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聰明嗎?

科勒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它對猩猩的研究可謂專業,我們看他的實驗。

他把用繩子綁住的香蕉在籠外看得見但手夠不著的地方,繩子的另一端拉進籠內放在顯眼處,實驗表明:猩猩一會兒就能拾起繩子拉進香蕉。

黑猩猩聰明嗎?


在上述實驗中,用繩子綁住香蕉的兩旁按相同方向再拉進幾條繩子在籠子裡,但在籠外的繩子那端不綁住香蕉只放在香蕉旁邊,實驗表明:猩猩不能立刻清楚地識別去拉先前已綁住香蕉的那條繩子。

將香蕉放在一個籃子裡,籃柄用繩綁住繩子穿過樹枝下的鐵環把籃子吊起,讓猩猩看得見但它伸手夠不到空中的香蕉,繩子的另一端用活結套在一根樹杈上,實驗的用意是看猩猩能不能鬆開繩子把籃子放下得到香蕉,實驗的結果是:一隻最聰明的黑猩猩蘇丹也只能用力猛拉繩子,在繩子斷落籃子掉下後才能得到香蕉,這就達不到實驗者的預期要求,科勒本人也不解其原因所在。

科勒想讓猩猩解開活結本來也就不難的事,但聰明的猩猩只知道用力拉繩子把空中的香蕉拉下來,顯然,猩猩這個不斷用力拉繩子的動作是早已有的,因為猩猩生活在樹上,常常就是這樣拉扯樹枝而獲得樹上的果實。

但科勒對頓悟是確定的,它自己描述著說:“僅憑手邊的短棍子薩爾頓是拿不到在外面的食物的,不過,在柵欄外面還有一根稍長的棍子,它用手抓不到這根長棍子,但它可用手中的短棍子撥弄過來,薩爾頓嘗試用稍短些的棍子直接撥弄食物,但沒有成功,它撕咬著籠子上的一根鐵絲仍然是徒勞的,然後它打量著四周,突然,它又一次拿起棍子直接走到放長棍子的鐵柵欄跟前,用這根輔助短棍撥動那根長棍抓到手裡再走到目標所在的柵欄跟前,用長棍子牢牢地獲取了食物”。

顯然,這不是推理的結果,這是直覺的結果,是直觀下的直覺。

但科勒總是在尋找猿猴的智慧,他進一步把實驗複雜,這一次的試驗不是長短兩根棍子而是粗細兩根棍子,也就是可以用細的棍子插進粗的棍子裡來增加長度,但薩爾頓不能很快看出這一方法,它花費了一個小時但怎麼也沒有用,科勒著急了,自己用手指插入一根棍子以給它暗示,但薩爾頓卻不能明白。

科勒說:“薩爾頓以不同的姿勢蹲在箱子上,箱子離鐵柵還有點距離,接著它爬起來撿起兩根棍子拿在手上隨便把玩,玩著玩著它突然意見到自己的兩隻手上都拿著棍子,棍子的位置使它們成為一條直線,它把較細的棍子插入較粗的裡面,一路直奔鐵柵來到它到目前為至以近乎絕望的鐵柵前,用這根加長一倍的棍子撥到了香蕉”。

在玩棍子的過程中,兩根棍子的兩端相連比原來一根棍子的長度夠明顯的長了,這就是黑猩猩所看見的,正是在這種直觀下,黑猩猩就能夠聯想到鐵柵外的食物,於是會突然直奔向鐵柵。這只是直觀與聯想下形象思維的結果。

的確,我們看到猩猩是有頓悟的,可是這種頓悟是建立在直覺思維的基礎上而不是在猩猩的邏輯思維的推理分析中得到的,它連實驗者的提示可以用細的插入粗的棍子都不明白又怎麼能夠推理?

各種頓悟可以發生在學習中、在動作中、在推理中。猩猩有學習的能力。但是它在實驗中的頓悟卻是在動作中獲得的,它把兩根棍子拿手裡玩,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了兩根棍子兩端連著就有了足夠的長度,它聯想到剛剛鐵柵外的香蕉由是有了頓悟。

思維是在不斷增多的選擇背景下完成的,由於環境的限制,動物的選擇總是簡單的、直觀的。思維不能超越被感知的客觀事物,然而,直覺就是動物選擇的根據,選擇就是動物直覺的結果,形象思維才是高等動物最好的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