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老师因学生玩手机怒扇耳光引叫好:不是会扇耳光,才叫负责任


高三老师因学生玩手机怒扇耳光引叫好:不是会扇耳光,才叫负责任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01

这段时间在家上网课,把老师,学生,家长都折腾得够呛。

不少父母都反应孩子在家的效率极低,因此迫切希望开学,希望孩子们能“重回正轨”,尤其是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时间已经是刻不容缓。

当终于可以把孩子送走时,父母们都忍不住哼起了小曲。

但是,孩子回到学校,父母就真的可以卸下担子,高枕无忧了吗?

前两天,一则新闻报道引起了争议。

江苏淮安的一位高三老师,在晚自习的时候发现学生带手机,班长劝其上交失败后,老师又进行劝说,但这名学生仍拒交手机。

高三老师因学生玩手机怒扇耳光引叫好:不是会扇耳光,才叫负责任

于是,老师便生气地打了学生两巴掌,当众将手机砸坏,并让班长把这一切录下来,发到家长群里。

目前,淮阴区教体局已责令这名老师停职检查。

高三老师因学生玩手机怒扇耳光引叫好:不是会扇耳光,才叫负责任

但令人意外的是,许多网友都称赞老师非常负责,是“这个时代难得一遇的好老师。”

不然,都临近高考了,学生上课还带手机,难道要老师视而不见吗?

连被打学生的父亲都表示,非常支持老师的行为,因为这位老师一直都很认真负责,也确实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希望学校不要给老师处罚,让老师尽快恢复上课。

看到评论中的一片叫好,不禁让人觉得现实很魔幻:

什么时候,扇耳光和负责任划上等号了?


02

很奇怪的一点是,现在不少人都觉得,打人的老师才是负责任的老师,不打人的老师就是在混日子。

甚至有不少父母都对这样的老师深感可敬,并表示自己愿意把孩子送到类似老师所在的班级里。

我曾经问过在学校里当老师的同学怎么看时,她只是无奈地笑笑:

“我当初刚毕业,也是雄心万丈,但后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真的是搞得人筋疲力尽,再说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万一出了问题,老师就完了,所以后来我只能安慰自己,这就是一份工作,我就做好本职工作,上课教书就好,佛系一点,保平安啊。”

高三老师因学生玩手机怒扇耳光引叫好:不是会扇耳光,才叫负责任

是的,现在的教师队伍中,确实有不少老师都变得

“佛系”起来,甚至学生在课堂上公然捣乱,也装作看不见。

中国有句古话: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教育是一门艺术,世上之事,最难以把控的就是一颗育人之心。

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日后成材,还是成柴,都得益于成长中所受到的教育。

因此,遇到一个认真负责,因材施教的老师实属不易。

我们不否认有些孩子着实顽劣,能把人气得七窍生烟。

但哪条教育细则中,也没把当众扇耳光视作典范,还加以歌颂的。

不管你的出发点有多好,都不值得提倡。

古人尊师重道,也只是拿戒尺打手心,因为都知道,人活于世,脸面自尊的重要。

高三老师因学生玩手机怒扇耳光引叫好:不是会扇耳光,才叫负责任

要知道,即便孩子年纪再小,也是有自尊心的。

如果孩子不听话就打,那教育会变成什么样子?

当我们认为扇耳光这一行为是正常的,才是最可怕的。


03

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师没有管教学生的权利。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高三老师因学生玩手机怒扇耳光引叫好:不是会扇耳光,才叫负责任

我弟今年正好也高三,平日里学习成绩也是让我们全家都非常上心的一件事。

在我弟这将近12年的求学经历中,有2位老师对他影响深刻。

其中一位是他的初三班主任,性格严厉,是当地出了名的严师,他教过的班级,每年都是考上重点高中最多的那个。

但他从不会当众让学生难堪。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会单独把你拎到办公室“教育”一顿,尤其是性格顽劣,不服管教的学生,他特别有一套。

高三老师因学生玩手机怒扇耳光引叫好:不是会扇耳光,才叫负责任

我弟也被他顺势“教育”上了重点高中。

另外一位,就是我弟现在的高三班主任,上课非常佛系,曾经在班级里直言:

“我不会管你们,上课我讲我的,你们爱听就听,不听拉倒。”

对于好学生,确实无所谓,但对于我弟这样自制力差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

直到现在,我妈还一直怀念我弟的初三班主任,言语里尽是推崇。

“这么负责任的老师,现在少了啊。”

但对于后面的这位老师,就一直很不喜欢。

可究竟是谁,剥夺了老师教育学生的权利?

之前看过一句话,深以为然: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一味的采取温和的教育方式有时未必是件好。

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的。

在讲究人权高于一切的美国,对于管教学生,还把“体罚”写进了法律。

“在每所学校只能有一根木棒,必须放在校长办公室。”

可反思我们教育,确实让老师们束手束脚,难以施展。

高三老师因学生玩手机怒扇耳光引叫好:不是会扇耳光,才叫负责任


这一点,还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04

片面追求高升学率的办学模式背后,是扭曲的政绩观和利益链,而其中的恶果,最终只会转嫁给学校的师生。

当竞争的压力转移给老师家长和学生,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群体焦虑。

这当中,承受升学压力最大的不是老师,也不是父母,而是孩子。

高三老师因学生玩手机怒扇耳光引叫好:不是会扇耳光,才叫负责任

“唯分数论”“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这样的急功近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之前有位高三学生的心理出了点问题,在班主任的建议下,孩子的父亲便带孩子第一次去做了心理咨询,结果第二次预约好了时间却没有来。

联系上这位父亲时,他却抱怨上次的心理咨询跟他想得不太一样。

“我不关心孩子到底是抑郁还是焦虑,我只关心他为什么成绩不好,上次做咨询,咨询师压根就没有提过成绩这个问题!”

我不清楚当时孩子有没有在父亲身边,但这样的话,听起来就很让人心寒。

更不要说,有的父母还会因为成绩对孩子非打即骂。

难道孩子是只会考试的机器吗?

可孩子也是人啊,是活生生的人。

想要孩子成人,不仅需要依靠老师的管教,还需要父母的家教。

老师会引领孩子叩响一扇学习知识,追求梦想的大门,而父母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眼中有光,心中有爱。

所以,就让我们把挥向孩子的巴掌,变成伸向孩子的握手,共同携手,一起大步向前吧!

高三老师因学生玩手机怒扇耳光引叫好:不是会扇耳光,才叫负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