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股票市場基礎制度要聚焦主要矛盾

日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完善股票市場基礎制度。具體內容是制定出臺完善股票市場基礎制度的意見。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改革完善股票市場發行、交易、退市等制度。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推動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證券民事訴訟制度。完善主板、科創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市場建設。

目前,我國股市和債市市值位列全球第二。但是,市場機制還難言在資本要素的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在當前外部風險上升,內部改革發展也進入攻堅階段的時期,更需要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作用,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提升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支撐能力。

近年,資本市場在強肌健體方面進行了大量改革,容易改的都差不多改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尤其是涉及面廣、配套性強、利益關係複雜的制度建設問題。完善股票市場基礎制度,是夯實市場穩健發展的基石,激發市場活力的先手棋。目的就是健全制度,做到放活與管好有機結合,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提升市場監管和服務能力。

如何完善股票市場基礎制度?要體現問題導向,聚焦主要矛盾,有針對性的“補短板”,通過基礎性、制度性改革,扭轉股票市場長期存在的諸如“上市難、退市難”、劣幣驅逐良幣、上市公司將股市當成提款機等被廣大融資者、投資者詬病的不良現象,真正讓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服務,有效提升直接融資的比重和效率。

毋庸置疑,由於種種原因,我國資本市場一直以來存在經濟晴雨表功能弱化的缺陷。解決這個弱化的核心,是改革完善股票市場發行、交易、退市等制度。實體經濟在發生結構性變化,資本市場也需相應結構調整,服務新興產業。在入口端,要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在出口端,做好資本市場的吐故納新、優勝汰劣。在股票發行、交易、退市等重點環節,針對長期懸而未決的難點、痛點問題,進行制度創新,切實改變資本市場從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要求看不適應的地方,增加高質量上市公司與嚴格退市制度兩手抓,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讓資本市場“晴雨表”功能更好地發揮,更靈敏反映經濟運行情況。

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是鼓勵中長線資金入市的前提條件之一。長期以來,股市存在重融資、輕回報的局面,通過上市公司分紅帶來的財富效應不顯著。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能給投資者帶來持續穩定的回報,有利於在市場上形成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有利於吸引中長線資金入市,完善資本市場結構,避免過度投機行為。

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推動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證券民事訴訟制度,這是落實好新《證券法》,堅決打擊證券欺詐行為,強化民事責任追究,提高金融市場違法違規成本的重要落子。可以說,這也是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之一,是重建投資者和融資者互信的必不可少的制度供給。

完善主板、科創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市場建設,這是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短板,滿足質量、規模、風險程度不同的企業融資需求,為廣大中小微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拓寬渠道。

完善股票市場基礎制度,方向已明、共識已成。做好政策落地,既要日拱一卒,又要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努力實現最優政策組合和最大整體效果。只要堅持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大方向,相信通過持續改革創新,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就在不遠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