形象的評價,旱廁,不僅空間狹小,衛生也不達標,而如今通過沼改廁試點工作,獨立式的廁所空間,乾淨的沖水便池,不僅美化了環境,更能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

“沼改廁後,不僅家裡衛生環境好了,而且人畜糞汙都得到了無害化處理,一來發酵產生的沼氣可以用來生火燒水;二來沼渣沼液也成了非常好的生態有機肥,可直接用來灌溉果樹和蔬菜,好處多著咯!”王國永樂呵呵地說。

“我們通過政府出資加村民自籌的方式推進廁所改革工作,也就是在原有廁所基礎上進行‘沼改廁’改造,建衛生廁所,由區農業農村局負責統一設計和施工。”忠興鎮經發辦主任李洪川介紹到。

除了沼改廁方式外,遊仙區農村居民還可選擇三格化糞池式廁所、三聯式沼氣池廁所等符合條件的無害化衛生廁所改廁模式,經過長期工作,目前,遊仙區82400餘戶農戶家庭擁有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3.1%。根據近期出臺的《綿陽市遊仙區2020年農村“廁所革命”及糞汙治理專項行動方案》,今年,遊仙區將對4303戶農戶進行無害化衛生廁所改建,屆時,全區衛生廁所普及率將達到97%。

接續奮進

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自2019年以來,遊仙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村莊清潔、綠化行動,清理死角垃圾4000餘噸,清理殘根斷臂210處,清理塘堰溝渠淤泥14餘萬噸,河岸綠化40餘公里,人工造林6000餘畝,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覆蓋3萬餘畝耕地……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遊仙區組織黨員幹部、志願者、廣大群眾以志願服務的形式,廣泛開展“兩大一好”行動(公共衛生大整治、家庭衛生大掃除、個人衛生好習慣),引導群眾從自身防疫著手,從身邊小事做起,全力營造周邊良好環境,取得了良好成效,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青山绿水入画来——绵阳市游仙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實。4月9日,遊仙區再次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會議就2020年農村“廁所革命”及糞汙治理,農村容村貌、生活汙水、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進行了安排部署。

根據《行動方案》,今年全區要新(改、擴)建1234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新改建8個鎮回收站和87個村(社區)回收點,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實現100%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要完成57個行政村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實現全區85.14%行政村生活汙水得到有效治理;要完成52個村4303戶無害化衛生廁所改建,全區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7%以上,完成20座農村公廁和1座鄉村旅遊點公廁新改建。農村路通車硬化率達到100%,森林覆蓋率達到31.14%,全區90%的行政村要建成“美麗四川宜居鄉村”達標村。

接續奮進,久久為功。一幅“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窗明几淨、人和民富”的唯美畫卷正在遊仙鄉野徐徐展開。(遊仙區宣傳部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